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范文 > 报告范文

报告范文

2024寒假社会实践3000字报告范文(精选25篇)

2024-09-17 04:00:15报告范文打印
2024寒假社会实践3000字报告范文(精选25篇) 寒假就这样结束了,新的学期也已经开学了,现就寒假的实践情况报告如下:实践前——思考20xx年x月xx日,学校正式放假。经过一天的休整,当刚回到家时的兴奋与惬意渐渐淡去,我回想了一下自己这半年的大学生活,虽然在学校里的生活平静而快....

  这次的实践活动还让我懂得了,我们现在还处于学习阶段,没能真正了解到工作的难处和辛苦,和自己踏入社会所要面临的种种问题。想想现在的我能在这么好的环境下读书,我们就更应该要学会珍惜,而不应该整天在家无所事事。现在的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拥有知识的人,更加需要的是拥有各方面的能力、综合素质较强的人才。如果我们光靠在学校汲取知识,那是远远不够的,从现在开始,更重要的是注重自己能力的培养。

  另外,在这次的社会实践中,我还深深的感受到了一个人在自己工作岗位的热情,不管工作的高贵还是低贱,都应该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这无形中使我对自己有了一个更正确的定位,增强了我努力学习的信心和毅力。也正因为如此,我才懂得了一个道理:要创造自己的事业,就必须付出加倍的努力。凭着一个人对工作的执着,坚定的信念,那么,就离成功更近一步了。

  此次的实践活动,对我来说让我受益匪浅,它让我更加了解社会,而不是去恐惧它,排斥它。无论在与人相处,实践活动,意志等方面,都有所提高了。我学会了认真、负责的对待每一件自己该做的事,对于自己产生的疑问,都要学会去找到一个令自己满意的答案。

  我们是在不断前行中成长起来的,虽然会有很多的坎坷,但我们不怕失败,我们心中都有着坚定的信念,那就是要克服自己在成长中所遇到的困难,坚定不移地朝着自己的奋斗目标前进。我相信,只有通过努力,我们的明天才会更多彩。

2024寒假社会实践3000字报告范文 篇2

  一.调研背景

  党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目标,为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乡村振兴战略总体分为五个部分,乡村振兴包括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乡村组织振兴这五个方面振兴。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核心载体,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根本。乡村产业振兴的经济基础好,才能建设好乡村环境基础、文化基础、社会基础,并最终实现生活富裕的民生目标。通过切身实际的调研活动,我们真正的走进农户,了解村民的现状。我们小组负责调研辽宁省北镇市常兴店镇河北村,进行了实际的调研和走访,通过不断地深入了解得到了如下的报告。

  二、数据来源

  调研人员从1月25号到1月29号历时五天入户走访,与村民面对面进行访谈,将所获知的数据填写电子问卷并上传,收集真实有效数据。为弥补数据的不足,还同村支书、妇联主任和三户村民进行了访谈。本次调研一共收到“主要农作物种植情况普查”专项调研问卷117份,“乡村振兴情况认知”调查问卷5份(富裕程度好、中、差农户各一份和两名村干部)。

  三、村庄的基本情况

  河北村是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市常兴店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河北村附近有青岩寺风景区、医巫闾山、大芦花风景区、大观音阁景区、北镇大朝阳温泉山城旅游区等旅游景点,有北镇葡萄、中安蔬菜、北镇猪蹄、北镇鸭梨、沟帮子熏鸡等特产。

  (一)村内人力资源方面

  河北村总共有六百五十户,总人数达到了两千人,根据镇区和村庄的规模按人口数量划分,河北村为小型村落。本村的适龄劳动力(即16岁~60岁)约为一千两百人左右。其中常年外出劳务的人员大约是四百五十人。建立档案的贫困户人数为22人,约占全村人口比例1.1%。

  (二)村内土地种植方面

  村里的人均耕地面积约为每人1.5亩,总耕地面积为3000亩左右。此外,村内耕地均为旱田。

  村内耕地主要用来种植葡萄,当地葡萄产业规模较大。大田作物方面,主要种植玉米和花生,其中玉米占比较大。水果种植方面,北镇“巨丰”葡萄名声远扬,且村内大部分农户均有种植葡萄的经验。村民对于巨丰葡萄的种植技术也在逐年提高,未来有望实现产业化基地。

  (三)村民的收入与支出

  本村村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种植业,一部分人依靠外出打工,个别没有劳动能力的老年人收入主要依靠出租土地。村民家庭年收入平均在4-5万元左右。

  村民种植大田作物每亩地的收入在800元以上的居多,平均收入在700元左右。

  村民的支出主要用于日常生活,其次就是盖房、供子女上学、看病和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等方面。

  (四)新型经营主体

  本村内的种殖或养殖大户数量较少,大多数均为散户种养殖。村内并没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未来的新型经营主体上还有待开发。

  五)基础设施及其公共建设

  村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在近年来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改善,村内土地道路硬化做的非常好,村里基本的主要干道均为水泥板路,并且主干道上安装了路灯,使村内的交通更为便利。在村内建设有广场,一方面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另一方面加强了邻里之间的交流。同时广场内有运动器械的安装,旨在提高村民的身体素质。

  在村内的医疗卫生方面,村内设有医院,在看病诊疗方面给村民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快递的兴起,村内的快递点建设逐渐完善, 几乎每个快递都有专门的快递点 ,村民邮寄快递或是取快递非常方便快捷。

  (六)村内环境卫生

  村内的主干道上有环卫工人进行维护,清扫。村内的禽畜粪便也处理得当,无污染土地的情况。村庄附近无矿场,砂石厂等,空气质量良好。

  四.存在问题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尽管常兴店镇近些年来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从总体水平上看,受多种因素影响,整体发展水平仍然较低,还有许多短板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导产业优势产品没有培大扶强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虽然河北村内主导产业发展格局已初具规模,但受多种因素影响,产业优势效益并未充分显现,对乡村产业发展带动能力不强。主要表现在:

  一是种养模式相对简单、如河北村村内共有650户,共20__人,村里人均耕地面积约为1.5亩地,总耕地面积为3000亩地,全镇现有恒温保鲜库1200多座,年储藏葡萄4000万公斤,如此巨大的产量下,尽管葡萄种植整地环节和打药已经实现机械化,可其他方面依然依靠人工,精力投入大,价格普遍较低。加上近几年极端天气及病虫害影响、人工成本不断上升、土地流转费用相对较高,导致种养大户种植利润持续下滑。

  二是关键技术无法突破、1997年以来为了发展壮大葡萄产业,从市内还引进了用巨丰葡萄造酒的先进技术,建立生产原汁干红系列葡萄酒厂,然而仍然存在冷鲜贮存和运输售卖等方面的问题;

  三是地域品牌少、目前常兴店镇由政府扶持,可真正代表村内特色,拿得出、叫得响的地域化品牌较少,如‘“巨丰”葡萄粒大穗满,清甜爽口、“秋锦”苹果早已成为国宴上品’等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特色产品,因缺乏系统的生产、宣传、销售商业程序,没有形成统一的地域商标,营销方式也是以分散型市场销售为主,产品市场占有率较低,经济效益带动不明显。四是产业链条较短、如常兴店镇素有水果之乡美誉,是全国葡萄栽培的最佳园区,然而果树种植一产向后延伸不充分,多以供应原料为主,从产地到餐桌的链条不健全,鲜果精深加工不足,副产物综合利用程度低。且上下游产品加工、储存、销售等环节发展滞后,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五是产业融合度不高,利用生态资源发展生态经济不充分。如果蔬采摘,农家乐等项目开发基本处于起步阶段,农业发展与休闲旅游产业融合度不高。此外,乡村旅游、休闲农业、采摘农业等的办法不多,普遍存在低水平模仿、模式单调等问题。

  (二)当地缺少种养殖服务组织

  调研过程中村民普遍反映 ,当地没有土地托管组织和服务社。政府公益性生产服务体系不健全,很难满足农民生产、生活的需要。加之农民主动接受服务的积极性不高,村户大部分都是四五十岁老龄化劳动力,大多依赖传统经验和习惯,缺少体力也缺少接收新事物的能力。村民选择种植品种时,基本是随大流,没有好的选择方法,导致对种植品种的满意度不高,产量低。

  三)农业人才资源匮乏、

  科技支撑相对落后

  1.人才资源匮乏。本村农民年龄偏高且文化程度不高;由于工作地点偏远,待遇不高,使得聘请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成为难点。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