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安全调研报告(精选24篇)
(2)学生早恋现象个别存在,适当引导,与家长结合做通思想工作就能解决。说白了,处的时间长了,男女生之间仅仅是有好感,还没有到“恋”的程度。
(3)学生拉帮结伙问题。个别存在,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明白团结帮助与哥们义气、见义勇为与一哄而上的区别,学生民事行为能力差,应该加强法制教育。
(4)法制教育、安全教育雷声大雨点小,班主任哪次班会都讲,但是学生认为老师就是教知识的,说了收效不大。组织全校集体上课,还要请校外的辅导,比如派出所或公安局的,才有效果。
(5)学生群体基本上有五类:品学兼优的双优生、成绩差又不守纪律的双差生、守纪律成绩平平的中等生、留守少年、家庭不幸的学生。正面引导,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自己认识到错在哪里,为什么错,达到自我教育。教师要放下架子,蹲下身来,与学生交朋友,平等交流,总认为是师生交流,注定是失败的交流。教师只有成了学生的朋友,学生才会给老师说真话、说实话,才会愿意向老师倾诉。现在家访的少了,通知家长到学校,往往家长不配合,总是以各种借口推脱。
(6)学生接受的是学校教育、家庭熏陶、社会影响。家庭熏陶很关键,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孩子,就是啥大人啥孩子,学生的性格跟家庭有很大关系。学校的教育对学生起多大的作用,要看家庭的熏陶是相互补充还是相互抵触。通知家长到学校,有的家长不是配合,而是指责老师,俺孩子好好的,孩子交给学校了你没有给教好你负责任,有的家长抱怨老师耽误功夫,耽误种大棚、耽误养鸡。极少数家长对老师很不尊重。
小学:
(1)最大的安全隐患是交通安全。一是学校紧靠公路,二是有的学生离家远,自己骑车等。
(2)多数教师认为通知家长到学校不如打个电话沟通一下方便,也可以在家庭作业上给家长留言。很多家长一听老师通知到学校,就感觉事情很大。学生放了学,家庭教育最关键。多数家庭仅仅满足于孩子写完作业,其他放任自流。
(3)学生性格不同,大多数都很听话,但是性格倔强的、孤僻的哪个班都有,单亲家庭的、“留守儿童”往往容易出现问题。
(4)安全教育要加强,要形成一个体系。
三、安全工作比较突出的问题
初中:
1、交通安全。一是靠近公路,二是交通安全教育欠缺。
2、住宿生的安全问题。一是管理,二是人数多,三是高年级欺负低年级同学,四是出现个别夜不归宿的情况。
3、操场安全问题。一是凹凸不平,二是体育器材。
4、留守儿童问题。每班都有4—5人,自由性强,难管,个性强。
5、饮食安全。伙房的管理问题,进货渠道问题。
6、门岗。年龄大,处理问题迟缓。
7、老师或者班主任,处理问题简单、粗暴,没有耐心。
8、晚自习的安全(住校生),有些社会“小青年”到学校来。平时也有,要钱、要物情况,“传染学生”。
9、学生打架、斗殴现象。
10、部分学生家长偏袒自己的孩子,溺爱孩子。
小学:
1、传染病的防治,如:流感,腮腺炎,水痘等;
2、交通安全。主要是撤点并校,学生离家比较远,最远的四五里地,学生骑自行车,或者家长用摩托车、三轮车接送。另,需要过马路的学校。
3、靠近河流,防溺水。
4、学生自身的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等,强烈体育运动等容易导致问题。
5、老师不敢管学生,出一点问题,家长就到学生大吵、大闹;
6、门口的小摊点,饮食卫生问题;
7、社会地痞、流氓到学校打骂校长、老师等现象时有发生,周边环境不好。
8、网吧问题。
五、建议
1、给学生举办专题法制讲座,最好让公检法人员演讲;
2、发放专题录像带等视频材料,供学生、老师学习;
3、加大安全教育、管理力度,建立一套校园安全管理体系,每项工作都责任到人。
4、党委、政府和相关机构要给学校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
5、开好“安全教育”课。
6、关闭周边网吧,最好关闭所有网吧。
7、取缔门口的小摊点,关注食品卫生。
2024年安全调研报告 篇22
年以来,商务部会同中宣部、科技部、财政部、铁道部、交通部、卫生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环保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国家认监委、国家标准委等十二部门联合实施了以提倡绿色消费、培育绿色市场、开辟绿色通道为主要内容的三绿工程。为全面掌握实施情况,更好地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国发[20xx]23号)精神,商务部组织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对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状况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主要成效
上市食品安全状况总体好转。
据有关部门监测,我国食品内在卫生质量有了明显改观,食品卫生平均合格率20xx年为88.6%,20xx年为89.5%,20xx为90.45%,20xx年预计为92%左右,呈逐年上升态势。20xx年37个城市第五次监测农药残留合格率为93%,比20xx年提高30.5个百分点,比20xx年提高9.4个百分点,比20xx年提高1.9个百分点。20xx年4月份,16个城市畜产品中瘦肉精检出率仅为1.2%,在20xx年大幅下降基础上又下降了1.4个百分点。城市水产品氯霉素残留检测均为0。
市场食品安全检测工作得到加强。
目前,全国年销售2亿元以上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普遍实行了自检制度,实施检测的零售店铺数量逐年增加。大中城市商务部门定点检测机构已覆盖了较大的范围,并形成了企业自检、社会中介机构受托检测和政府部门监督抽检三道防线。据调研,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中,42.6%设立了检测室,55.1%配备了专职检测人员,其中最多配备了62人;连锁超市中,73%配备了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建立了目标责任体系,21%向其所属门店派出卫生质量巡查专员。
市场食品安全准入制度得到实施。
奎年来,由于大力推行认证、索证、索票、信用档案、场厂(地)挂钩等准入制度,市场食品安全把关作用得到加强。调研显示,食品安全的国家标准普遍推行,其中32%的企业采用了国际标准;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中,4.45%通过了ISO9000、ISO14000和OSHMS18000三类国际通行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7.11%设立了无公害产品专区,16.31%设立了绿色食品专区,6.14%设立了有机食品专区,三者相加近50%;超市公司中,注重食品安全基础卡设的占91%,建立加工食品安全制度的占73%,注重环境因素的占59%,实行食品卫生安全岗位责任制的达91%,把食品安全指标量化并作为考核依据的达86%。20xx年,全国32.9万家食品经销企业中,有15.1万家建立了进货验收制度,14.5万家建立了购销台账制度,11.9万家建立了销售食品质量承诺制度。
食品流通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观。
据调研,目前,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中,建有冷库的占38.56%,其中上海高达52.4%;27。9%配备了速测仪,10.59%配备了色谱仪,3.6%购置了检测车;43%配备了污物处理设备,其中,12.92%拥有垃圾分类处理设备,9.53%设立封闭式垃圾楼,8.9%配备污水处理设施;24.79%建立了配送中心。连锁超市中,大多数已把食品冷藏柜作为营业设施中的基本配置,辽宁、福州、青岛、南京、上海、广州、宁波等地城市在肉类食品市场上配备冷柜的超过60%,部分企业也配备了简易的检测设备;被调研的超市全都对垃圾污物进行分类,集中处理;90%以上的连锁零售企业建有配送中心,截止20xx年6月末,我国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配送中心已达2845个。
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显著增强。
消费者选择食品标准从优先考虑价格转向价格与质量并重。过去一味相信广告,现在更相信产品卫生质量公告。调研结果显示,消费者中,85%关注食品保质期,72%关注蔬菜和水果的农药残留量,55%关注食品的细菌超标问题以及包装材料、食品添加剂含量等有关因素。
消费者对超市食品安全的认同度明显领先于农贸市场。消费者对超市所销售的各类食品的安全性认同是农贸市场的9倍,其中速食食品安全认同度最高。
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自我保护能力增强。调研显示,消费者中,47.9%关注相关检验证明,22.3%关注食品的色泽、外观;70.4%希望购买无公害农产品,56.4%愿意选择绿色食品,52.4%希望选择安全食品,22。3%希望选择有机食品。在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时,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会采用多种办法维护自身的权益,包括向有关理部门申诉、提请仲裁机构仲裁、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向人民法院起诉、与生产经营者协商等,这几方面的比例分别为68.4%、54.1%、48.7%、30.3%和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