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大学生实践报告3000字(精选24篇)
头几天上班最让我难受的是,上班时间得一直站着不管有没有事情,就是不让坐,明明没客人,明明厨师和班定里的人在嘻嘻哈哈地聊天,领班就是不允许我们跑菜的坐,那可真是手不了啊,脚灌了银水一样沉重,能明显地感觉到胀痛,回家把鞋子脱掉小腿连着脚艘是乌青的,真是掺不忍睹。可以我是再也不能打退堂鼓了,所以我坚持下了。慢慢的也就习惯了,就想我的领班就我不要偷懒时告戒我说的那样,做久了就习惯了,你可我现在不是没什么感觉了吗?领班是一个二十三、四岁的女孩,两条腿却不似同龄人的那般苗条,我猜想都是站,一直站着所造成的。我都不知道为什么能做出这么大的牺牲,然而她似乎乐在其中,她刚开始也是跑菜的,做了两年,一年之前才做的领班,我知道出外打工的人都不容易,但是我能看到很多打工都穿的跟公主似的。她却没有很朴素,她说,老板以前也是跑菜跑出来的,莫非她也想当老板?开会也就是些新来的要好好学,老员工要帮助新员工,要把卫生搞好,服务要好等等。其中我上班迟过一次到,到发工资的时候才知道我被扣了五块钱,在学校五块钱我是不怎么在乎的,但是那时却很愤愤不平,跟我的同时嚷嚷着要找老板理认,怎么可以扣我是钱呢?何况我还只是第一次?最后还是我妥协了,并不是我没有理,而是怕我的老乡不好做人,他也是领班,领的是服务员,不过也能管我们。他们对我说,你这样一闹到对你是没什么,你做了一两个月就要走的。可是你的老乡就不好说话了。我想想也是。这就是中国人情,眼看着被剥削,也只能忍着。外表看上去,这家酒店确实不错,真正在里面做事却有是另一番景象了。到出是不合理,到处是剥削,真的是剥削。老员工似乎已经习以为常,司空见惯了。而我,却分明能感受到这种事实在在的剥削,最终我还是不能忍受这种剥削气愤地离开。比如有客人的时候要我们加班加点,却不给我们任何好处。但是没有客人的时候却不能提前下班,连一分钟也不行,不然就要罚款。比如那里他们认为没有打扫干净就要扣工资,比如上班聊天就要扣工资,比如不小心摔掉了有个杯子要扣工资。比如若是扫帚找不到了,就要员工自己去买。真是荒谬。最让我无法忍受的是,一个酒店竟然不让员工吃饱饭,吃得都是剩菜,而且极少。我最终也是因为吃不好愤然离开的。社会实践报告
26天,离我的目标一个月还有四天的时间,我还是毅然选择了离开。
社会真的是很残酷,很现实。我唯一庆幸的是我还是一名在校学生,我只有真正的把本领学好,才能在未来真正进入社会时不至于这样不知所措。
2024年大学生实践报告3000字 篇3
短暂而又艰苦的15天暑期社会实践随着晚会幕布的缓缓落下而告了一个段落。在这段日子里,我们13人有过沮丧、有过流泪;但是我们相信,正如歌词中唱的一样只要我们一起努力共同渡过那段黑暗的日子后,阳光会以最灿烂的姿态来迎接我们。
大家都知道现在的就业形势是十分严峻的,而应届大学生就业问题更是牵动着党和国家的心。“20xx年,全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在前不久举行的20xx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国家劳动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在面对20xx年的就业状况进行分析时给出了这样的判断:高校毕业生增量多、压力大,整个就业市场需求岗位的总体状况相对趋紧已经成为了现状。据相关官方数据显示20xx年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激增至413万,比去年增加75万人,增幅达22%,但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未签约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仅占总人数的49、81%。
为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大学生就业形势,也为了帮助我们这些在校大学生能更多地了解就业信息与今后的在校规划,我们实践队决定走进温州民营企业的发展源地——温州乐清,走进当地的大小民营企业,采访企业中的历届大学毕业生与企业老总,向他们收集更多更全面的第一手资料。
在15天的实践时间里我们走访了大量的企业,以温州民营企业为立足点,调查了以温州大学毕业生为主体的历届毕业生就业状况和职业发展状况;并且我们走访的企业基本包括了各个行业(制造、销售和服务等)以及各种规模(有正泰、德力西等大型企业,也有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小型企业),共收回了大约3000份有效问卷。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次得到的调查结果是具有相当的可信度的。
我们的问卷主要涉及了以下几个方面:
1、针对现在工作情况设问
2、针对工作满意度的设问
3、是针对自我效能感即工作胜任状况的设问
4、针对自我期许和对企业的期许设问
5、针对就业信息和就业途径设问
6、大学期间的活动锻炼对就业的影响
7、企业的用人标准和学校教育的优劣势
8、在校的职业生涯规划对就业具有多少程度的影响
经过我们的统计初步得到了以下结果:
一、工作情况
目前大学生选择工作日渐趋于理性,能够从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例如:对工作方向的选择、对工作岗位的选择等。现在已经逐渐渐形成了为自己选工作的良好态势,而不是以前的为专业选工作。至目前我们统计所得出的结果显示,约有34%的毕业生现在从事的工作与自己所学专业没有什么联系,只有38%的毕业生现在从事的工作与自己所学专业联系比较密切。而且从现在的社会发展观察,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毕业后选择先找一份工作,找到自己立足社会的经济来源,再找最适合自己的工作。据我们从3000份调查统计得出:没换过工作的毕业生大约只占38%,而大约有42%的在职大学毕业生换过2份以上工作。
二、工作满意程度
半数以上的毕业生表示对自己现在的工作满意,只有约5%表示对自己现在的工作不满意。
其中,在对现在工作最满意的方面选择中被调查者大都选择了与同事的和睦相处这一项,而对现在工作最不满意的方面中我们预先设计选项较高的薪水一项则出乎我们的意料。
从中我们不难发现现在对薪金的要求大学毕业生也趋于理智,能够对自己做出较为理智的判断,不是一味的偏低,也没有过度的追求高工资。在我们进行调查的过程中,有一位学姐曾经这样说:最开始的时候希望自己的月薪有1500就满足了,500寄家里,500自己用,500存起来。经过这几年在社会的摸索,对工资已经没有太大的要求,只要证明自己的价值就行了。
三、自我效能感即工作胜任状况和自我期许以及对企业的期许
约97%的毕业生表示能够胜任现在的工作,但是实践能力差和缺乏一定的专业技能成为了毕业生工作压力大的主要原因,相应的超过半数的毕业生表示在企业中最希望能得到专业技能的提高,而希望得到晋升和出国深造总共只占了21%。由以上可以看出,被调查的毕业生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更注重是自身素质于专业技能的提高,而不是简单的只是为了暂时的利益。
从中我们深深体会道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必须重视实践能力的提高,多参加社会实践和做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兼职工作,不能再只局限于书本和课堂,而是要做到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争取日后能早日适应社会。
但在重视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时在大学里我们应该积极学好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是为自己创造好的就业条件的重要条件。
四、就业信息和就业途径
通过调查毕业生在毕业时最关心的信息分别是自己所学专业的就业形势以及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分别达到了36%和20%,这说明大学毕业生希望与招聘单位能有一个沟通的机会。另外求职技巧也成为了一个关注的热点,这说明在学校里开设就业指导课和就业指导讲座的确是很有必要性。他们表示,通过专门的就业讲座、就业指导网站和校园招聘大会的形式能比较容易获得当时的就业信息。但他们同时表示校园招聘大会实际效用不大(与招聘单位反映的情况一样),渐渐兴起的网络求职和传统的人才招聘市场是毕业生的主要就业途径,而效仿国际的通过熟人介绍的方式就业亦占有一定的比重(这可能我们在温州做调查的局限性:在温州部分的民营企业是家族企业,可能导致了通过熟人介绍的方式比重过高)。
五、大学期间的活动锻炼对就业的影响
从问卷结果显示,约67%的毕业生在大学期间曾担任学生干部,而表达能力(凸显于人际交往与业务洽谈),实践能力(凸显于实际业务操作),交际能力(凸显于与领导同事交往及业务洽谈)的锻炼成为日后工作收益最多的部分。由此可见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类活动,锻炼自己的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担任学生干部则,可以让自己得到各方面的能力锻炼,累积到日后工作所需要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