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工会调研报告(通用20篇)
四、丰富教师的活动载体。
活动是教师间联系的纽带,是领导与教师间沟通的桥梁。为了让学校各项工作在愉悦、和谐中开展,并且丰富教师们的活动,应从多方面进行营造。
1.在新的一年里应拟定新一年的教师培训目标、计划,结合上级文件精神和要求,完成一定的教育目标任务;利用学校有效的资源,结合各办公室开展教师基本功方面的竞赛活动,提高教师学科素质等。一是改善青年教师教研、教科研和实验条件。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努力解决学科带头人和教育教学骨干在教研、教科研、实验室和设备等方面的需求存在的问题。二是在教育教学、教科研中要大胆使用青年教师,给他们定岗位、压担子,委以重任,提高业务素质,鼓励青年教师参与新课改,支持青年教师出专著,不拘一格选择、培养青年人才,创造有利于人才涌现和成长的氛围。
2.积极为教师搭建展示自己的平台,培养一批批县、镇、校级骨干教师。有目的地安排教师参加高层次培训学习、教研、教科研活动,扩大他们的眼界。
3.利用各种节日组织教师共同活动或聚会,促进教师之间的友谊,促进和谐发展。比如,教师节、元旦节、春节、三八节、六一节等节日,组织开展教职工篮球赛、乒乓球比赛、教职工硬笔书法比赛、集体跳绳、迎面接力等工会活动,既可以丰富教职工的业余生活,又可增进了教师间的和谐化建设,让文化生活怡人心。
4.发挥工会集体的温暖,共建校园和谐。建立教职工生日表,在教师生日当天为每位教师送去了祝福。完善学校职工独生子女慰问制度;建立学校困难职工家庭的档案,形成送温暖制度,让关爱之情暖人心。
五、加强学校特色工作建设
以学校各类申报工作,打造学校特色建设为契机,培养教师的集体意识的,发展教师的个人技能,提高教师的自身修养,促进校园和谐化建设的进程,以达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学校经历过无数的次检查、申报、评比,无论哪一次,都是依靠大家的力量才完成的,汇集了大家的力量和智慧。在每一次工作中都体现了集体意识,若没有大家的集体意识,是不可能完成的。在每一次的工作中,教师的个人技能或多或少都得到了发展,提高了自身修养。 加强特色学校建设,是培养教师团结协作、增强学校领导班子凝聚力的重要途径。我们大家都应该发扬这种团结精神,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总之,学校工会工作要可持续发展,也必须做到思想统一、依靠团结教职工,以求达到教职工满意为落脚点,改善生活工作条件,以教代会形式参与学校管理,充分发挥工会的监督和维权职能,多创发展平台,充分调动全体工会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将工会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
2024年工会调研报告 篇15
一、工会与党委的关系
工会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工会接受党组织的领导,依照《工会法》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实行“上级工会和同级党组织双重领导,以同级党组织领导为主”的组织原则。党组织对工会的领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路线、方针、政策上的领导;
②讨论决定工会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③推荐工会领导干部;
④发挥党员在工会组织中的模范作用;
⑤协调和行政的关系;
⑥支持工会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
二、工会与行政的关系
高校工会与行政是亲密的合作者,两者的根本利益、大目标是一致的。主要表现在:
①行政和工会在法律上是平等的,都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
②在工作职责上,行政代表国家管理学校,处于管理者地位;
③在工作上,行政要树立自己的行政管理权威,工会要维护教职工的合法益,需要很好地协调、配合和互相支持。
目前,依据《高等教育法》,高校较为普遍地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长负责制是指在上级党组织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校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全面负责,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教代会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学校管理模式。校长作为学校法人代表的校长,对学校工作负全面责任,要大力支持工会工作,积极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同时工会在校长负责制中的监督保证作用不可忽视,因此,高校工会,一定要时刻明确角色定位,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主动地争取同级行政的领导和支持,积极向党委汇报工作,向行政通报工作,邀请党政领导出席工会工作的重大活动和重要会议,及时争取党政对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的指导帮助。
三、工会的职能
政工共同的任务,所以,工会在做好学校民主管理,充分发挥教代会作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行政机构必须予以积极配合。
3、教书育人职能
教职工的基本劳动是在教育行政的管理下,围绕教书育人展开的。高校工会要为教职工服务,充分发挥在教育战线的作用,就必须参与到教书育人工作中去,这是工会建设职能的主要体现,工会要与行政相配合,共同做好教职工群众工作的基础。高校工会参与教书育人工作的角度必须从群众组织的性质出发,通过表达和维护教职工在教书育人劳动中的合法权益来保护和激发教职工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必须从群众组织的特点出发,广泛开展适合教职工教书育人需要的群众性活动,帮助他们提高教书育人的素质和本领,协助行政搞好教职工队伍建设。
4、思想政治教育职能
教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培养,所以,高校工会密切配合党政做好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紧迫性。工会的思想政治工作,不能照搬和重复党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而应从工会自身的性质和学校的自身特点着手,把握住群众自我教育性、渗透性、灵活多样性、实在性的特点,把群众团体的教育作用和优势发挥出来。
四、锻造能力,夯实为学校建设发展发挥作用的基础
在学校的改革发展中,工会必须认真履行基本职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不断增强对职工群众的吸引力、凝聚力,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才能真正发挥和更加牢固。加强高校工会组织的自身建设,是搞好工会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工会事业发展的根本大计。
加强工会自身建设应着重提高以下五个方面的能力:
一是提高服务大局的能力。高校工会要紧紧围绕学校党政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服从服务于大局,增强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自觉把工会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去把握、去部署,找准工会工作服务中平和心的切入点,提高工作的水实效。
二是提高动员和组织教职工的能力。要最大限度地把广大教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创新基层工会组织的设置方式和活动方式,增强他们的会员意识,从而达到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三是提高表达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能力。加强维权工作,拓宽维权渠道,增强维权手段,做到敢于维权、善于维权、依法维权。
四是切实提高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能力。要及时反映教职工的愿望与呼声,解决劳动关系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自觉维护教职工队伍的稳定。
五是切实提高工会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和工作创新的能力。要善于把实践中创造的经验上升为理论,努力解决组织体制、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使高校工会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五、与时俱进,不断开拓高校工会的新局面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珍贵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地开拓创新是推动高校工会工作不断向前发展,进一步发挥作用的内在动力。
1、坚持理论创新
高校工会需要下大力气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注重以新的理念为导向实行制度创新。这就要求高校工会工作者必须深入到基层,与教职工交朋友,拓宽信息渠道,扩展交流空间,把他们的需要和想法提炼到理性的高度,做到合法、合理、合情,形成浅显易懂、指导性强的理论依据,做到既能准确把握教职工的思想脉搏,又能及时向校领导反映群众的呼声,在学校领导和教职工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和团结的纽带。在促进发展中搞好维护、在推动改革中搞好维护、在积极参与中搞好维护、在大力帮扶中搞好维护,加强工会实践对工会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也可通过实施工会研讨会制度,推动高校工会工作的理论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