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课程调研报告(精选23篇)
5、学生的主人翁感没有得到体现。课堂上仍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跟着老师转,学生总是处于从属地位,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形成“给家长学习”、“为老师作题”的怪念头,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创造有利于教与学双方达成平衡的双边活动机会,没有改变学生“独立学习”和不会学习“的现状。
6、有些课改教师缺乏上进心,不愿花精力钻研,教学中缺乏创意。教师的惰性心理是课堂教学不精彩的一个主要原因。有的教师总觉得自己课改的课和原来的课差别不大。课改后的教材内容同以前相比,淡化、粗化了具体知识。虽然内容浅显了,知识点少了,难度降低了,但这并不说明教师的课好上了,如果不投入地去挖掘,那就觉得一节课内容太少,没什么可讲的,也没什可学的。
7、有的学校领导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对新课程的认识,将着眼点仍放在升学率上,部分学校的教师没有参加培训,对于新课程理念没有认识,导致用老办法实施新课程。有的教师有为难情绪,不敢放开手脚来做。
8、有的学校三大主科搞得较好,忽视其它学科课程的实施,以至于学科教学不能同步实施。
9、传统的模式化的教学方式已经根深蒂固,很多教师既谋求“革新”,同时又不能“弃旧”,而陷于迷离状态。多数教师在尝试教学方式的转变,但缺乏对教学方式变革的正确认识,使“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流于形式。
10、缺乏对教学设计的正确认识,教案依旧遵循着老教案的格式,缺少教师自主思考的空间,缺少课后的教学反思。
11、课程资源不能合理地开发和利用,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来支撑课改。实验室不足,实验室中的仪器和药品不足的问题相当严重,导致许多简的演示实验都不能完成。教师的创造性不强,消极地对待课改。
五、建议与策略
1、加大对各学校领导的管理与培训力度,使之迅速掌握新课程理念与实施方法,只有领导的积极性得到有效的提高,才能更好地带领教师们搞好课改,才能指导到位。
2、支持和鼓励教师们学习,重点放在教学方式的转变方面。采取“走出去”和购买一些课堂实例的光碟等学习的方法,多让一线教师走出去,学习外地经验,开拓自己的视野,转变观念“他山之石,可以改玉”。使教师们尽步入实施新课程的轨道上来。
3、课改的培训,应贯彻始终,不能一劳永逸。应象大连甘井子区一样,纳入继续教育的范畴,同时教师的评优、晋级等项挂钩。
4、应尽快构建教师评价体系、教学评价体系和学生评价体系。要通过期末试题的导向性,促进教师的教学。认教师们放开手脚,大胆尝试,尽快探索出适应于本地的较好的教学方式。
5、教研员应多参加国家、省、市级新课改的培训,以利于充实自己,更好地进行指导,否则“闭门造车、孤芳自赏”,无法同真正意义上的新课改接轨,导致指导上的偏差。
6、教育行政部门应设立关于新课改的专项资金,来促进新课改的实施,调动教师们的积极性和开展各项专题研究与学习。
7、教育行政部门应给予教研部门一些倾斜政策或权限,才能增大其指导力度。否则,教研部门前面指导,指导后教师们仍然我行我素。组织的培训,教师参加也行,不参加也行。
8、改变教案的书写格式,给教师们创设一个自主的空间。
9、加大对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的监控,对于“老三室”的利用不能放松;鼓励教师学习和利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真正使课堂教学的形式丰富起来。
10、在教学实验中,努力搞好各学科的教研活动,把好的经验积累起来,与其他学校进行交流,以丰富自己的教育思路。
2024年课程调研报告 篇21
实习的中后期,本人对任县第二中学的数学的教学实施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研过程与结果
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为了使调查结果能够客观地反映实际情况,本次调查的对象确定为学校全体数学教师和部分学生,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
(一)初中数学教师实施新课标的情况
1.学校教师概况
学校女老师偏多,年龄和教龄都偏小。学历都是本科,所教班级的人数51人以上,无兼教科目。大多数教师参加最高级别的培训是省级并认为参加课改培训对其作用很大。
2.他们在教学上的变化
(1)教师们的教育教学思想转变很大但是业务能力基本适应适应课程改革。
(2)工作量与以前相比增加一些。
(3)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方法发生了一些改变。
(4)和同事之间的讨论和交流有所增加。
(5)在教材的使用上,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利用教材,对新教材基本适应。(6)在本校主讲公开课、研究课、示范课由以前的老教师转变为年轻的教师。
3.教研活动方面
本学期所参加的教研活动,主要侧重针对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讨论、听课评课,讨论改进,听课评课后,再上课改进自行确定教学研究主题,展开研究。在集体教研活动中,他们比较经常或擅长做的是梳理出讨论中的主要问题、听别人发表意见。认为当前学校教研活动中的突出问题是布置任务多,深入研究少。他们心中希望进行有专家指导的教研活动。对数学教研员的命题比较满意,并希望教研员的指导方式是作为合作伙伴,与教师一起备课、听课、评课。再上课改进、组织教学观摩、评比。
4.教师专业化成长方面
认为对他们成长最有利的方式是既有专业化培训又有教学能力的培训,教学研究与专业培训相结合。促进他们专业成长的最有利的形式是教师间的及时交流、专家指导、自我反思。促进他们专业成长的最有利的交流形式有组织的教师交流和教师和专家交流。
5.教学评价方面
认为学校对教学工作应该通过教师自评、领导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等多种渠道进行评价,评价学生的主要依据是考试成绩为主,参考平时表现。
学校领导实质意义上重视课改基本满意,对本校开展课程改革的总体评价是比较好。
(二)学生对新课程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情况
我抽取了初二年级3个班级50名学生、初三年级3个班级50名学生,3个班的数学成绩、学习风气和班级纪律分别处于优秀、中等和一般三个层次。在有关教师回避的情况下,我对学生讲明了调查意图,消除学生的顾虑,鼓励学生把自己在数学学习中的喜悦与收获、苦恼与挫折真实地予以告知,客观反映自己的想法。总体来看,调查气氛活跃,学生配合比较好。调查共收回有效调查答卷250份。
1.对新课程的整体感觉
数学教材内容新颖,知识容量大、教师讲多,学生练多。数学学习方式的最大变化是经常与他人合作学习和经常整理做笔记喜欢老师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喜欢老师用自制教具、多媒体课件的辅助教学手段,在数学学习中,愿意与他人讨论交流,数学课堂上自主学习的机会很多。
2.新课改下的学习状态
在数学学习时,遇到难题,成度较好的学生反复思考,不轻言放弃,直到弄懂为止,程度较差的学生马上询问周围的同学、老师或家长。注重培养数学思维,对课本例题的学习状态是先独立思考,再看书上是怎么做的。计算能力稍差,原因是初中的公式总是套用混淆。没有养成及时订正作业或者试卷中错误的良好习惯,原因是这些错误还是不知道怎么改正。希望学校开展数学学习活动,例如数学兴趣小组、数学补差、智力竞赛活动来锻炼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应变能力、实践能力。
希望自己在数学上取得成就,得高分,受老师表扬或者在升学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这里衷心的祝愿任县第二中学桃李满天下。
2024年课程调研报告 篇22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督导室组织人员于20xx年3月份对我区中小学课程开设情况进行了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自20xx年7月国家教育部颁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后,我区率先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推行了课改,课程安排是按《河南省义务教育课改实验区课程计划(试行)》及国家《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比例(分科)》执行的,学科用书由新华书店统一征订,教师进行新课改培训,学校按新课改要求开展教学活动。
在课程设置上,注重了课程的综合性,开发了综合实践活动及地方与学校课程;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注重实验课;开发校本课程,注重了体育卫生及安全教育,注重了艺术教育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