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范文 > 报告范文

报告范文

2024年商业调研报告(精选9篇)

2024-10-10 12:58:39报告范文打印
2024年商业调研报告(精选9篇)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国家和省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努力构造“党委政府统一领导,职能部门齐抓共管,村履行职责,社会单位全面负责,广大群众共同防范”的安全生产网格化工作机制。....

  调查结论,企业自身积累和金融机构贷款是小微企业在弥补资金缺口时最普遍也最希望选择的渠道和途径。但小微企业因大多没有自有厂房(经营用房)而无法取得金融机构贷款,所以在弥补资金缺口时,只能选择企业自身积累这一渠道,而调查显示,这种渠道并是小微企业弥补资金缺口的次选渠道,金融机构贷款仍为小微企业弥补资金缺口的首选渠道。这表明,企业通过金融机构贷款渠道弥补资金缺口的意愿是最强的,同时也从反映出,通过自身积累方式解决资金缺口而达到企业快速发展的效果是非常不明显的。

  3.企业希望获得的融资途径

  调查结果表明,小微企业面对资金缺口,希望获得的融资途径前两位依次为金融机构贷款和国家财政投入。其中选择金融机构贷款的企业12家,占被调查企业的48%,其中制造业4家,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8家,分别占该经济类型企业总数的40%和53%、选择国家财政投入的企业11家,占被调查企业的44%,其中制造业6家,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5家,分别占该经济类型企业总数的60%和33%。

  调查结论,无论是制造业还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企业希望获得金融机构贷款的意愿是大体相同的,而对获得国家财政投入的期望却又明显差异,制造业要远远高于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主要原因是目前,国家省市各级对制造业企业支持的各项政策较多,而对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支持相对较少。

  (三)小微企业融资中的困难和问题调查

  1.小微企业银行贷款情况调查

  小微企业银行贷款情况调查结果为,在被调查的25家小微企业中,近三年,8家企业有过贷款,1家企业有过民间借贷,16家企业没有发生过贷款。

  小微企业银行贷款难易程度调查结果为,在被调查的25家小微企业中,6家企业反映贷款难易程度为一般,9家企业反映比较困难,10家企业反映特别困难。调查结论,目前,小微企业贷款难问题比较严重,近三年,只有32%的企业取得了银行贷款,远远小于有资金缺口企业(76%),而无法取得银行贷款的小微企业为了满足企业发展需要只能采取民间借贷等融资渠道解决企业资金缺口。

  2.小微企业银行贷款存在问题调查

  调查中列举了企业在申请银行贷款中存在的9项主要问题,即手续烦琐、审批时间长、贷款政策不透明、中介评估费用较高、银行服务产品不够、对企业及产品了解不够、对担保、抵押要求过严、对企业信用等级要求过高及其他等,调查中要求被调查企业在银行贷款存在问题中选择三项,并按轻重程度依次确定为首选、次选和末选。

  调查结果表明,在小微企业申请贷款过程常见的9种问题中,企业反映比较多的前3位依次为手续烦琐(占被调查企业的76%)、对担保、抵押要求过严(占被调查企业的64%)和审批时间长(占被调查企业的52%),均超过了被调查企业的`半数以上。而作为小微企业申请贷款首选问题的前两项依次为手续烦琐,两者合计占被调查企业的84%。其中,手续烦琐占被调查企业的52%,占被调查企业中反映该问题企业的68%、对担保抵押要求过严占被调查企业的32%,占被调查企业中反映该问题企业的50%。

  调查结论,手续烦琐和对担保、抵押要求过严是企业申请贷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首要问题,而手续繁琐是企业在银行贷款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这对担保、抵押要求过严对于没有白己的厂房(经营用房)的小微企业尤为显现,具体到行业上,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企业因规模较小,大多租用生产经营用房而表现比较突出。

  3.小微企业融资难内外因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18家小微企业反映造成企业融资难问题的主要内因是企业缺乏抵质押担保,占调查全部内因的72%,其中制造业5家,占该经济类型企业总数的50%,占反映该问题企业的28%,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13家,占该经济类型企业总数的72%,占反映该问题企业的72%;造成企业融资难问题的主要外因依次为金融机构支持不足和政府扶持力度不够,分别占调查全部外因的45%和37%。

  调查结论,缺乏抵质押担保是造成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内因,这一点对于没有白己的厂房(经营用房)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企业表现更加明显,金融机构支持不足和政府扶持力度不够是造成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外因,这也反映了企业对获得金融机构支持与政府扶持的渴望。

  (四)促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建议调查

  调查中,列举了政府提供良好的融资环境,提供优惠创业信贷、政府设立创业投资基金、开辟绿色通道,降低创业门槛、建立有效的产权保护制度,为支持创业,银行提供便利的信贷服务、增加培训机会、提高小微企业领导人社会地位和声誉、设立更多专门服务于小企业的小型银行、拓展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普及小企业金融服务知识等9种促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方法和途径,调查结果如下。

  调查结果表明,促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建议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点,即政府提供良好的融资环境,提供优惠创业信贷、政府设立创业投资基金、拓展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分别占被调查企业的96%、80%、72%。

  三、几点建议

  学习外地商会的经验,探索建立小微企业联保机制,为非公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提供担保和小额贷款融资服务。

  一是加强辅导和培训。在非公企业中联络和选拔一批创业精英,定期聘请成功企业家和专家学者对我市小微企业进行系统辅导和培训,在企业管理、投融资、技术、财务、人事、法律、市场与战略等方面对其进行引导与释疑,帮助小微企业管理者提高自身素质,建立科学的企业管理模式,从而帮助小微企业快速成长。二是规范小微企业贷款业务的相关收费。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对有关小企业贷款的抵押质押登记、评估、公证、担保等中介收费标准进行全面清理,统一规范小微企业贷款的中介收费标准,不断降低小微企业贷款的外部成本。

  三是设立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专项基金。在总结部分地区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设立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专项基金,以政府对放贷银行进行补偿的模式,鼓励商业银行在信贷规模上向量大面广的小企业重点倾斜。

  四是加大财政税收政策扶持力度。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因地制宜,出台相关财政税收支持政策,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五是加强社会信用环境建设。打造信用环境,增强社会诚信意识,加大对金融欺诈、恶意逃废银行债务行为的打击力度,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依法维护金融债权,不断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2024年商业调研报告 篇9

  一、研究背景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了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率的改革迫在眉睫。20xx年7月20日,我国贷款可以说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利率市场化,贷款利率的下限――0.7倍被取消,并且规定利率水平要根据商业原则和市场供求关系让金融机构自主确定。同年央行宣布取消贷款利率的下限标志着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只生下最后一步[1]。20xx年3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2倍调整为1.3倍;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利率上升会使人们更加喜欢收益率较高的产品,例如现在经济市场中活跃的“余额宝”。余额宝能吸引人们投资的原因是货币市场的流动性不好[2]。同样各地方又新增了许多的民营银行,这无疑是给我国股份制银行造成了一种压力。面对国家政策的调整,商业银行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分析储户的收入与理财支出是什么样的关系对我国商业银行应对当前变动有着重要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一)调研数据

  1、资料来源

  采取调查问卷以及从银行的年度报表。

  2、调研内容

  (1)调研对象:我国共有大概191家银行本文选取国内三大国有银行和一个股份制银行,分别为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浦发银行。四大国有控股今年的营业额占所有银行营业额的50%以上,浦发和民生为股份制银行,选取三个国有控股银行是由于中国农行20xx年上市,所以年报难找,数据比较少。选取这四家银行足以代表中国的银行体系的走向和动态。

  (2)研究方法:向在太原市银行办业务的储户随机发调查问卷

  3、质量控制

  (1)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800份问卷,回收700份,回收率为87.5%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