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最新报社社会实践报告(通用11篇)
的工作人员,像他们那样尊师各项规章制度,爱岗敬业,严于律己,端正自己的态度,争取多写新闻、多发新闻、写好新闻,维护新闻的客观、公正。
第六,要努力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使自己的理论知识和相关知识更加系统广泛。作为记者需要广泛接触社会的方方面面,这就需要自己的知识应该有更大的接触面,需要对相关方面知识的全面了解直至熟悉。光有专业的新闻知识和写作技巧是远远不能解决好工作遇到的众多问题,遇到的深刻的东西是自己就现出了知识的空白。在本科阶段的教育还基本属于通识教育阶段,知识比较杂比较散,缺乏一个系统,因此需要强化训练,使之形成一个系统,乃至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这就需要自己在以后的学习中多读,多想,多学,为将来投身做更职业的事情打好坚实的基础。
四、问题
自己在社会实践中收获颇多、收益匪浅,但也出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
(1)缺乏主动。记者这个职业应该是积极主动的,勤快是第一要素。但我个人在社会实践中缺乏主动,比如报社没有安排指导记者,自己就干做着等着安排,而不去主动找记者联系或者自己亲自去熟悉情况。这种缺乏主动性的滞后思想让自己浪费了一段宝贵的社会实践时间。所幸的是,在紧接着的几天后,自己和同学就主动找记者要求一起去采访,主动去找新闻线索,去发掘新闻体裁,去主动联系采访单位。
(2)缺乏理论修养。由于本身不是新闻专业学生,对新闻业务采访还是一种主观上的热情,只有热度没有深度,不知道该去做些什么,做什么事情能够把新闻价值体现出来。这就需要以后加强理论学习,对新闻知识要有进一步的认识,要多学习,多读些相关书籍,补充自己理论知识的缺乏。
(3)缺乏一定的新闻敏感。这需要慢慢培养,需要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来提高。
五、建议
对于自己的收获和不缺点,自己也给自己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意见。在新闻写作方面,第一,新闻一定要真实,要有价值。因为有些记者会因为这种原因而不去求真求实,只是简单把别人说的话记录下来。第二,要深入群众,关注民生,替老百姓说话,做大众的喉舌,作为都市报记者尤为如此,这是老百姓最喜闻乐见的新闻。同时,也是一个记者的职业道德所在,也是自己所应承担的责任体现。第四,对自己要有新的突破,要敢于去创新。
总之,我在这次毕业社会实践中学到了很多东西,使自己在新闻业务上得到的一定的熟知和锻炼,自己在社会实践工作也渐渐成熟,认识了很多纯朴的朋友。同时我在社会实践中发现自己有很多不足之处,这些都会在以后
的学习和工作中努力加以改进,使自己更适应新闻工作的需要,更有利于进行深层次的新闻采编工作,努力在以后的新闻工作中表现出真正的记者的素质和魄力。
2024年最新报社社会实践报告 篇11
(一)实践心得
大学生暑期社会时间活动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是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重要举措。作为大一生活学习的总结,我也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得到了实践单位领导的赞誉,而且在实践活动中拓展了自身的综合素质,增了知识,长了才干。
很快的,署假又过来了,面对最后一年的校园生活,想着刚刚过去的最后一个署假,紧张沉默之后更多的是感慨,印在脑海里的每一个足迹都是那么的深,真的说不出是什么感觉,伴着时间,就像是在和自己的影子赛跑,不可能从真实的两面去看清它,只是经意不经意的感受着有种东西在过去,也许更适合的只有那句话:时不待我,怎可驻足
工人日报的新闻中心最大的特点就是一般没什么人在办公室,以至于我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才在办公室见过每个人。他们一般都在外面跑新闻,只有赶稿的时候才会出现在办公室,或者说,只是来交稿的时候出现在报社。跟着“来无影,去无踪”的老师们学习,确实有点难度。
每天上班,办公室是我开门,总是要等很久才有记者来上班。初来的几天,我每天第一个去,坐着看半天报纸,然后上网找料,经常找不到新闻线索,我心里很着急,几乎都是老师给我一个电话,联系一下,就开始出去或者电话采访。很多时候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彷徨。
1、高温系列采访
才来了一天,也还不认识什么老师,带我的老师又常年不在办公室。史老看我们有点小空,于是,让我和另外一个实习生去外面采访一下高温下的务工人员。我们在九莲社区门口发现了一个缝衣服的阿姨和两兄弟的修鞋铺。一翻生疏的招呼后,就开始和他们聊了起来,虽然他们都不愿意多讲,更不愿意我们把他们写到报纸上去,但最后也勉强地了解到了我们需要的信息。回来努力写稿,直到下午一点多才记得还没吃饭。
2、稿件不能发
夏老师常跟我说:“自己去找找有什么好写的,然后发到我邮箱。”由于我还没有自己的消息网,所以,我经常去论坛找还没被发掘过的消息。突然被我发现了有关移动集团彩铃的帖子——“我的彩铃都被和谐了!”心想着终于找到可写的了,于是我打电话去了移动的人工服务台,以办业务为由取得了一些信息,也写了一篇稿子,心里很喜。第二天,夏老师就来办公室说这篇稿子不能发,因为报社的领导和移动的老板关系很好。这样的理由我很无语,不得不接受,也算是一种体会。
3、电话采访
电话采访是采访中经常会用到的,而最经常用的号码就是114查询台。在这期间,我电话采访过游泳池的水质检查、救救白血病小孩和康师傅“自来水事件”。电话采访最容易吃闭门羹,打过去不接或者告诉你应该找哪个部门,采用迂回战术是常常碰见的。“康师傅”的事件我不知道打了多少电话去各个公司,比如统一,都只有“嘟嘟”的声音,看来还是要平衡下自己的情绪。
4、实习生出差
据说,我们报社实习生是不能出差的,而我却偷偷地去了,还是代表整个报社,说来心里也挺慌的。我们报社和杭州电台、电视台联合主办了一个“和谐中秋”的活动,主要是在全省评选最感动的外来务工人员。夏老师突然有事,我战战兢兢地一个人去了,什么都不知道的小菜鸟,就这样跟着他们一行人去了台州和温州,跟着采访了三个人,一切还算顺利。这种处在初级阶段的人,还是在旁边多学习老师们才是对的。
经过这四个星期的社会实践,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一些在课本中无法学到的东西。怎么跟不同的人相处,怎么跟不同身份的人说话,怎样处理突发的状况。还有一些是我将要学的知识,比如摄影和新闻写作,这些我都在实践中提早得到了锻炼。社会实践是验证实力的“试金石”。走出校门融入社会的大舞台,我才真正体验到自身知识的欠缺,能力的有限。任何理论知识只有与实践密切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价值。行不行,实践中看!
通过实习,我在各个岗位上都得到了锻炼,并且对于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了新的体会。
1、做记者,深入到工作第一线采访,锻炼了自己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并对采访的准备、技巧和总结整理问题的能力有了提高,学习借鉴他人、分析内外因素、克服内外矛盾。
2、接触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人打交道,上至报社社长、主任下至普通记者、编辑员、广告员,形形色色,各具特点,同时也培养了我对不同事情的独特观察,锻炼了我独立思考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有益的基础。
3、加班撰写稿件,不仅锻炼了我的写作能力,还让我学会了如何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如何准确地抓住新闻点。
4、经过报社老师们的言传身教,我懂得了做工作首先要热爱这项工作,只有热爱了才能干好这项工作,还懂得了处世之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5、在思想认识上的提高。从报社老师们身上不仅学到了业务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到了他们身上那种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的奉献精神。记者编辑们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二)建议事项
要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使自己的知识系统化。新闻需要接触社会的方方面面,光有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要求自己在以后的学习中多想,多读,多学。要求自己的写作水平一定要过硬。
在实践中不断对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更新,进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