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暑期支教社会实践报告(精选23篇)
范文二
早早起床,打开房门,抬头,望天,一切似乎还是那么熟悉,只是天有点阴暗。走出校门,再尽情的享受一次锁井村玉米地弥漫着的香气,最后一次呼吸着锁井村新鲜的空气……
队友们共同努力将文艺汇演的舞台搭建好,终于总算可以松一口气。这天早上似乎是这些天来最充实的,只是与往常相比,少了孩子们的读书声,少了孩子们打篮球,丢沙包,踢毽子的身影……一切准备工作都已就绪,气氛开始沉寂,忘不了唐立烨早上坐在舞台中央,张望校门口等待的孩子的身影,忘不了王金鹏拿着相机满校园奔跑,争取为我们留下最后一丝记忆的急切,忘不了韩叔叔一大早起来给我们送来幕布的热情······
一句话诠释真情
支教结束前一天早上,孩子们和往常一样早早的来敲门,开门后我还是像往常一样去做饭。只是今天,不知道怎么了,小思宇一直跟着我进进出出,眼睛盯着我却不说话。我着急了,“思宇你怎么了”,哽咽了半天,他小声地说:“老师,我第二个舍不得你走。”一句话,让我的眼泪不争气的流了出来。我努力的眨眨眼,偷偷的擦干泪水,强忍着笑容问他:“那第一个舍不得谁啊?”
“第一个舍不得冯玉涛老师。”
“为什么呀?”
“因为冯玉涛老师给我篮球玩,教了我很多体育知识”
多么简单的一个理由,仅仅是一颗篮球和短暂的相处,就让这个孩子把他的真情留给了他的老师。
“那为什么不舍得我呢 ?”
“因为老师每天陪我学习新知识,跟大哥哥一样。”
望着思宇清澈的眼睛,似乎回到了前几天中午与他们一起欢笑,打闹的时光······
一首歌唱出真情
“我和你一样,一样的坚强,一样的青春焕发金黄色的光芒,,哪怕会受伤,哪怕有风浪,风雨之后才会有迷人芬芳······”这一首公益歌曲唱出了多少人的心声。当我们站在讲台上,把这首歌一句一句唱出来,再一句一句用手比出来的时候,我才真正感受到了它的动人之处。孩子们用心听着,用心看着,用心学着,真正用心感受我们之间的真情所在,当孩子们真正在舞台上用心去唱这首歌的那一瞬间,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份情愫在悄悄蔓延。
一支笔写出真情
“方方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书法课作为本次支教课程内容的一个重点,从一开始就深受孩子们的喜爱。“重下笔,轻行笔,重收笔”老师们在认认真真的讲解,孩子们也在仔仔细细的写着,“老师老师,这个横怎么写?”,一声声急切的呼喊,一次次期待的张望,那是对梦想的追求,对知识的憧憬。
“我们一定永远在一起”,文艺汇演上,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写出了自己的心声,一支笔,将我们与孩子们的心紧紧连在一起。
一张纸传递真情
手工课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同样受到了孩子们的厚爱,一个个千纸鹤,一只只小船,一颗颗心,满满的载着孩子们的真情,飞进了我们的心中,游到了中国石油大学,融入到了同心圆雁翎队的精髓中。纸虽轻,但是当它被折成一个个千纸鹤传递到我们手中的时候却是沉甸甸的······
一颗心留住真情
支教结束了,但是真情未逝,短短的x天,留给我太多的感动,离别,有太多的不舍。可惜天下哪有不散的宴席,烟花虽易逝,真情永难忘,吴街小学的孩子们,来年再见。
2024暑期支教社会实践报告 篇11
大学第一次参加支教社会实践活动,我知道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因此,在这个炎热的暑假我选择了三下乡暑期支教社会实践活动。
由于我们班期末考试结束得早,因此在放假开始支教之前,我先回家感受了一下家的气息。八月八号我坐车到泸定,也因此就比师兄、师姐,晚到了一天。在我到的时候,看到师兄师姐与川师大的支教同学已经在开始招生、辅导学生功课了,此时有不少的学生走出教室热情地欢迎我的到来,就此我的支教生活就开始了。
在那为期7天的支教社会实践中,我们先是招生,然后是给学生上课,虽然上课的地方只是个活动室,但是前来上课的孩子们也很多,我们给他们登记按照小学和初中分开,以便上课,因为并没有太多的时间所以我们只是以辅导功课的形式来上课的。孩子们都是纯真的,善良的,虽然有时候也会很调皮的惹你生气,但也会让你开心的大笑,期间有几个孩子我很喜欢,他们总是围着你转不停,在旁边老师老师的叫,几个人叽叽喳喳的说个没完,你就只能一个一个的安抚他们,虽然有时忙不过来但是心里却是欢笑的。白天我们就上课,晚上就和他们一起玩儿,他们会上山为我们采摘野百合来送给我们,和我们一起欢乐的大笑,空闲时间队长还带着我们和孩子们一起玩游戏、排练文艺节目等。到饭点我们队员就轮流做饭,有时候家远的孩子中午不回家,由于碗筷不够,没办法,就只有让他们吃了饭我们再吃,有时饭菜不够走在后面我们就只有泡方便面了。最遭糕的是10日那天,泸定下大雨,发生泥石流,道路中断,停电,连吃饭,洗澡,通讯等都成了问题,得到附近村民的帮助,我们才走出了困境。
在这期间,村里的书记和村长以及我们的指导老师都常来看望关心我们,还为我们送来日常所须的各种生活用具以及蔬菜等。七天里,我们队员们相互沟通交流学习,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困难。我们做过饭,洗过碗,扫过地,我们还抽空进行了家访,了解当地的人文风俗,生活情况和发展状况,家访是更好的架起了校园与社会这座桥梁,通过这座桥梁,我们对社会有了更深的认识。
15日,三下乡活动在汇报文艺晚会中结束,晚会以孩子们的手语舞《感恩的心》拉开帷幕,分别上演了村名们的广场舞,孩子们的合唱《我们在一起》,队员们的合唱《我的未来不是梦》、小品和相声,分别有10多个节目,表达了孩子们的感恩不舍,队员们的祝福和鼓励。
一个周的社会实践,就这样一晃而过,从中我看到乡村孩子生活条件之差,所受教育之落后,总的来说就是农村发展还比较落后,我们12人把爱带到了乡村,只希望孩子们越长越大、越来越懂事。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我们的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我们青年学生的成材之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收获的大课堂,在那里,我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一点体现,为将来走出社会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我自己的收获就是一个人在工作中要勤于动手善于思考,不怕困难不断学习不断积累,要有良好人际交往能力、学会独立生活、富有责任感、学会自强自立。两校的联谊,也增加了我们互相的了解,弥补各校之不足,发挥各自长处,相互学习进步,两校师生也共同收获了世间难找的友谊。
2024暑期支教社会实践报告 篇12
城市化进程中,留守儿童的问题显得愈发突出,成长环境中爱的缺失和价值引领的缺乏,使得留守儿童极易产生心理发展的异常。为此,心扬实践队的成员们赴河南进行了一系列的调研,对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访谈,在这一过程中,福兴儿童公益基金工作人员的工作理念,极大地启发和鼓舞了我。
7月23日下午,访谈组的成员对河南省福兴儿童公益基金会进行采访,基金会综合运管部部长韩晓燕介绍,在留守儿童方面,他们目前着重运营的项目是“团圆屋”项目。“团圆屋”项目旨在留守儿童聚集的乡村小学或者村委会设立团圆屋,配备基础通讯设施,让这些留守儿童在平时生活中能够与父母电话联络、视频通话等,加强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沟通,减少父母在留守儿童成长中的缺失,探索适合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之路。目前,这一项活动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韩晓燕部长特别提到,基于留守儿童的现状,主要目的是在全社会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怀和爱护,尤其是改变留守儿童父母的理念,希望他们更多地关注孩子们。的确,在以往的实践活动或是志愿活动中,我们往往都将重心放在物质层面,如书本、书包等学习工具或是衣物等生活用品的发放。现如今,随着生活条件的逐步改善,留守儿童家庭的收入也逐步提高,但由于缺乏沟通、缺乏引导等原因,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并不乐观,这一现象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留守儿童的父母们大多很难意识到,随着孩子的成长,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们,内心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个时候,父母的关怀和引导,起到了重要且无法替代的作用。而这次调查实践活动,正是通过我们的平台,更好地向学校和社会传递爱心、传播爱心。微博随手的转发、微信平台的宣传、志愿活动的开展,改变社会和父母理念的,或许不是聚光灯下的明星政客,而是身边的你我他。或许我们的力量十分微小,但正因有了一份份微薄的力量,才成就了和谐温暖的大社会。一个社会的物质财富可以满足口腹之欲,而唯有精神的力量,才能开辟一片心灵的净土,才能引导我们走向更为宽广的道路。城市化的进程中,孩子们因父母出门打工而长期得不到照顾和关爱,韩晓燕部长举出的一个个实例,也一次次触动了我的心弦,而我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献上微薄之力,这是我们的责任,更是我们的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