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重大安全隐患排查报告(精选33篇)
在技术创新方面,我项目技术人员认真贯彻学习公司“四新”技术的学习应用,并在工程施工中敢于创新运用,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在对地下二层新增人防墙、梁、顶板及柱改造施工中,部分梁、柱、墙、顶板的截面尺寸仅加大10-15cm左右,植筋后所剩有效间距很小,且层高较高(层高5.2m,局部7.1m),对于仅加大10-15cm的截面靠浇注混凝土很难操作,难以保证与原结构砼的结合。通过组织项目部技术人员广泛研究讨论,并积极和设计院沟通集思广益,大胆采用新型材料GGM高强灌浆料,仅用了2天时间,两个工人拌和,三个工人灌浆,就完成了以上技术难题,且第二天就可以拆模,为后面各工序的施工创造了有力的条件,且很好的保证了工程质量;和浇筑普通C35混凝土,不仅难以浇筑、振捣,还要搭设固定的脚手架,使用两个振捣棒,在人工投入上需要10个人,浇筑砼、拆模时间需要20天,相比来说采用GGM高强灌浆料不仅质量得到了有效保证,而且工期提前了17天,人工少投入5人,经综合考虑计算分析人工费、机械费、窝工费等成本降低650元/天×17天×5=55250元,施工质量达到了设计要求和验收标准,观感质量明显。
(2)在-0.400m结构层框架梁加固中,采用新工艺混凝土结构构件外部粘钢技术,不仅免去了加压支撑和抹灰工序,有效避免了交叉施工,而且充分体现了加固工程所要求的短、平、快、省的特点,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收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质量效果,避免工序交叉提前完成15天,人工机械节省费:150元/天×15天=2250元;
减少抹灰工序:36元/m22×300.88 m2=10831.68元;免加压支撑系统费用:10000元;三项合计成本共降低2.3万余元,在有效满足结构安全的前提下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3)在地下二层A—F轴人防施工中,将原砌筑的砖墙改为钢筋混凝土墙体,主要分为新增墙体、拆改墙体和对原有钢筋混凝土结构(柱、墙、梁、板)加固三部分,新增墙体分为Q1、Q2、Q3三种,其中Q1厚度为400mm,Q2厚度为300mm,Q3厚度为500mm,所有后加结构钢筋通过采用后锚固植筋方式与既有结构相连接,施工质量达到了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规范验收标准,使施工周期缩短15d,人工、机械等节约成本:180元/天.人×15天×20人=54000元,在贯彻公司“四新”技术科技创新的同时,也使项目技术人员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在施工过程中中铁快运、北京铁路局、指挥部、设计、监理单位等领导多次到施工现场,对我项目部敢于大胆创新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提出了表扬。
2、深入贯彻科技领先,科技成果显著
根据公司发展的需要,始终将坚持“科技领先”的原则贯穿于生产实践中,持续不断加大科技投入,结合具体工程特点,广泛开展QC小组攻关和科技研发,取得了丰硕的科技成果。
通过在技术上的创新应用,我项目技术人员经过认真总结,科研论文《GGM高强灌浆料在加固和改扩建工程中的应用》、《混凝土结构外部粘钢施工技术》先后在《科
安全生产重大安全隐患排查报告 篇5
同志们:
今天,公司召开20xx年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主要是回顾20xx年安全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部署20xx年安全工作任务及措施,发动全体员工鼓足干劲,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开创20xx年安全生产新局面。
--20xx年安全工作简要回顾
20xx年是鞍千公司生产经营改造任务较为繁重的一年,受职工素质不高、外部矛盾没有消除、相关方管理缺位、全球金融危机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给完成全年生产目标带来很大困难。"6.21"相关方死亡事故的发生,给原本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又蒙上了一层阴影。但我们没有就此消极,而是认真深刻反思,吸取教训,振奋精神,在两级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管理干部的大力协助下,通过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深化安全评价,深入开展安全标准化创建工作,积极推进安全管理、检查、考核三到位,强化安全教育培训,夯实基础管理,强化安全检查、隐患排查治理和环境治理等工作,使鞍千的安全管理水平又有整体提升,为完成全年生产任务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一、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完善安全管理体系,成功办理了安全生产许可证
20xx年鞍千公司始终把搞好安全生产作为稳定公司生产经营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两级公司安全会议精神,并根据鞍千实际,不断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进一步提高抓好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一是全面落实安全生产的各项制度体系,强化各级干部和部门的安全检查、检点,推进了专业部门检查曝光制度。每周利用视频进行隐患问题通报,促进问题及时解决。
二是落实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中央企业安全生产九条禁令》精神,组织部室、作业区主要负责人进行安全资质培训27人次,实现全部安全管理干部持证上岗;随工艺、设备和流程的变化及时修订、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22项,岗位安全规程46项,组织岗位职工作业规范学、练、用及普法培训考试1300余人次,做到全员持证上岗。
三是严格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非煤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积极组织安全生产许可证、环境评价、核应用项目评价及建设项目"三同时"申办工作,已顺利通过国家、省审批,成功取得证书。
四是开展定期的安全基础工作评价,及时完善和堵塞管理漏洞,消除管理缺陷,使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夯实,加强管理考核,实施管理责任追溯,把安全管理责任与个人绩效挂钩,有效促进各级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
二、大力推进"安全标准化"车间、班组、岗位建设,全面提升安全规范化管理水平
年初公司将"安全标准化"车间、班组、岗位创建工作确定为本年度重点工作之一,有计划的进行推进。制定了"安全标准化"车间、班组、岗位推进计划,成立了"创标"组织机构,并制定了详细的推进措施。在日常推进过程中,认真对照35个方面139项检查标准逐项落实,修订"六项制度"24项,编制作业指导书36个,制作、安装、更换安全标志千余处。
在此基础上,开展标准化岗位、标准化班组的评比活动,共评选出标准化岗位10个,标准化班组10个;3个作业区参加20xx年度标准化车间的检查,尾矿作业区和磨磁作业区通过了标准化初评验收,还有2个标准化班组和岗位分别通过预检,完全标准化车间推进计划目标。
三、突出实效,大力开展教育培训,使教育培训工作能够做到经常化、制度化
针对气候变化、生产重心调整、设备工艺转型、辅助工种作业人员急剧增加等特点,组织各作业区开展经常性的学习培训。每季度一次全员性的安全评价和危险辨识成为常态化管理。建立各类事故应急预案6项,并定期组织演练。
根据实际对部分作业指导书进行细化,重新编制受限空间和非常规作业指导26项,组织班组长参加上级公司组织的专项培训76人次,加强节假日期间三个纪律管理,开展经常性的事故案例讲座,有针对性组织全员讨论,岗位操作规程学、练、用活动,组织1200人全员持证上岗复核考试。基层单位的日常培训进一步规范,教育培训计划执行率达到90%以上,基本达到"四有"要求。
四、加大安全检查力度,突出重点和难点,强化隐患治理工作,从严治厂
充分发挥部门监督、检查、指导、服务、考核职能作用,坚持抓事故从违章抓起的原则,开展了多层次、全方位安全大检查活动,严肃查处"三习四违"行为,跟踪基层单位隐患整改。
一是强化各级干部和部门的安全检查、检点,推进了专业部门检查通报制度。
二是采取规范标准、典型引导的方式指导基层深入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先后开展了"采场车辆运行安全专项整治"、"排岩场专项整治"、"用电管理专项整治"、"特种设备专项整治"等专项活动,并结合"两运达标竞赛"、"安全生产活动月"和"百日安全无事故"等活动,有效地消除设备、设施安全隐患和作业现场的不安全因素。
三是加强重大的事故隐患彻底根治,先后对许东沟采区高并段、选厂破碎区域边坡进行了彻底治理;完善新区至哑巴岭井口公路及挡墙的标准建设;易发机械伤害、高处坠落的部位设置了安全平台,加装安全栏杆;吊车、皮带、锅炉等危险性较大的设备安装声光报警器45台,煤气检测仪6套,易发事故部位增设了安全标志牌280块,在三个采区分别安装了监控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