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寒假实践范文(精选24篇)
在岗期间负责货品的摆放、货架的整洁。我每天九点准时到达卖场,首先补齐和整理商品、之后对货架进行清理灰尘,六点下班后,清点这一天我售出商品的数量,向我们的业务短信汇报销量及所留消费者的信息。无论天气多么寒冷、恶劣,我依旧是正点上下班,得到了公司的好评。这项工作教会了我不论对待学习、科研还是今后的工作都要守时、认真。
在岗期间负责赠品的领取和换兑。我的工作地点在铁西星摩尔购物中心,而赠品在大东区。当赠品不足时要去总部领取,那也是最痛苦的时刻,因为赠品很多,为了多拿一些,我们把一些小的赠品放在编织袋里,在用胶带把袋子和大的赠品一起捆绑在购物车上,然后再拖着沉重的车去倒二次公交车回到卖场,之后会妥善安置赠品,防止赠品的丢失。当有顾客光临时,会利用我们的买赠信息引导他们多买一些粮食,之后带着可获赠品的顾客去结账。虽然每次去领取赠品很辛苦,但那是我工作的一部分,这番经历让我学会了坚持。经过这些天的锻炼,首先我学会了如何去和顾客沟通,去销售我的商品,其次,我不在惧怕和陌生人交谈,并和有些顾客在工作结束后也保持了很好的联系。
在做宠物营养咨询顾问期间,我为不懂得宠物食品健康搭配的顾客提供建议和饲养方法。同时我认识了很多名贵的品种,对它们的生活习性和脾气也略有了解。在这个过程不但顾客得到了饲养方面的专业知识,我从中也有受益的地方,首先,改变了我传统的想法,对宠物猫和狗有了新的认识,动物和人的消化系统不一样,比如说猫咪天生在泌尿系统上存在缺陷......所以它们应该吃适合自己的食物。其次,就是自己在专业饲养宠物方面的提升,我学到了如何给爱犬换食、如何让猫咪在不破坏家具的同时保护好他们的天性。
在做宠物营养咨询顾问期间,我认识了很多的好心人士,他们同样也是顾客,但是他们不是为自己的宠物买粮食,和他们交谈中,我得知他们为了让流浪的小猫、小狗熬过寒风刺骨的冬天,不惜自己掏腰包为可怜的小动物买粮食。他们这种不计回报的付出说明了,人间真情的存在,他们的行为时刻提醒着我,在今后也要做一个好心人,他们的行为也为我今后如何做人做事起到了指引和标竿的作用。他们的行为感动着我,增强了我对小动物的责任感。
在做宠物营养咨询顾问期间,我不但是玛氏食品的促销员,同时也是欧尚超市的一名员工,双重身份的我起到了桥梁的作用,在工作期间协调商家与卖场之间的一些问题,比如说展位的摆放、促销品的制定......整个过程我都精心设计,完成并超过了公司规定的营业额,同时也提高了超市效益、自己也得到了最高额度的薪酬。从中我学会了,工作上我们要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相互帮助,这样工作才会高效,利益才会最大化。
在做宠物营养咨询顾问期间,我改变了以往的角色,有消费者转变成了销售者,在卖货的同时也把自己想象成为消费者,这样不但能督促我时刻为顾客着想,还有助于提高顾客对我的信任度,从而销量也就跟着上来了。通过这角色的转变,我认识到:生活中也是一样,我们要换位考虑问题,做到尊重他人、理解他人。这样,人与人的矛盾也会越来越少,社会才会变得越来越和谐。
在做宠物营养咨询顾问期间,我住在一个温馨的大家庭里,成员是我们四个高中同学。由于我每天几乎是最后一个回家,所以总有人会给我热饭、为我倒满热水。饭后我们会坐在一起聊工作、聊生活、聊现在、聊将来......分彼此享喜悦、分担不快。每天总有说不完的话。这二十多天相处下来,真正意识到了好朋友的含义,对我来说是一辈子的财富。
当然,在工作期间也有诸多的不顺利,比如说遇到刁钻难缠的顾客,开始时也会抱怨,但慢慢的我学会了,不应该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还有面对超市领导的过分管理,由开始时无端的辩驳到圆滑的应对;还有在寒冷的冬天去等公交车,真的是对自己意志的磨练。
既漫长又短暂的二十多天寒假社会实践结束了,说它漫长是指在体力消耗和瞬间不快时产生的想法,说它短暂是因为这段时间对我的历练颇多,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直到现在还会时不时的回味一下。我很庆幸并感谢这段经历不仅仅是金钱,还有些是无形的,在学校里学不到的,却能为我今后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学生寒假实践范文 篇17
从大三刚一开学,就有点感觉自己"老"了。自己很自然的把大三看成了大学生活的一个分水岭。三年时间一晃而过,大一刚开学的一幕幕还历历在目仿如昨日,想想当时的踌躇满志,再看看自己现在有点消极迷茫的状态,简直是天壤之别。大三了,再也没有了大一的那种懵懂,对很多学校的活动晚会也没有了原来的那种好奇和激情。更多的时间都宅在了宿舍。大三了,开始为自己的马上面临的毕业忧愁了。相信每个同学都有了自己很好的规划,或是留学,或是考研,或是直接就业。我在考虑过众多现实因素,经过重重犹豫之后,最终选择了后者———直接就业。所以我现在更多的是关注日语专业的就业方向和就业前景问题。
由于自己本身一直以来的不自信,加上大学中确实浪费了不少时间,并没有像自己所规划的那样锻炼什么特殊的专长,把日语学的很好,所以对于未来,有很多的担心和迷茫。现在大学毕业后工作很难找,面临“毕业就将失业”的问题。从最新调查获得的数据得知,截止到__年5月底,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是:49。81%已签约和已有意向;27。25% 没有找到工作;15。02% 不想马上就业。大学生在面对就业问题上普遍呈现出迷茫状态。
具体分析我自己的情况,首先,自己就算把日语学得还可以,过完一二级,拿到英语四六级证书,但光会一门语言,没有什么实际的技术和能力,我觉得是并没有什么竞争力的;其次,我们这种刚毕业的人和那些同专业的留过学和研究生毕业的同学相比,竞争力肯定要小不少。不管怎样困难,不管自己怎样悲观,总有一天,而且很快就要面对找工作的,再怎么担心没有实际的努力是不能改变现状的。已经过去的不能再改变,所以只有好好抓住大学的尾巴,好好努力一把了。已经决定直接就业了,自己努力的方向也就比以前更明确,更有针对性一点了。
在这次寒假中通过上网查资和具体实践特意关注了一下日语专业的一些具体情况。在这方面,首先是了解了一下我国的日语人才需求,现阶段,我国日企人才需求旺盛。日企多了,人员需求自然也跟着多起来。由于近几年日语人才市场需求行情一路向好,除了高校日语专业毕业生之外,通过自学、参加社会培训学习日语的人数量也在大幅增长,__年仅上海地区就有2。5万余人参加了日语能力考试。尽管2。5万考生的规模已经十分庞大,但相对于7000家日企的需求来说,每家企业平均下来也只能分到3个人,远不能满足需求。再加上,国内企业、欧美企业等因为业务关系对日语人才的需求也在上涨,“瓜分”了相当一部分日语人才,更使得日语人才供给显得捉襟见肘。
从专业的日企人才服务机构了解到,今年前4个月,日资企业招聘需求旺盛,每个月都有400多项岗位需求委托。和去年同期相比,比例增加了,这表明一些高端职位正在向本地人才招手。日企在快速消费品、制造业、金融和贸易商社等领域对人才的需求量较大。一些金融方面的岗位需求量也有增加,原因是部分日本金融和保险公司进入了中国。另外,it企业对软件人员需求量也很大,懂日语的软件工程师尤其难觅,很多公司不得不委托培训机构代为培养。其次,了解了一下日企在日语人才招聘中普遍遇到的三个问题是:1。日语人才紧缺,可选择性少;2。层次不明,稍懂日语,掌握一般技能,了解日企运作规律的一线人员(技术工人、蓝领)缺失;3、成熟型人才缺乏,即使是一些取得能力考一级证书的人也对日企的文化和礼仪、商贸商务用语及日语计算机使用等缺乏了解。大型日企招聘员工时主要考察标准还是个人的专业能力,是否重点大学毕业等,而且企业也渴望市场能提供全面的复合型日语人才供企业挑选。如果应聘高级岗位,还需具备多方面素质。最后还了解了一下日语专业女生毕业生的几种就业方向。对于女生来说更多的是涉外日语和旅游日语。还有翻译之类的。根据各人有所不同。
从开始学习日语开始,就一直不断地有同学和朋友问我学了日语将来要干什么。其实当时自己也不是很了解,只是模糊的回答说进日企或是从事翻译工作,或是教书。现在通过对以上东西了了解,我开始有了稍微明确一点的答案了,虽然只是自己的设想。。但希望可以努力做到吧!我的长期一点的计划是争取能进日企,从事文秘或者旅游方面的工作(或者其它类似工作)。而摆在眼前的短期目标则是认真准备一级考试争取能取得一个较好的成绩。还需要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加强听力和口语的训练,比如学习些口译,商务日语等课程,多学习日企文化,以及文秘方面的知识,争取在实用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