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范文 > 报告范文

报告范文

扶贫调研报告范文(精选25篇)

2024-10-06 13:55:14报告范文打印
扶贫调研报告范文(精选25篇) 建国六十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革命老区建设,特别是全会以后的三十年来,始终把革命老区作为扶贫开发的重点区域,革命老区发生了重大变化。....

  (一)受教育程度低,脱贫意识低,缺乏发展技能。全乡的农牧民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科学种养意识比较淡薄,思想上比较保守,对新型农牧业生产技术的学习能力比较弱。市场意识薄弱,缺乏适应和开拓市场的能力,制约其发展;贫困家庭缺发展计划,缺技术、缺管理能力,缺乏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二)地理位置偏僻,缺乏竞争优势。地处偏僻,远离目标城市市场和县城,运输成本高,造成迅速发展缺少良好的竞争环境,导致畜产品优质不优价,严重制约了该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农民稳步增收。

  (三)生态环境脆弱,影响持续发展。一是草原资源有限。牲畜量逐年增加,草场载畜过度,草场资源遭受严重破坏,遏制了畜牧业的发展进步。二是耕地面积少、种植结构单一。农民的科学种植水平普遍不高,农作物亩产量较低,并且抵御自然灾害的风险能力较弱,单一的作物种植不能给农牧民致富提供保障。

  (四)教育负担重,因学因病因残返贫现象严重。一是我村多数贫困户是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户,家庭经济收入主要依靠种植小麦、玉米,收入较低,日常生活比较艰难。就读高中、大学阶段的贫困学生家庭负担仍然相当重。一个高中生每年需支出一万元左右,有些贫困户家庭往往为了孩子上学负债累累;二是家庭收入主要靠劳力。一遇到家庭中有住院或慢性病的,既要支出高额医疗费用,又减少了家庭收入,这一增一减,对于贫困户家庭无异于雪上加霜。因学因残因病返贫现象严重。

  三、扶贫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书记为第一责任人亲自负责,明确一名分管领导专职负责扶贫攻坚,抽调x名工作能力强的干部负责扶贫办公室业务工作。建立扶贫攻坚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扶贫工作推进会,及时解决扶贫工作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包村联户工作机制,由包村领导、站所干部、驻村工作组、村干部等组织扶贫工作队联系XX户贫困户,负责帮助所联系贫困户贫困人口制定精准的脱贫方案,贫困户不脱贫,包联干部不脱钩。结合村级组织换届,配强村“两委”班子,根据实际需要选配能力强、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干部到村任职,夯实扶贫村基层组织基础。

  (二)量身制定扶贫方案。围绕贫困户致贫原因,按照“五个一批”的脱贫路径,结合实际,采取“一村一策”、“一户一策”办法,量身制定贫困村及贫困户的'扶贫方案。一是针对耕地较多、水利设施落后的村,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带动扶贫,实施渠道防渗工程XX公里,新挖排碱渠XX公里,修复渠道XX公里,完善XX亩集体地灌溉设施,解决土地盐碱化严重问题。二是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集中力量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工程,改善贫困村发展条件。20xx年,继续加大村内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场。购买安装健身器材组、路灯XX个、购置垃圾箱XX个;不断完善教育事业,新建平米高标准双语幼儿园一座,配齐学生上课设备、取暖设施、XX米围墙、平米公厕以及幼儿休息室配套附属设备建设,加快普及农村学前双语教育;继续完善村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支持村卫生院标准化建设、村卫生室建设等。农村基础设施健全,为美化村内环境提供坚强的保证。通过能人引领、合作社示范带动,发展牛羊养殖育肥,使农牧民人均收入达XX元以上,增收XX元以上。帮助贫困村XX户XX人,实现脱贫增收。

  (三)“一户一策”精准扶贫。按照扶贫包户的分工,动员进村入户,开展扶贫政策宣传,与农户面对面沟通交流,统一群众思想,摸清帮扶贫困户基本情况,查找分析贫困原因,建立“一户一策”,积极出点子、传信息、指出路,为生产发展出谋划策。对有就业意愿的,积极与市人力资源保障局对接,及时发布用工信息,推荐就业;对有培训需求的,邀请农广校、技校等专业人员,利用今冬明春闲暇时间,围绕餐饮服务、种养技能等,有针对性开展技能培训,实现致富脱贫。

扶贫调研报告范文 篇7

  一、基本情况

  北流市荔乡缘荔枝扶贫产业示范区位于北流镇六行村,该示范区种植荔枝、龙眼3700亩,采用”示范区+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经营模式,通过进行荔枝低改品改、发展生猪养殖、免费提供沼气、提供就业岗位等措施,带领北流镇六行村66户贫困户236人脱贫致富,辐射带动周边180户贫困户764人脱贫。

  二、主要做法

  (一)发展荔枝品改助脱贫。六行村有着种植荔枝的悠久历史,几乎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种有荔枝树,荔枝销售收入曾经是该村经济的一大支柱。但是,村民种植的荔枝大部分是黑叶荔等普通品种。近几年来由于品种老化、果小核大、肉薄味酸等原因,荔枝收购价格低,村民种植荔枝的积极性并不高,很多年轻人都到外面打工谋生,地里的荔枝树也属于无人管理的状态,甚至出现了果农砍伐荔枝树种植速生桉的情况。在精准扶贫的大环境下,如何让村子脱贫、村民致富,成为摆在六行村”两委“面前的大难题。通过市场调研,六行村”两委“狠下决心,抓住荔枝这一突破口,通过改良荔枝品种,打造荔枝新品牌。六行村以”创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为契机,在北流市荔宝禽畜养殖场的带领与帮助下,48户贫困户低改品改荔枝467亩,成功地把原来的黑叶荔改良为鸡嘴荔。改良后的荔枝品种核小肉大、口感好,很受市场青睐。北流市荔宝禽畜养殖场还免费为贫困户开展技术培训、打通荔枝销路,让贫困户对发展荔枝产业吃了定心丸。

  (二)发展生猪#殖助脱贫。六行村围绕示范区创建,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创新”公司+基地+贫困户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产业模式。北流市荔宝禽畜养殖场与贫困户签订协议,免费向贫困户赠送猪崽,提供养殖技术支持,开展养殖技术培训,带领20户贫困户发展生猪养殖。同时免费向周边130多户(其中贫困户24户)农户提供沼气,解决了农户生活用气问题,节省了开支。

  (三)提供就收岗位助脱贫。充分利用剩余劳动力和农产品的高效附加值,增加农产品初加工,减少原料消耗,加减结合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实现提质增收。以北流市荔宝禽畜养殖场、北流市大同果业有限公司为龙头,以荔宝养殖场”荔宝牌“荔枝、大同果业”无公害牌“荔枝干、”有机牌“荔枝干为品牌,大力发展荔枝种植、荔枝烤干等产业,实现半年脱贫。目前,示范区提供就业岗位100多个,吸收贫困户剩余劳动力25人,贫困户年人均增收4500元。

  三、主要亮点

  在高起点、高要求、高标准的推进下,示范区创建成果喜人:一是实现产业化”五统一“,即带动示范区农户开展统一农资供应、统一技术规程、统一生产标准、统一产品质量、统一品牌销售;二是实现示范区贫困户”三提高“,即荔枝品改促进贫困户种植技术提高,荔枝销售、就近就业使贫困户收入及幸福感提尚。

扶贫调研报告范文 篇8

  产业化扶贫是调整贫困地区经济结构,增强“造血功能”,促进贫困地区长效脱贫和农民持续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为全面了解掌握我市产业化扶贫工作情况,推动全市产业化扶贫工作持续健康发展,8月下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田立,带领农村委员会组成人员和市扶贫办相关负责人,就全市产业化扶贫工作情况,先后到大悟、孝昌和市直有关部门进行了专题调研。

  调研组先后到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产业扶贫项目基地等视察了解情况,听取县及有关乡镇两级政府和发改、财政、农办、农业、扶贫、农商行、农信社等部门工作汇报及建议。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产业化扶贫工作成效明显

  1、特色产业和基地初步形成,规模不断扩大。把大力实施产业扶贫作为开发式扶贫的重要内容,因地制宜,注重发挥老区、贫困地区山场、林地、人力等资源优势,大力开发特色资源,重点培育市场前景好、比较优势明显、辐射带动力强的特色产业。目前,已初步形成了茶叶、油茶、中药材、苗木花卉、优质稻、养殖和旅游等主导产业,而且规模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截止20XC年底,茶叶基地面积35.4万亩,油茶8万亩,中药材9万亩,苗木花卉苗圃基地5万亩,畜禽养殖大户6000多个,规模化畜禽养殖场300多个,水产养殖可养水面10万亩,先后开发白果树湾新四军五师司令部旧址、宣化店中原突围旧址两个全国百个经典红色旅游景点,建成观音湖、双峰山2家国家4A级旅游景区。仅大悟的五大产业产值就达41.7亿元,安置解决20多万人就业。同时,我市以实施全省重点老区乡镇、插花贫困乡镇连片开发试点项目为契机,新建青(油)茶、药材、苗木花卉、肉鸭等农林特基地10万多亩,如汉川杨林沟镇5000亩红辣椒基地、应城陈河镇2万亩和云梦吴铺镇1.2万亩优质糯稻基地等,形成了稳定的致富产业,群众增收效果明显。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