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整改报告(精选25篇)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
坚持党对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增强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各乡镇、各部门要建立党委、党组领导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机制,加强对本乡镇、本部门预算绩效管理的组织领导,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力量。
1.各乡镇、各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协调机制,提出本乡镇、本部门贯彻落实方案,明确本乡镇、本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时间表和路线图,确保各项具体工作落到实处。
2.县级财政部门要加强组织协调,健全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相适应的内部组织架构,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力量。要加快推进预算绩效信息系统一体化建设,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要牵头建立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专家库,对专业性强的工作应当引入专家参与和评估,提升工作质量;要牵头制定涵盖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运行监控、绩效评价管理、绩效结果应用等预算绩效管理各环节和重点领域的相关制度办法。
3.新增政策和项目的乡镇、县级部门分别负责政策、项目的绩效管理。要牵头健全和完善涵盖事前绩效评估、绩效运行监控、评价结果应用等各关键环节的管理流程,评估结果作为申请预算的必备要件。
4.国资管理部门负责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绩效管理。
5.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医疗保障部门负责社保基金预算绩效管理。
6.各乡镇、县级部门要切实承担起主体责任,负责本乡镇、本部门整体、政策和项目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定本乡镇、本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办法,探索建立乡镇和部门预算整体绩效报告制度,组织实施本乡镇、本部门及所属单位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并对本乡镇、本部门绩效结果的真实性负责,确保预算绩效管理延伸至基层单位和资金使用终端。
(二)完善标准体系,强化考核激励
1.县级财政部门要建立健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普遍适用与分类管理相结合的共性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框架。各部门要负责建立分行业、分领域、分层次的核心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并报县级财政部门备案。
2.各乡镇、县级部门和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情况将纳入政府绩效和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作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公务员考核的重要参考。建立考核结果通报制度,对工作成效明显的乡镇和部门给予表彰,对推进不力的乡镇和部门提请县政府进行约谈并责令限期整改。
3.财政部门会同乡镇、县级部门和单位建立“挂钩”机制,将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资金分配、政策调整挂钩。对绩效好的政策和项目原则上优先保障,对绩效一般的政策和项目要督促改进,对交叉重复、碎片化的政策和项目予以调整,对低效无效资金一律削减或取消,对长期沉淀的资金一律收回并按照有关规定统筹用于亟需支持的领域。
(三)压实责任,健全问责机制
各乡镇、县级部门和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乡镇、本部门、本单位预算绩效负总责,项目责任人对项目预算绩效承担具体责任,对重大项目的责任人实行绩效终身责任追究制。
各乡镇、县级部门和单位要自觉接受本级人大、政协和社会监督,严肃查处财政资金低效无效使用、造成重大损失浪费的行为。县级财政部门要开展全过程财政重点政策和项目以及乡镇、部门、单位整体的绩效监督工作。县级审计部门要依法对各乡镇、县级部门和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情况开展审计监督并纳入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内容。财政、审计部门发现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应当及时移送纪检监察机关。各乡镇、县级部门和单位因事前绩效评估、绩效自评结果不实造成重大损失浪费的依纪依法追究主要负责人及相关人员责任,切实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
管理整改报告 篇6
一、健全组织、完善制度:
我中心成立了医疗废物管理小组,明确了工作职责。完善了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医疗废物交接登记制度、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点工作制度、专用盛装、运送工具的消毒制度、医疗废物管理工作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医疗废物管理人员职责、制订了本中心院内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发生的应急预案,做到医疗废物规范管理。
二、专用设备、专用包装
医疗废物收集、转运过程中使用专用包装袋、专用利器盒、专用运送收集桶,设置医疗废物暂存处,并贴有警示标志和警示语。
三、收集、运送、暂存管理:
从医疗废物产生地到分类收集、内部转运、暂时存放过程等各种行为规范。
1、分类收集规范,严格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杜绝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混装。
2、将医疗废物分别放入带有“警示”标识的专用包装物或容器内,损伤性废物放入专用利器盒内。
3、运送前应检查医疗废物标识、标签、封口,防止运送途中流失、泄漏、扩散。
4、运送结束,及时清洁消毒运送工具,有清洁消毒记录。
5、每日清洁工作人员对医疗废物暂存间进行紫外线消毒及室间墙身用含氯消毒液喷洒。
四、人员防护:
医疗废物管理人员在收集、运送过程中,穿工作服、戴口罩、帽子、手套、防护鞋等。
五、人员培训情况:
医务人员每年培训2次,内容为: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医院内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医疗废物管理应急预案等。
六、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通过这次对我中心的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自查,我们发现了一些不足,主要问题有:
1、工作人员有时会把感染性废物和损伤性废物混装。
2、医疗转送时科室记录不及时。
针对以上存在问题,我们做了具体的整改措施:对工作人员加强培训,提高医疗废物分类的熟悉度;各科室规范医疗操作流程,及时做好登记等。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通过不断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努力把医疗废物管理工作做的更好。
管理整改报告 篇7
根据自治区卫生厅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通知》,我院于20__年4月24日和25日组织人员进行了自查工作,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健全组织、完善制度:
成立了医院医疗废弃物管理小组,明确了职责任务。制定了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专用运输工具的'消毒制度、医疗废弃物收集人员个人防护制度,医疗废弃物专职收集人员职责。设立“医疗废物分类表〞、“医疗废物处置登记册〞、“医疗废物转移记录单〞等。建立了医疗废物集中平安处置和统一管理流程,保障医疗废弃物平安处置的正常运行。
二、分类收集管理:
1、分类收集规范,严格医疗废弃物分类收集〔感染性废物、传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传染损伤性废物〕,杜绝医疗废弃物与生活垃圾混装。
2、将医疗废物分别放入带有“警示〞标识的专用包装物或容器内,损伤性废物放入专用锐器盒内不得再取出。
3、医疗废物到达3/4满时,做到有效封口,贴上标签。
4、病原体培育基、标本、菌种和毒种保存液,均先高压灭菌后再按感染性废物处理。
5、隔离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及生活废物,均用双层专用包装,并刚好密封、贴上标签。
三、收集转运管理:
1、专业人员管理:运输医疗废物专职人员在运输时,必需戴口罩、帽子、手套、防护鞋、等,做到持证上岗,定期体检。
2、运输医疗废物人员每天按规定的时间、路途运输至暂存地。收集转运医疗废弃物时,必需依据指定的路途转运。
3、运输前应检查医疗废物标识、标签、封口,防止运输途中流失、泄漏、扩大。
4、运输结束,刚好清洁消毒运输工具。
5、严防暴露损伤,发生暴露损伤应刚好报告院防疫科、医务科。
四、暂存设施及登记管理:
1、医院医疗废物暂存地,暂存地远离医疗、人员活动区;有防鼠、防蚊蝇、防蟑螂、防盗、防渗漏措施;易于清洁消毒。
2、暂存点消毒管理:医院暂存点的警示标识清楚、交接记录完好、消毒记录刚好。配备相应的消毒工具、器具及设备,定期消毒,严格做好平安防护工作,接受有效氯消毒剂进行浸泡或喷雾消毒。
3、医院医疗废物暂存点有专人管理,有“警示〞标识和“禁止吸烟〞的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