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社会实践报告(通用32篇)
其次,我意识到和谐的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是工作顺利的保障。刚开始的时候我感到店里竞争激烈,尤其是在客流量小时,顾客进门就好比羊进了狼群的势力范围。由于我是新人,对环境还不熟悉,不敢冒进行事,只是观察周围情况并认真学习。我知道,各品牌都在进行多方面较量,惟有自信自强者才能胜出。我在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同时还尽量帮助同事,每天早上我都提前到岗帮大家擦柜台。坚持了几天,我的努力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渐渐地也得到了大家的帮助。我想,我们之间既是竞争对手又是合作伙伴,既是不同品牌的代表又是同一家店的店员,只有互帮互助才能使彼此生意兴隆,全店的销售业绩也能更高。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认识到自己性格上的一大缺点:易于自卑。刚到店里的前三天都是零销量,看着周围没什么文化的同事都精明能干,我很自卑,甚至怀疑多年来为教育付出的时间,经历,金钱是否值得。然而朋友的一席话让我茅塞顿开。我分析了失败的原因有以下三点:首先,销售不是我的强项,我也未经过专业培训,更没太多实际经验,而且社会阅历少,和各类人交流过程中把握不好对方心理。其次,我和那些在社会上打拼的人的差距也许就在于此:他们早经历了我今天才遇到的挫折和困难,相比之下,我还是不成熟。而且社会角色不同,生活压力不同,对自己的要求也不同。这份工作对于他们来说也许是一家人生活的保障,也许是还贷的需求,也许是子女教育的来源,而对我来说却是对社会的初探,当然我没有那样大的动力。再次,我对产品不熟悉,无真机演示等这些客观因素都直接导致销量低。分析了原因之后,我便下定决心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弥补差距。第二天我从公司配了主推机型的演示机,利用午休时间去周围大型手机卖场学习,以顾客身份亲身体验,到同品牌柜台前“取经”。晚上回到家,我便上网查找本品牌企业概况以及营销技巧。平时在卖场虚心向同事请教,取长补短。而且时刻进行积极心理暗示,及时调整心态不急不躁。在短短两天里,我觉得自己像变了个人似的,自信多了,推销起来也如鱼得水一般。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不断积累经验,销量稳步上升,甚至超过其他品牌。我这时意识到,要永远坚定地相信自己,因为我还是有很多优点的,比如态度端正,做事认真负责。
有一天,一个法国人来到店里,那些平日里能说会道的店员都顿时成了哑巴。我则大大方方地用英语和他交谈,在我的帮助下他选购了一款称心的手机。在周围人羡慕的目光中我感到很自豪,他们能做的事我也能学着做好,而我能做的他们却做不到,至少短时间内学不会。我想这就足以回答我之前的疑惑了:多年来的教育,尤其大学教育,教给我的是学习的能力,教我学会辩证地思维,而且最重要的是为我开辟了一条完善自我的道路。
十几天的实践很快结束了,虽然挣了不到一千块钱,却挣到了用一千块钱买不到的经验和生活。
关于初中社会实践报告 篇4
4月29日,全年级进行了去户外春游的活动,地点是红太阳基地,而且每个班都有一个导游,还坐车去活动基地。活动目的就是想让我们学会做饭,要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首先去活动基地,就要坐车。在车上,我和同学有说有笑、无话不说,我们还唱歌,把歌声一直传达在活动基地,告诉它,我们来了,终于我们到了活动基地。
第一个活动是爬山,我们放下自己的包包,就一步步的爬上去,在爬山时,我们一边唱歌,一边爬山。爬山时,令我最难忘的是在碰到山路陡峭或山路有水时,同学们手牵手的走下山去,那一幕真是让人太感动了,而且,每当前面有刺时,我都会把刺弄开,让同学们安全的走过去,这也是令我最光荣的地方。
爬完了山到野炊时,我们分成小组来做饭,看见一盘一盘的菜,使我想起我们这一组的同学非常团结,才可能做出这样的好菜。过一会儿,我们就开始陶醉在一起,享受我们的午餐,吃完了饭,就该去龙洞去看一看,在龙洞里面,我发现了许多名胜古迹。如龙水、十八罗汉、龙眼等,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去龙洞,就下山了,我们在活动基地休息一会儿,就该回校了,看见太阳的笑脸,同学们的笑脸,真的是让我们来这一次没白来,我太高兴了。
在返校时,我仔细想了想,在这次红太阳基地,我收获了团队精神,在每一件小事中,只有团结,才能成功,这是我最值得高兴的时候,我要好好把握它,才能让我更进一步。
关于初中社会实践报告 篇5
如今的少年一代,在小学就开始有独立消费的行为,到了中学时代,他们一般都有一笔固定的消费资金(零花钱),有了经常性的独立购买活动。例如购买衣物:饰品、音像制品等自己喜欢的东西和上网交友娱乐等方面,虽然高消费的学生并不多,但是有关专家认为,十几岁的中学生对一些社会现象的辨析能力不强,在一些变味的“人迹关系”的影响下,难免会模仿。因此,良好的消费观念对于青少年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现今,中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与其父母一代已完全不同,大部分家庭中的独生子女的高消费生活越来越严重。再者,由于目前一般家庭的经济状况比以前有极大的改善。父母大多不愿自己的子女“受委屈”,又随着家庭观念的转变,家长更尊重子女的意见,鼓励子女发展自身能力。因此,中学生在诸多的影响下消费观念产生了极大的变化。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有零用钱的学生占了被调查总数的98%,没有的仅占1.4%,现在的学生都是家里的“独苗”,家长对自己小孩几乎是百依百顺,疼爱有加,即使自己在省吃俭用,孩子那里总是应有尽有,可是谁也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过得好些呢?有些父母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放上零花钱,这些零花钱是家长对孩子成长的一部分投资。只有少数家庭的孩子可能每天的'生活都是由父母来安排,所以也不需要什么零花钱了。对于在学习上的正常开销,家长们出手毫不犹豫的同时,同学们的生活花费和日零用钱,也随之“水涨船高”。因此中学生的消费行为反映了以下的几种消费心理特点:
1、求新性。中学生处于求新求异、富有好奇心的年龄阶段,对外界新事物的接受能力特别强。于是在社会许多新鲜玩意的吸引下,“试一试”的想法成了这种心理的源泉。
2、兴趣性。据了解,由于有的学生是“追星族”便将每月开支中的大部分用在购买自己偶像的磁带或cd上等等,总的来说,主要消费对象自己的兴趣爱好有关,换言之,兴趣爱好越广泛,所花费的款项也就可能同比例增长,更何况现在的学生,兴趣广泛是普遍的事。
3、从众性。身在周围都是同龄人的环境中,加之有不少学生的家境不错,特别容易出现攀比的风气。这便使许多人产生“别人有什么,我也要有什么”的想法,加上时下的某些时尚主题,促进了这种心理的形成,跟进了流行大军。
4、盲目性。这种心理特点的形成是基于前几种心理的,且从众性心理起了主导作用。
古人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俭以养德”。养成刻苦节俭习惯,可以避奢侈,取道义,去邪心,有利培养高尚品德和坚韧意志。有道是“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纵观历史,大到邦国,小到家庭和个人,无不是兴于勤俭,败于奢靡。青少年的财政来源主要来自家长,家长应负起管教指导责任。家长要让子女了解家庭的收入和开支,根据家庭的经济状况,制定合理的消费计划,并从中学习承担家庭经济责任。学校应该进行消费观念教育,灌输“量入为出”的用钱方法,通过学习理财知识,了解借贷责任,力戒享乐奢靡陋习,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关于初中社会实践报告 篇6
在寒假的元宵节,正值吃汤圆的日子。父母在外劳累上班,没有人煮汤圆。于是,我试图能在元宵节这一天,亲自煮汤圆,献给爸爸妈妈,一碗暖心的、美味的汤圆,缓解他们的疲劳。
当然,这还是我初次煮汤圆,不知道面粉与水的比例,不明白如何揉出“秾纤合度”的汤圆,不清楚汤圆何时熟,但为了给父母一份惊喜,还是尽我最大力煮一锅汤圆。
看着不成团的汤圆渐渐浮起,水面咕咚咕咚冒泡,我就知道汤圆差不多该熟了。轻轻捞起放进碗中,盛了满满两大碗,等待劳累的父母下班归家。他们一进门,就看到了桌上两碗汤圆,没错,是我亲自煮的汤圆。我端到他们面前,请他们坐下吃。他们吃到的是松散的汤圆,但他们已经乐开了花。他们吃到的是甜到腻的汤圆,但他们仍然微笑着吃完。他们上班的`劳累与疲倦全都融化于我亲自煮的热腾腾的汤圆中,幸福感瞬间充斥满了整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