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实践报告1000字范文(精选33篇)
关于社会实践报告1000字范文 篇20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课外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大学生自我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式,因此对于我们在校大学生来说,能在暑假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实践活动,给了我们一个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提高自我能力的重要的机会。因为是大一刚结束,所以对社会实践仍是那种毫无目的的迷茫状态,因此我们更应该去努力学习经验,贯彻领导指示,发扬服务精神,才能真正从中得到收益,而不是为了实践而实践,为了完成任务而实践,应注重实践的过程,从过程中锻炼自己、提高能力。
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我这40天在盱眙农村商业银行马坝支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得到许多的感悟。
人际关系:在这次实践中,让我很有感触的一点就人际交往方面,大家都知道社会上人际交往非常复杂,大家为了工作走到一起,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个性,这一切都需要我们有经验去处理。尽管存在竞争,我们还得不断学习别人优秀的地方,这需要我们去调整自己的心态在一个最佳的状态下,才能很好的工作,吸取经验。而这些经验需要日积夜累,而不是在毕业后读本速成书便可成的。在交际中,既然我们不能改变一些东西,那我们就学着适应它。如果还不行,那就改变一下适应它的方法。我在这次社会实践中掌握了很多东西,最重要的就是使我在待人接物、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这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时在这次实践中使我深深体会到我们必须在工作中勤于动手慢慢琢磨,不断学习不断积累。遇到不懂的地方,自己先想方设法解决,实在不行可以虚心请教他人,而没有自学能力的人迟早要被企业和社会所淘汰。
认识来源于实践:一切认识都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说明了亲身实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并不排斥学习间接经验的必要性。实践的发展不断促进人类认识能力的发展。实践的不断发展,不断提出新的问题,促使人们去解决这些问题。而随着这些问题的不断解决,与此同步,人的认识能力也就不断地改善和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具有巨大的反作用。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认识和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但是认识一经产生就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对实践进行指导。实践,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只学不实践,那么所学的就等零。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实践可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通过这段时间的实践,学到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因为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不同,从中所学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要学会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我们不只要学好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还要不断从生活中,实践中学其他知识,不断地从各方面武装自已,才能在竞争中突出自已,表现自已。
自信:在社会中要有自信,自信不是麻木的自夸,而是对自己的能力做出肯定。当你在多次的接触交流中,你会明白自信的重要性。你毫无阻碍和人沟通就是你自信的表现,当你没有足够的自信心,你根本就不能很流畅的和他人交流。你没有社会工作经验没有关系,重要的是你要敢于向别人表达。社会工作经验也是积累出来的,所以没有必要感到自卑,而且有的时候你的自信能够感染其他的工作伙伴。
关于社会实践报告1000字范文 篇21
一场十五天的支教行,一段珍惜难忘的经历,一片云卷云舒的天空,一群可爱可亲的孩子。
——题记
几米说,天下有一扇这样的窗子:窗子镶在粉刷得白亮的房子里,开满了紫色小花的树在房外簇拥着这扇玲珑的小窗,窗子底下还有几只小白兔,任何人站在这扇小窗里都会变得很美丽。在我刚走上三尺讲台时,做一名不算专业的英语支教老师时,遇到了一班可爱可亲的学生,我教给他们知识,他们让我感动难忘,让我的支教生活像是置身于几米所说的美丽小窗里。
一、乡村支教第一天,山林深处文洞完
7月10号,第一天来到资源县文洞村,第一次感受到群山包裹的感觉,心想会不会爬山路,没信号?校长和姚志华老师热情地把我和黄小华(另一个支教学生)载入山林深处的文洞完小。感觉这里条件着实不怎么好,没有风扇,没有干净整洁的床,没有宽敞明亮的教室。听校长说大概会有四五十个学生来报名参加这个暑期英语援教活动,心里没谱,不知自己能否胜任这份工作,能否给孩子们留下点什么。
二、乡村支教第二天,大群孩童进校园
第二天,看到有好多孩子和家长来学校报名时,心里还是很激动,自己头一回做了别人的老师,一定要好好拿出自己所学,教给孩子自己所知的英语和其他知识。接着陆陆续续来了90多学生,我和小华不得不分成两个班分别教学。我教的是四五年级的学生,因为之前有点英语基础,所以教起英语来,她们也都不陌生。但两天下来,发现这边的孩子英语基础真的不好,一些简单的单词都记不住,大多数孩子连一句完整的英语句子都不会说。
这还真的有挑战性,带着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刚开始三天还有点犯难,每天都要很认真仔细的备课,想好生动有趣的课堂游戏,来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掌握一些基本的英语口语。还要管住活泼好动的孩子,以各种形式来让他们熟悉英语。带他们玩英语游戏,学唱英文歌,做英语活动和比赛。这些孩子真喜欢在游戏中学习英语,有的同学掌握的特别快,有的同学会很害羞,老是不敢讲英语,有时会费好大劲才让他们一个单词一个单词的念出那些英文。但当他们有进步敢说英语的时候,这时是最开心的,感觉真的是你对他们好,他们就会努力回报你。山里的孩子虽然基础薄弱,但是同样有好学向上的劲头,这是学生最宝贵的品质,也是老师最喜欢的特质。
三、乡村支教第十天,生活多艰苦也甜
有时候上完课的时候,喜欢和一些学生聊天,了解她们的喜好,她们的校园生活和理想等。发现这里很多小女孩因为爸妈忙于农活和工作养家,不得不从小学会做饭,照顾弟弟,很贴心懂事的扛起一部分家庭责任。她们的暑假不像城里孩子可以上兴趣班或旅游,家里的家务和农活等着这些十岁左右的孩子。这一点,我特别感触,她们那么小,就好懂事,不惹爸妈生气,好好学习,乖巧听话。那天下午的聊天,她们身上这些纯朴的品质,对我来说,也是一种在向她们学习。但她们并不觉得生活有什么不妥,安静学习,做家务。她们几个都很好学,总是会问我不懂的英语单词和句子。她们单纯,她们认真,她们坚强,她们的精神让我觉得是在向她们学习。开始明白:学习并不是单纯的灌输知识,还有相互在彼此身上的交流和学习,明白学习的意义。
还有一次下午给孩子讲“狼来了”的英文版故事(wolf,wolf,come and help),顺便带了下“灰姑娘的故事”。鼓励孩子发散思维,不要只听从老师的“标准答案”,要有自己的想法。这边的孩子有些虽然调皮,很多也是老实害羞,中规中矩,怕犯错误出丑。我就告诉他们我自己的经历,告诉他们要积极主动,勇敢的孩子才有更多机会。之后学到“dream”这个单词,还跟他们交流“梦想”问题。当时我真的像个极具耐心和爱心的老师一样,认真倾听询问每个孩子的梦想,小心鼓励呵护他们的渴望,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这些其实不怎么聪明,但是很有毅力耐心的孩子。从他们身上,我甚至看到了自己小时候的影子,我真心祝愿每个孩子以后都可以实现他们的梦想,比他们的老师更强,做个更好的人。
四、乡村支教十五天,依依惜别文洞前
7月25日,最后一天在文洞完小,给孩子准备了本子、笔、糖,做最后的几个小游戏,拍最后几张照。收拾收拾行李和回忆,最后看看文洞校园。“任老师,你明年还来教我们,好不好?”“任老师,我就要你嫁在广西,留在桂林,就要你教我,一直做我的老师嘛!”这帮可爱的孩子,要走了真的会舍不得。我还会不会像灰太狼说的一样:“我一定会回来的!”不论如何,我答应过的,我会关注你们。很感激有这次机会做你们的老师。
小结:
“入山教书十五天,山林深处文洞完。可爱儿童基础浅,不才老师全力担。”
这些孩子最需要的是爱,是有人去爱去关心理解她们,陪他们快乐玩耍,给他们打开一扇窗,这也是教育所在。支教,不只是教孩子们知识和道理,也是在教我们这些支教老师如何去关心爱护学生。爱与责任,一旦担负起,就难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