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调查报告(通用27篇)
三 数据分析与统计
对我学院各年级的学生读书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有35%的学生平均每天读书时间超过1小时,只有6%的学生平均每天读书时间超过3小时,其余65%的学生平均每天读书时间都少于1小时。大部分人只是偶尔进行课外阅读,有的人表示从不进行课外阅读。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人不够重视课外阅读,大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不理想。 大多数被调查者都认为, 自己在大学里面有很多事情要忙, 以至于没时间或者没心情去进行课外阅读,在对大学生读书内容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喜欢看的书都是杂志和通俗小说, 大部分女同学平时的课外阅读是杂志,而超过一半的男同学经常阅读科幻小说; 四分之一的学生选择了经典名著类别的书籍,他们认为这些书籍是真正的精华,能让他们汲取到真正的养分。调查结果显示,喜欢军事类、历史性读物、时政书籍的学生也有不少。很多学生读书目的不明确,没有结合自己的需要选择图书,使得所读的内容零散不成体系,没能收到好的效果。盲目的选择图书不仅限制了自己的视野,而且不能使自己的见识与知识储备得到应有的扩充。大学生的读书类型多种多样,但针对性不强,不能有效的提升自己 问卷调查显示,大学生读书功利性逐渐加强。很多技能型、实用型的书籍占书架上的大部分比例。在这些书籍中,英语四六级考试书籍、计算机等级考试书籍、所学专业过级考试书籍等成为他们的首选。在当今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 大学生能沉得下心去品味那些经典的长篇名著 的人比较少。 当今的快餐文化已经影响到大学生的阅读习惯。 而我们当代大学生应该做 的是, 坚持阅读有深刻教育意义的经典名著, 因为经典名著能带给我们深厚的文化底蕴, 能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使人明智。故建议大学生应该多回归现实生活,不过度依赖网络,多花点时间进行经典名著阅读。
从数据可知,女的阅读文学作品和报刊杂志都比男的比例大。而男生阅读专业书籍和其他书籍比女生多。从性格方面分析,女生总的来说比男生文静,能静下心来阅读,而男生喜欢专研,所以看专业书籍的比例会比女生高。专业的不同对文学作品类型选择的影响。
调查发现, 文学书籍依然是当代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中最主要的读物,这与文学自身的特色与优势有关。《参政消息》作为大学生最喜爱阅读的报纸,反应了当代大学生最关心的仍是现实社会与事实政治。也反映了当代大学生渴求多了解中国,了解世界的思想状况。《读者》是大学生最 喜欢阅读的杂志。在紧张而有枯燥的专业学习之余,大学生们希望阅读一些高质量的休闲、娱乐杂志。
四 大学生读书现状的成因分析
随着网络日新月异的发展和休闲娱乐活动的多样化,大学生们不再满足象牙塔里单调的读书生活,他们的业余时间被各种娱乐活动所占据。如网上聊天、网络游戏、KTV、电影、旅游等等。同时,大学校园中的人际交往也日益丰富,聚会,学生社团活动层出不穷,阅读时间大大减少。大学生很多自由时间,但有些大学生没有人生方向,不知道怎么补充自己精神上的缺失,找不到适合自己发展的书籍。
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激烈的就业竞争使大学生读书目的越来越实际。经历过高考的我们已经习惯了考什么学什么,因而他们在读书之前总是先考虑这本书对自己是否实用,显得十分急功近利。很多招聘单位青睐那些拥有英语四六证书或者会计师证书的人,迫使大学生为了与招聘单位要求相符而读书,增强了学生读书的功利性。
大学阶段是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广泛的阅读兴趣,良好的阅读习惯,会对他们的成长起着有益的影响。因此,针对大学生的读书现状,我们有责任进行反思,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和方法。
五 对于大学生读书现状的建议
学校应该充分利用图书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开放性功能,加强图书馆的管理和应用。图书馆是每一个大学生最宝贵的财富,充分利用图书馆将使我们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合理的图书馆的管理和应用很重要。因此,图书馆应及时添加新的书籍,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使学生从书籍中汲取营养,享受读书的乐趣。增加图书馆中的座位数,尽量让想在图书馆读书的同学能找到座位。
除此,学校还应组织多彩多样的读书活动,提高读书兴趣学校也组织一些读书方面的社团活动,积极推进大学生的阅读生活建设,使他们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下培养起看书的兴趣。学校可以定期开展读书竞赛活动、读书汇报会、读书演讲会等,把学生的兴趣引导到读书中来,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古今中外优秀的作品,同时也让他们在活动和交流中取长补短,不断提高阅读的质量和阅读的效果。
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更应克服功利性的读书,扩展自己的读书范围受就业压力的影响,同学们的读书功利性越加严重。但如今的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有专业技能的人才,更需要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的和较强的综合能力的人,一个人要树立崇高而远大的理想,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克服了功利性目的,我们可选择的阅读范围就会广阔得多,人生的路也会越走越宽。我们对待阅读不要太功利,只注重读书对自己的现时作用,却不懂得厚积薄发,读万卷书 才能行万里路的道理;因此,要建立正确的阅读的价值观。随着社会的发展,生 活的压力很大, 各方面的诱惑也很多, 在生活中我们更需要保持一块心灵的净土。
六 总结
书,是一个民族的内涵,是一个国家走向发展的精神粮食,是一个人价值提升的必需品。通过此次调查发现,许多同学对阅读不够重视,这种行为和想法应引起重视,尽量采取合适的措施改变这种现象,使每一个同学都能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获得良好的教育,为自己将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于社会调查报告 篇22
我感到非常的幸运,今年寒假我以一名临时列车乘务员的身份为广州的春运尽了一点微薄之力;而作为华南农业大学的一名学生,能参加学校如此重大的志愿者活动,能以一个大学生的身份为社会做出一点点贡献,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整个寒假,作为支援广州春运的一名列车乘务员志愿者,我一直奋战在春运的第一线,没有言苦,没有退缩。在这个特别有意义的寒假里,我以及与我一起并肩作战的战友们都觉得学到了很多,也成长了很多。于我而言,在这个寒假我不仅体验了另一种完全不一样的生活,还直面了广州春运的真实情况,学习到了铁路运输的一些知识,锻炼了自己某些方面的能力,结交了一群很好的朋友;这些组合起来,可以说是我大学时代最美的一笔,是我青春乐章上亮丽的一节。
现在,列车乘务员这份工作已经结束了。然而,回想起来,工作前培训时的辛苦,上车前对这份工作的憧憬,在车上各种事情对自己的磨练,和战友们一起生活的温馨情节都还充盈在我心头。
一、岗前培训篇
早在大一的时候,我就听师兄师姐们说过,华农有一个很有特色的活动,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去参加,那就是做寒假的临时列车乘务员。所以,从大一开始,我就在想什么时候能有机会去参加这个很有意义的社会实践。大一的寒假,思乡心切,回家去了,没有去参加这个活动;大二的寒假,去参加了面试,想去参加这个社会实践,结果没有通过,参加不成;大三的寒假,这是我最后的机会了,我怀着破釜沉舟的心态又一次报名了,去参加面试,结果通过了,终于机会来了。当知道自己通过了面试,有机会参加这么一个社会实践活动时,内心无比的高兴,一来为自己终于有机会参加华农的品牌社会实践活动而感到激动,二来为自己将要实现自己的大学梦想之一而感到振奋。
通过了面试,接着的事情就一系列的培训。培训的时间持续了近一个月,利用的时间是周末或,而这个月却是在学期末,是学习最紧张的时候,而且有些科目还会提前考试,所以经常为培训和学习无法兼顾而感到苦闷。然而,通过学习,我知道培训是为了工作所需,是为了我们学生的安全所需,是为了我们学校的形象。所以,不管多苦多累,我都坚持了下来,认真地参加每次培训,认真地识记与工作有关的知识,认真地参加考核。
为了我们学生上了列车后能完美地完成任务,能不出任何差错,学校和广州客运段组织的对我们的培训是严格的。而且我们参加培训的条件也比较艰苦。14年的支援广州客运段春运的志愿活动,我们学校参加的学生有1200人。大家可以想象,这么多的人同时参加培训条件肯定不会好到哪里去。首先场地就是个问题,有哪里可以很轻松地容纳下那么多的人呢?再次,因为人多,大家的时间很难统一,所以培训都要安排在周末或者晚上,而这样又会占用我们复习的时间,让我们为学习着急。培训过程中,对我们要求最严格的是纪律。为了我们参加工作后能保证出色完成任务,保证自身安全,从培训开始要求我们要严守纪律是十分必要的。每次培训前,我们都要提前半小时到场,不能迟到。在培训过程中,我们不能聊天,不能睡觉,不能看课外书,不能玩手机,不能随意走动;反而要认真做好笔记。我们培训时学的东西是要考核的,考核合格了才能参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