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2024社会实践(精选31篇)
高中生2024社会实践 篇13
登上返回中巴车,我回头望了望一大早赶了几里山路来送行的学生,看着那些眼眶湿润的孩子们,谁也不说话,整齐地站成一排,投来一种不舍与难过的眼神目送我们驶出这条颠簸的山路。捧着学生离别前送我的鲜花,我微笑着向他们挥手作别,只想把微笑当作离别的祝福。但此时,我的内心又是何其的不舍,舍不得这群单纯可爱的山里孩子,只希望我的孩子们能好好成长,等过些年我一定要再回来看看他们。
携手共进,共同成长
回顾自己着在贵州实践的点点滴滴,这半个月的难忘经历不仅赐予我一辈子受用的收获,也给我的心灵带来触动。其实,我一开始就明白,我们这些大学生来支教,并不能给山里的孩子带来多大的改变。我们实践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半个月,而所能传授给学生的知识也极为有限。
但通过这十二天的教学和接触,学生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下取得的进步也是可见的。很多学生从内向孤僻变得活泼开朗,从上课不敢回答问题到积极踊跃地举手发言,从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到最后了解百科,还有的学生从没有自己的人生理想到立志成为对祖国做贡献的人,更有的学生连唱国歌都不会,到后来却变成小小的爱国主义少年,正是孩子们这种渴望走出大山的欲望在不断地激励他们努力学习。
而我们这群在大学里接受理论学习的青年,来到边远地区吃苦实践并不断在实践中锻炼自己,使自己受益匪浅。从刚开始来到这里的不习惯,到最后的的舍不得离开;从第一次讲课略有些紧张,到后来嫌一节课的时间太短而不够讲;从一开始去家访时走不惯山路,到后来的轻松自如,我的每一天都在不断地适应,每一天都在进步。除此之外,我不仅收获了与队友之间同甘共苦的兄弟姐妹情,收获了一份纯洁的师生情,更收获了一种不畏艰苦、吃苦耐劳的精神。我第一次如此深刻地体会到,作为大学生应该承担的一份社会责任,为祖国贡献一份力量。
全力以赴做准备
通过紧张的招募面试,我幸运地成为去贵州支教的一员。为了此次暑期实践的开展顺利,爱心社队友相互协作分工、互帮互助,在前期就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不仅如此,暑期实践的准备工作也做得很充足,有条不紊地完成了前期任务。
六月份的毕业跳蚤市场上多了我们忙碌的身影,大家挤出考试复习的时间,穿梭在梧桐路和爱心社仓库之间搬运捐赠物资,顶着炎炎烈日进行义捐义卖。通过三天的努力,我们筹集了六百多元的爱心义款,并将它全部用来买带去给孩子们的文体用品。然而,课程准备也是我们的最重要的前期工作之一。
要在六月份紧张的考试复习之余准备半个月的教学课程,我每天自习后就去图书馆搜集适合带去给那里孩子的百科知识,世界地理知识等,精心的准备只想给孩子们带去更多的知识和乐趣。六月初,我们就开始了每晚3000米的体能训练,目的在于增强队员的身体素质,磨练队员坚韧的毅力。起初3000米的跑程对平时不锻炼的队员来说并非容易,但是从来没有人偷懒、没有人叫苦。在坚持了一段时间之后,大家都能轻松地跑下全程,这对我们支教期间每天走几里山路去家访有了很大的体能帮助。在队员的相互鼓励和相互督促下,体能训练一直坚持到去贵州的前一天晚上。
调整适应,潜心教学
x月6日抵达大水乡,我们开始了为期半个月暑期实践。然而,在大水乡实践的居住环境、教学条件比我想象中的艰苦。居住条件极为简陋,我们在校长家堆放饲料的杂屋里自己动手搭上不足四米的木板,八个人就挤在这张通铺上。然而,潮湿的环境和肆虐的蚊虫让不少队友的皮肤布满了红色的疙瘩。后面一段时间,不少队友生病了,带来的药已全部吃完,我们也只能拖着等它自然好。
当地用水困难,我们十人的到来更是加重了附近的用水负担,为了节约用水,一盆洗脸水我们十名队友就共着洗,而实践的半个月谁也不忍心用紧缺的水洗澡。每天上课回来,我们自己做饭,没有其他菜就只好到山上挖土豆吃,土豆不够吃就用白糖下饭。尽管条件很艰苦,但是我们从不抱怨,只把心思放到教学上,因为我们明白“吃些苦不算什么,把教学搞好,让学生有所收获,这才是最重要的。”
听说学校平时只给孩子们开设语文、数学两门课程,而美术、音乐、体育这些课程孩子们都没有接触过。为了让学生能在短时间里能掌握更多外界的知识,了解更广泛的知识面,获取更多的学习乐趣,我们准备了地理、历史、音乐、绘画、剪纸、诗歌、体育英语等多们课程。按照往年支教的时候是由两名队员配合教学,今年也是如此,这样相互配合的教学能使课堂更加活跃,也更便于交流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并能及时改正。
我所教的是五六年级的世界地理、英语和各年级的音乐。在与申伶坤配合教五六年级世界地理的过程中,我注重调整难易程度,方便学生掌握世界地理最基础的知识,并展开各地地形、人口、经济状况进行讲解,让学生对世界各地的情况有简单的了解。课后有学生对世界军事很感兴趣,我我很乐意与他们进行着方面的交流,将我了解的军事知识告诉他们。为了检测他们的掌握情况,我会在第二天的课堂上进行知识抢答,同时也能带他们回顾上
高中生2024社会实践 篇14
实践目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锻炼学生的心理品质,深化课堂内容,陶冶情操,培养实践精神。
实践内容:参观海洋生物,拓展视野。
实践结果:开阔了视野,了解了多种海洋生物,提高了学习兴趣。
实践总结或体会:
南方的暑气还没有消尽,抓住十月的尾巴,我们前往珠海,到刚开放没多久的珠海长隆海洋王国与各色的海洋生物近距离接触。
尽管经过了两个多小时的车途颠簸,大家的热情还是丝毫不减,抛开了沉重的学业负担,所有的目光和心思都毫不吝啬地投注于那些造型奇特的建筑,雕塑以及滚动着各种宣传画的LED大屏上。翻看着地图,大家都心有所属。我和同伴们的目标也很明确:要去看企鹅馆。谁能对那些呆头呆脑、顶着圆润大肚皮的企鹅们说不呢。一进企鹅馆,杂着些粪便的气味——一股寒气迎面而来。尽管是这样,被企鹅吸引的人依然不少,我们到时,玻璃外已经站了一圈又一圈的人。手机,相机都在高速运作着。那些在脑海中期待已久的企鹅们,和想象中勾勒的一样呆萌,但又和想象中有些不同。也不明白静默是不是他们的常态,随便一个扭头,转身都能让人们大呼小叫。不知道他们看着玻璃外咋咋呼呼的人们,心里怎么想?标牌上的介绍——企鹅,生活在南极。小时候喜欢看动物世界,那些在浮冰上给企鹅宝宝喂食的企鹅妈妈们,总是让我隐隐地感动。而今天,更多看到的是各类全球气温上升,冰川融化,鱼类骤减的报道。失去了栖息地、食物的企鹅,北极熊们,以一种无助的面目更加频繁地进入人们的视野。这些被带到馆里来的企鹅们,也许受到了很好的照顾,但这并不代表所有这些美好的生命都能有他们本该有的生活。在我们举起手机,相机,想要和这些吸引我们目光的生物们合影留念时,是不是也能抽个空,想想这些与我们一墙之隔的动物们,他们的存在,对我们究竟意味着什么?而我们能做的,仅仅只有拍照吗?
接着往前走,看到了很多令人惊艳的海洋生物,但比起惊叹,更多的时候,驻足是因为敬畏,一种对生命,对自然的敬畏。这种娱乐场所的建设,除了在娱乐中给我们传播知识,更多的是给我们传递一种热爱自然,敬畏生命的观念。也许人类是地球上最智能的生物,但决不是唯一需要的生物,正是因为丰富多彩的生命,才有每天的惊喜不断。人和动物的距离可以很近很近,像那些和白鲸们朝夕相处的饲养员们,他们的每一个动作都在告诉我们,用心建立起的联系,牢不可破。
高中生2024社会实践 篇15
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带给我们的是欣喜,是得到成果的喜悦。在实践活动中我们感受到自己的微薄,体会到整个社会强大的凝聚力。一方面,我们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在实践中成长,在实践中学习,充实了自我,增强了口头表述能力,与人交流,真正地走出课堂。去义务地帮助别人,让别人享受自己的成果,使自己陶醉在喜悦之中,有时会很累,但更多的感觉是我在成长,我在有意义地成长,在这之后,我明显地发现自己变开朗了,虽然我自己的力量缺乏以改变一些东西,但如果再多一些人呢,整个社会共同努力,这才是动力之根本,动力之源泉,使国家繁荣富强的途径,提高国民素质的实践活动。另一方面,我意识到了自己的缺乏,没有经验,没有与人交流的口才,有些东西以前没有尝试过,难免会出过失,如果我还一成不变的话,以后很有可能没有立足之地,现在的社会不仅要有知识,还要拥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以及一些应辨能力,光靠在学校汲取知识,远远不够,从现在开始,就要培养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