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范文 > 报告范文

报告范文

精选社会实践报告汇编(精选32篇)

2024-08-11 17:41:16报告范文打印
精选社会实践报告汇编(精选32篇) 一、实习单位自今年的暑假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选择了在一家美容院里面工作起我的第一份工作。可能由于家里人又开美容店的缘故,让我有了对美容行业的兴趣吧。我家在花都狮岭,而我工作的地方离家里是非常接近的,就几分钟路程。....

  综合调查一下农村人对搬迁政策的态度,了解农村人担心的问题,总结切实有关农民切身利益的问题,向有关部门反映,为国家提供一些实地参考的同时也为农村父老解决担忧。

  摸清搬迁前各农村的情况,预测搬迁后会产生的问题,对比已经搬迁的地方,分析改善的措施,为老百姓服务,为我们自己服务。

  丰富假期生活,增强调查能力,开拓自己的视野,向优秀干部和领导学习优良的思想和传统,加强自己思想建设。在流程中锻炼自己动手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锻炼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锻炼创新思维和新角度,与国家趋势和要求保持一致步伐。

  (二)调查内容

  搬迁政策和流程因经常改善不做详细阐述

  实地调查中调查对象针对西北关村,调查人员由胡喜伦担任,调查范围包括所有农村居住者,调查过程有问卷调查,有抽样调查,有家庭查访等方式的应用。

  二、调查设计与调查方法

  (一)前期准备

  在调查前期,我查阅了相关资料,拟定《诚信承诺书》和《社会实践报告登记表》并联络了相关的人员进行访谈预约,拟划了调查方向与费用,同时对自己的事件作出规划,我采取了调查问卷与访谈的形式,设计了《房屋拆迁调查问卷》(见附件)。

  (二)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青岛市即墨市西北关村部分村民

  我于1月31号对上述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在问卷调查发放过程中,为了更深入的了解和分析问题,我们对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村民进行了调查。我共发放100份问卷,回收89份,其中有效问卷74份,通过对调查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同时,在发放问卷的过程中,我还随机做了2份访谈,并作了详细的记录。

  三、调查结果的分析

  内容一:农村人对搬迁持什么态度?-----以西北关村为抽样

  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主动拆迁占43.24%;只要赔偿合理,愿意拆迁占70.27%;拆迁大势已趋,不得不拆占21.62%;留恋祖祖辈辈生活的家园,不愿拆迁占21.62% 其他原因不愿拆迁占0%。

  我对数据的分析:

  积极响应: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小城镇有了大的发展,乡个数减少,镇个数增加,镇区呈一定规模,农村城市化水平提高,现在国家大力发展新农村建设,旨在改善农村面貌,改善老百姓的生活,给了农民一些机会,让农民不再为建房发愁;很多农民也赞成国家政策并积极响应,愿意改变农村的落后状态和自己落后的家庭环境,体验梦寐以求的城市生活。农民不再一味的靠种地持家户口,而是向各种副业发展,农村搬迁和样貌改善有利于除农业外的行业的发展,更加促进农民经济的发展。农民也与时代相连,关心国家大事,走时代步伐,意识的增加使得他们积极配合国家的措施---- 拆迁大势已趋,不得不拆或留恋祖祖辈辈生活的家园,不愿拆迁:农民对国家政策不关心,家庭经营惨淡,或事业有阻;对搬迁的利弊看得很开,在村里关系不大广泛或家庭不和。有的也存在对政治不敢兴趣的情况。

  留恋祖祖辈辈生活的家园,不愿拆迁及其他:有的村庄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当地人对故居有情节不愿离去;农民更多拒绝的理由是怕伤害自己的切身利益,如果拆除自己的房子而在搬迁过程中出现问题,农民很难挽救。搬迁不是一朝的事情,过程掌握权不在农民手里,怕被逼迫或变得负债累累等等。

  内容二:农民对搬迁过程中担心的问题:

  1 圈地卖钱,中饱私囊;

  2形象工程,劳民伤财;

  3高价建房,加重负担;

  4暴力开道,强制拆迁

  5自愿不自愿,农民说了不算。

  6补偿有多少,标准不统一;

  7政策执行,因人而异;

  8互相不信任,搬迁何其难。

  内容三:农民眼中搬迁前后的景象描绘 拆迁前:

  1、农民农村户口;

  2、农民拥有土地种植,除了自耕自足外,少数可以养殖或者开办家庭小厂;

  3、农民居住400平米庭院平房,可以电话通讯,有有线电视 4、祖祖辈辈留下来的宅居地。 拆迁后:

  1、可能改为城镇户口;

  2、村里农民懂得买养老保险和实行更多国家政策

  3、100平方米的商品房(在原来村子附近建造的,新房设计不合理,质量差);

  4、失去土地的农民,35-50岁农民没有技能,找一些粗活挣钱养家糊口,51-65岁农民,运气好找一些看门、扫地的活,挣个钱贴补生活,70岁以上的老人,主要靠子女赡养,或者望着白花花的崭新的房子等死。

  5、负债累累

  四、结论与建议

  总结内容一:我对对解决搬迁问题的见解

  1、真心希望中央职能部门沉到基层调查研究,分析问题,找出对策;

  2、尽快制定农田征用和农房搬迁的指导意见;

  3、加强对地方县市主管领导的监管,落实县市领导干部的责任令;

  4、畅通被搬迁农民的意见申述渠道,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5、保护乡土文化、农耕文明、村落文化等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珍贵资源。

  6、农村搬迁绝不能是模式,应因地制宜、模式多样、量力而行、长远规划、科学发展

  7、用政策化解搬迁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守土与离土”的矛盾和冲突

  8、未来的乡村应该是城乡居民混居的家园,应该提前进行相关试验、总结和政策储备(比如,农民进城的道路打通了,如何打通城里人返乡的路?)

  9、解决农村干部和群众观念陈旧问题,形成鼓励搬迁,为搬迁户服务的氛围,

  10、相关政策宣传到位,建立服务平台,政策支持体系、资金使用及监督机制

  11、预先准备好资金的制约问题

  12、搬迁改造过程中利用不必要浪费的资源如水窖,沼气池等

  13、根据农户的思想状况,采取自愿搬迁的原则,政府及村委会以提供信息、牵线搭桥、

  代办手续、争取项目及资金等服务为主

  14、国家对相应问题进行立法,用法律问题来解决

  总结内容二:我对搬迁后农民出路的见解

  解决农房搬迁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农户今后的出路问题,生活来源是农户最担心的问题。因此,要想解决农房搬迁难问题,必须正视这个问题。我的建议如下:

  (据查阅相关信息知:除儿童和无劳动能力的人员外,地区内有40%的劳动力在迁出前长年在原村上班;有10%的农民长年外出谋生;有50%的农民处于“自创业”状态,。在搬迁入住前,大多数农户均忙于建房,入住后便主动自谋生计。搬迁后,有职业技能的、常年打工的、“自创业”的,一般走迁出前的路子)

  1、搬迁农民资金积累有限,再加上建新房,更显缺乏,严重制约生产发展。建议政府给予低息或贴息贷款,并出台特殊政策,尽快为搬迁农户办齐房产、土地两证,以解决搬迁农民缺乏贷款抵押物的问题。

  2、绝大部分搬迁农民虽然掌握一定的养殖生产技能,但除了家禽生产较熟悉外,对其他还是一知半解或者一窍不通。建议县技术部门组织系统、实用的技术培训,提高搬迁农民的生产技能。

  3、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倡导农业龙头企业以订单形式帮助搬迁农民发展养殖生产。

  发挥农业龙头企业接触面广,信息量大的优势,将国内外养殖生产、销售情况及时反馈至县养殖主管部门,以此作为引导搬迁农民发展俏销产品的主要参考。

  4、搬迁农民离乡离土,发展养殖生产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没有生产用地。建议政府有关部门研究

  并采取措施帮助解决,如可制定相应的补贴政策,鼓励农户主动想门路、找法子解决养殖生产用地。

  5、因地制宜发展林业,副业渔业等处农业外的经济模式,靠城以城发展,发展当地前景产业,并尝试多种新型产业(比如贩卖商品,运输,导游等)

  6、政府多照顾老人和孩子,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政策让他们衣食无忧,生活可以自立 7、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予以政策鼓励和放宽限制,百花齐放。

精选社会实践报告汇编 篇23

  我的实践公司是x有限公司,主要是一家生产木质家具类的国有企业,同时拥有自己的子公司,有自己独立的会计部门和系统的会计工作,在这里实践无疑是给我一个实践的场地,让我能在专业领域中迅速的成长。

  负责我实践的是公司相当有经验的刘阿姨,她让我明白了公司的阻止形式是有限责任公司,以生产家具为主要业务,业务流程主要是下门单,领料,汇报生产情况,完工入库,上报财务部门做核算,而公司的会计组成形式是集中核算。

  由于是年后实践,主要归拢工作已经结束,起初我只是接触一些会计凭证的整理工作,主要是把相应的内容发票等附在相应的凭证后予以整理粘贴归档。虽然这是个简单的活,但仍需要仔细负责,而且这可以算是我第一次接触到实际的票据和资料。起初我还小看这份工作,总是带着专业大学生的高傲和自负,但随着我时常把现金凭证和银行凭证附错,和看到一旁认真工作的刘阿姨,让我不得不打个激灵,其实这看似简单的工作还是需要十分的集中力去完成的。往往一个不经意的小差错,就导致整本的凭证出错,从而导致归档的错误。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