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自评报告范文(通用22篇)
部门预算项目支出主要用于积极引进、培养人才,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提升产品性能、促进企业发展,解决行业关键技术难题,深化科技金融结合试点,加强与相关部门和金融机构的合作,在全市开展“拨、贷、投、保、贴”等科技金融联动工作,积极探索技术、资本、市场、产品相融合的科技金融结合新模式。专项预算主要用于推进我市科技创新发展,为我市创新主体开展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开展工程化技术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提供研究基地,激励和引导各创新主体积极参与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积极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绵阳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战略地位,为全面建设中国科技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绵阳贡献科技力量。
(二)资金安排情况
20__年部门预算项目支出87.5万元,分别是科技活动交流经费5万元,科技项目评审及系统维护费18万元,绵阳市外国专家工作经费2.5万元,省级科技计划项目验收工作经费16万元,科技型中小企业办公室(双创办)工作经费18万元,科技项目监管和科技项目组织经费9万元,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工作经费4万元,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及高企认定工作经费5万元,“招院引所”专项经费10万元.
20__年专项预算支出预算2350万元,实际支出2139.6345万元,分别是20__年科技计划创新发展保障类项目资金779.6345万元,其中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300万元,乡村振兴农业科技支撑项目60万元,科技创新服务示范项目270万元,孵化机构项目70万元,科技创新券79.6345万元;20__年度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瞪羚企业备案市级专项资金奖励1210万元,其中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奖励资金1010万元,瞪羚企业备案奖励资金200万元。科普活动经费150万元。
二、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一)预算执行进度情况分析。
部门预算项目支出按照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审批,会计核算统一正确保证了项目任务的顺利实施。部门预算项目支出预算金额87.5万元,支付87.5,预算执行率100%。
专项预算严格按照《绵阳市科技计划项目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绵财规[20__] 2号)文件要求,加强资金管理,专款专用,严禁挪用。资金支付经过与市财政局会商、网上公示、报请市政府审批等环节,确定单位及金额,经市财政局拨付各县市区、园区,由各县市区、园区拨付至企业。专项预算支出预算2350万元,实际支付2139.6345万元。预算执行率91.05%,主要是因为项目征集未达到预期目标,未安排预算资金。
(二)总体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全力实施创新驱动和军民融合两大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绵阳国防军工科技优势,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驶入发展“快车道”全市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7.14%,居全国城市前列,科技创新综合水平指数达74%,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达2326亿元,居全省第二。累计荣获国省科学技术进步奖164项。加快推进成德绵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截止20__年,全市国省技术转移中心达11家,备案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企业达102家,技术合同认定登记额达到21.18亿元。
(三)绩效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1)数量指标
创新主体不断壮大。高新技术企业突破520家,主营收入达到2326亿元,国家认定备案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653家,瞪羚企业达到14家,20__年科技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预计超过40亿元。推动中物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放射性核素及药物研发转化创新平台、中电科九所磁微纳技术基地成功创建省级军民融合人才创新创业基地。624科创中心建成运营,中国(绵阳)科技城先进技术研究院成功揭牌,九洲集团国防先进技术研究院建设完成,国省级各类创新平台达到209个。国省级孵化机构达49家,国省级高新区达到4个,国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示范园区)4家。
(2)时效指标
严格按照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和项目进度安排,及时拨付相关资金,所有项目资金拨付及时率均为100%。
(3)经济效益指标
20__年,全市524家高新技术企业营业收入超过1100亿元,缴纳税费总额44亿元;科技保险险种由10个增加到22个。22个险种按照“重点引导类+一般引导类+首台套、新材料、新软件类”分为三类,分类给予补贴支持。科技型企业参保66家,同比增长65%,累计227家(次)高新技术企业参加科技保险,累计保费补贴超过1100万元。全市23户高企进入四川省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1户高新技术企业在北交所上市。吸引市内外9家创投机构投资5家科技型企业、投资6亿元,兑现创投补贴103万元。20__年3月,我中心牵头承办高新技术企业融资对接会,吸引4.16万人次网上观看直播,共促成合作(意向)项目26项,签约金额4.71亿元。其中,银行授信23项,金额3.84亿元。6个路演项目中的3个获得创投机构的青睐。
(4)社会效益指标
创新平台申请知识产权144件、获得授权知识产权129件,累计拥有的知识产权数量1264件,开展行业技术服务130115项,面向社会开放开放实验室27个,服务2428小时;开放设备297台,服务3737小时。20__年,全市524家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就业岗位91256个;获得授权专利2409件。
(5)可持续影响指标
科技企业注册累计292家,创新券政策实施,发挥了市场配置创新资源的作用和创新能力,有效提高了企业创新积极性。20__年创新券支持研发设计约22万元,技术转移约25万元,检验检测约31万元。相比20__年度,支持的项目数大幅度增加、涉及的企业和科研机构大幅度增加,科技创新券政策的效用正逐步显现,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促进作用正日益彰显。开发推广“高企贷”“设备仪器贷”,“设备仪器贷”被列入第三批全面创新改革举措向全国推广。争取“天府科创贷”放贷1.5亿元,居全省前列;截至20__年末,全市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390.69亿元,科技型企业户数2304户,累计专利权质押融资7.9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3.11%、13.33%,30%。
三、偏离绩效目标的原因和下一步改进措施
由于疫情影响,外出考察学习减少,面对面服务企业的次数减少,增加了线上视频服务、线上对接和电话沟通等内容。继续实施线上线下结合的指导和服务,合理科学编制预算。
四、绩效自评结果拟应用和公开情况
无。
五、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无。
绩效自评报告范文 篇8
一、单位概况
(一)单位基本情况
岳阳县广播电视台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主要职能是负责宣传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发挥党和政府的喉舌作用,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开展新闻宣传;负责完整传输中央、省、市广播电视节目;负责广播电视节目的采、编、播及广播、电视节目交流;负责自办节目的策划、采编、审查、包装以及播出编排和管理工作;负责广播电视对外宣传工作;负责广告和相关创收节目的策划、制作、经营及优质安全播出。
内设职能股室5个:办公室、人事股、财务股、产业发展办。下设广播电视新闻中心、有线数字电视网络中心、广告管理服务中心等3个二级机构。全台共有干部职工122人,其中在职人99人,三性用工人员23人。退休人员56人。
20xx年重点工作情况:采编播出了《脱贫攻坚》、《巡察利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文明创建进行时》、《交通问题顽瘴痼疾整治》等12个电视新闻专栏。共播发新闻稿件2100余条,制作播出电视专题片11个,制作播出公益广告2条。对外宣传工作方面,向湖南卫视新闻联播上稿12条,向经视新闻上稿4条,向岳阳新闻上稿96条。
(二)整体支出规模、使用方向、主要内容和涉及范围。
20xx年广播电视台整体支出共计1936.46万元,主要用于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基本支出包括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项目支出主要包括广电大楼装修及整体搬迁费、电视新闻宣传、电视网络信号传输及广播电视专用设备购置及维护等。
二、单位整体支出管理及使用情况
(一)基本支出
20xx年广播电视台基本支出共计1112.92万元,主要用于人员支出700.46万元,公用支出410.69万元,其中“三公”经费合计1.71万元,包括公务接待费1.71万元。
(二)专项支出
1、专项资金安排落实、总投入等情况分析
20xx年我单位专项支出478.56万元实施融媒体中心建设、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覆盖工程和“村村响”“户户通”维修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