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范文 > 报告范文

报告范文

教研组文化建设工作报告(精选7篇)

2024-09-28 12:34:41报告范文打印
教研组文化建设工作报告(精选7篇) 教师的专业水平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生命。校本教研是为了解决本校及本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面临的问题而进行的一种教研活动,也是立足并充分利用本校特色、资源的研究。....

  二、学校在教研组文化建设中的一些基本做法

  1.学校校长室十分注重教研组文化建设。学校多次邀请相关专家来学校做讲座和具体指导,甚至进课堂面授;也多次让我们的教师走出去,去学习知名学校的优秀做法,都让我们的教师受益匪浅。在不断地教研活动中渗透入教改的理念。电子集体备课的推广运用和作业有效整合的积极实施,是教研组文化最基本最常规的做法,学校在检查督促中发现,我们的老师都能投入到这一教学改革当中。学校对各教研组积极参评市规范教研组、市示范教研组均予以大力支持,并希望各组向金牌教研组靠拢并最终去争创。

  2.教务处教科室也在教改中积极动脑筋。在常规的教学活动和教研活动中都要求有学友互助高效课堂模式的运用,在三到八年级中大力推广学友互助式的教学模式,最近又设置课堂观察统计表,来规范我们的教学课堂。每次活动都认真落实每项议程,监督整个环节,使教学研究活动逐步规范有效,最后对活动组织的后续均能出好月刊《教学工作简报》,迄今已到19期。对教师们在电子集体备课和作业有效整合上,两科室都有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的制度,对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困难都能及时指出和整改落实,使我们的教研组文化得以正常有序发展。

  3.老师们在整个文化建设中都积极行动。我们的老师在组内都能努力学习,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不断实践。在导学稿的实施,课后作业的整合,电子教案的统一等方面都在努力前进,虽然大多数老师年轻缺乏经验,但我们能发挥集体的力量,互帮互助,互相补充,又精诚团结,融为一体。正是这种精神,我们的教研组文化建设之花才能越开越旺。极大多数老师能主动请缨,勇挑组内重担,有活动能积极参与,活动后又及时反思,将新的理念不断渗透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这样的学习氛围正是我们教研组文化的外在体现。

  三、学校开展教研组文化建设以来取得的成绩

  1.教科研显性评比等取得了较好成绩。两年多来,在宁波市、余姚市的多种学术基本功的评比和报刊论文发表上,我校取得了不斐的成绩。仅以20xx学年为例,我校推荐到宁波的科研论文和课题中,就有8篇获奖,其中一等奖2篇。在余姚级的论文评比中,我校就有22篇获奖,其中4篇获得一等奖;在教学反思评比中,又有18篇获奖,3篇一等奖。体育组和初中语文组已经成功通过是示范教研组的审核,初中数学组、初中科学组、小学科学组也已经通过规范教研组的审核。还有初中语文、初中数学、小学英语的三个教研亮点榜上有名,音乐组推出的舞蹈和合唱分别获奖,体育组的足球、围棋、摔跤等均能载誉而归,成绩斐然;还有三篇教研案例在市首届教研案例评比中获得一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等等。而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我们的教研组文化是绝不能分开的。

  2.承办大型教研活动的能力在不断提升。在每次大型教研活动中,我们组长带领组员能迅速应对,从确立主题开始,到制定活动方案,注意活动多种结果的预定方案,再到接待引领,集体探讨,最后资料整理和报道跟踪,都能安排得井然有序。从北京来的专家教授到省市的学术精英,哪怕是区域间的活动,我们都能认真对待,不放过每一次学习的机会,精心组织好每一次策划工作。在这方面,领导和教研员对我们的工作都是肯定的。只有经历过这种活动的全程参与,才会是真正的得到成长,这也是我们的优势所在。我们将在今年5月份再次承办一次大型的教学探讨活动,有必将为提升学校品位,提高教师业务能力有一个大的促动。

  3.教研组内的团队精神不断增强。研究和实践证明教研组确实是“学术科研的乐园”,是一个团队,为研究教学解决问题提高质量而设,团结合作是保证,和谐共进是基础。由于教研组担负着教师发展的重任,在学校教改中要引领学校教改潮流,用科研实绩奠定学科在全校乃至全市的地位,所以通过这个教研团体,最终实现老中青和谐共生、互助共赢的建设目标。而我们在团队合作方面,是做得比较到位的,比如上届以李铭为备课组长的九年级科学备课组就是很好的诠释。当然我们这种在教研组引领下的优秀备课组还有很多,这正是我们教研组文化的辐射的效果。

  四、展望明天,我们需不断奋斗

  1.要进一步健全教研组管理制度文化。我们在开展教研活动的过程中,往往过分注重上课和评课的过程,能做到定人、定时间、定活动主题、定活动方式、定活动程序这些常规的程序。其实我们相对于严格的活动程序还有很多差距。比如:

  ①要有规定的备课制度。不但有确定的教研时间,也要有不同的教研形式(如论坛式、讨论式、学习式、探讨式等);坚持点名制,严格按学校的要求行事。

  ②学习管理制度。如活动前先看相关理论资料,有明确的目的,学习后要有后续的研讨活动,做到理论实践相结合;外出学习回来要进行传达学习,使组内教师及时得到当前信息。

  ③备课组长制度。备课组长做好协调作用,督促组员推行备课主编审核制度,带领本年级教师做好统一教材、统一教学目标、统一重点难点、统一教学进度、统一使用资料等常规性的教研环节。

  ④青年教师的培养制度。如七年级新教师的师徒结对活动,第一次上九年级的教师的结对活动,教龄未满三年的教师的结对活动。老教师给他们在师德师风、学习研究、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等方面加以指导。以上教研制度各组在针对组内实际情况要予以落实和制定,使教研组和备课组文化的开展真正得到有效保障。

  2.要进一步锻造一支有活力的教师队伍。我们知道:一个人平庸不可怕,可怕的是整个组织的平庸。“人才强组”应成为各个教研组文化的核心;在激发教师的活力,挖掘内在的创造潜能,提高专业化素养,是我们今后教研组工作的重心。我们要从教学教研入手,抓青年教师的成长,做到各类学习跟上,师徒配对效果检测,多压担子,放手让青年教师参与编辑资料、出考试题等工作,在实践中提高他们的教学教研工作能力;再提供各种平台,培育优秀教师,选取工作肯干、积极进取、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科研活动,使他们快速成长起来;发挥青年教师特长,做学校文化建设的排头兵,发挥老师的特长,推荐责任心强的老师到合适的岗位来锻炼,最终为学校的锻造出一支有活力、有毅力、有能力的教师队伍。

  3.要逐步积淀学科成果。我们的建校时间不长,我们的教研组文化建设时间更短,所以我们在今后的文化建设中一定要逐步积淀我们的厚度,丰富我们的内涵。比如在教研活动的反思和档案整理方面,我们要不断坚持,将反思进行到底,只有反思,我们才会前行;每次活动,我们要将活动的每一个程序都留下脚印,从通知到策划,从摄影到报道,我们都要思虑周全,装订成册。再如电子集体教案的新编和作业整合方面,随着新教材的全面实施,我们的电子教案也要及时更新,在传递和改进中将我们的电子教案完备好;作业整合同样也需要不断更新,这要求我们教师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跟上考试说明的步伐。我们还要积极培养自编教辅资料的能力,只有自己会编制相应的教辅资料,运用到班级学生中去,我们的教学效果才会有明显的提升,我们学生的成绩才会有质的变化。同时我们要在课题的研究中多下功夫,有专家说得好,教研组搞得好不好,看你课题的质量高不高。而我们在教学课题方面正是处于薄弱的态势上,因此今后一段很长时间里我们要积极探究,在课题钻研上多动脑筋,多下功夫。这样我们的学科文化才会越积越厚,我们的底蕴才会越来越深!

  五、结语

  众所周知,“文化”是非物质的东西,无影无形,但对教研组的影响又无处不在。在教研组文化建设活动中,我们对骨干教师要突出“严”,对成长教师要突出“研”,对青年教师要突出“引”,让教研组文化建设成为教研活动中的一种常态、一种习惯、一种共同的价值追求,真正做到在活动中进步,在交流中分享,在展示中享受成功。

教研组文化建设工作报告 篇3

  一、加强地理教研组建设的重要意义

  (1)教师成长有了沃土。青年教师充满激情,但因经验的欠缺,往往在教学上会走不少弯路,教学的有效性不高,他们如果没有教研组的帮助,只好凭自己个人的力量去寻找出路,这对整个教研组来说无疑是低效的,进步很慢,我们更需要的是整个学科的快速整体推进。教研组的强化建设给盼望进步的青年教师带来了福音,他们的成长有了沃土,必将开出更美丽的花朵,结出更丰硕的果实。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