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业认知实习报告(精选30篇)
经过这7天的专业实习,我对我们通信工程专业领域的知识有了更深,更广的认识。以前在学校了解的知识太狭窄,只把目光停留在仅学的几门专业课上,而且仅有的几门专业课学的也不是很精通。这次实训为期不长,但内容丰富,包含了多种能力和技术的训练,它将基本技能训练,基本工艺知识和创新启蒙有机结合,培养我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元件识别能力、安装焊接能力等等。通过这次专业实习,我不仅在专业知识上有很大的收获。而且在对待学习以及生活的态度上更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我了解了一个工厂产品生产的流程,知道了电子产品的装配过程,学习了视频监控系统的原理,亲自动手制作了一步来电显示电话机以及搭建了视频监控系统。我们还学会了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及质量检验,知道了整机的装配工艺,这些都我们的培养动手能力及严谨的工作作风,也为我以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于无形之中,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增强了同学间的互相帮助及团队合作意识。
最后,此次实习强化了我心中的责任感以及认真对事的态度的问题。在车间工作的两天,虽然很累,但我坚持下来了,因为在现实当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岗位,每个岗位都有他的作用和要求,缺一不可,当你处在这个岗位上的时候,就必须有这个岗位上的责任感,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将自己的工作做好,这样才有益于自己,有益于生产。同时通过实践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分析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使我受益匪浅为我将来的工作做好了储备。
教育专业认知实习报告 篇27
本学期的实践周实践是一个特别有意义的实践。这是一个让我们能够深刻了
解建筑的机会,一个可以让我们亲身走进古代建筑,感受古代建筑文化的机会,同时让我更好的领略建筑艺术的魅力。时代在速度发展着,新一代的建筑也不断的创造着,但是去看懂读懂体会古人建造的古代建筑也是作为一名建筑学子的必要课程。这次的古建测绘实践让我受益匪浅,同时也对古代建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一、 实践目的:
通过本次实践周的实践我们能够从历史中学习建筑,建立建筑体验与认
知,总结建筑经验,培养专业素养。通过实际测量并绘制测绘文本,体验建筑的空间感、材料的应用、建筑的尺度感等,把理论联系实际,掌握古代建筑和古代建筑装饰设计的常用方法手段,全方位了解设计,与现代建筑公共思考,创造性应用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 实践地点:
厦门卢厝(成功大道与思明南路交汇处,西南角)
三、 实践时间:
7月9日——7月20日
四、 实践内容:
对厦门卢厝的古建筑进行测量并绘制CAD图,电子模型以及实体模型。
下面首先让我介绍一下厦门卢厝这一有代表性的古厝。
卢家大厝位于厦港福海社区围仔内巷,是清末旅菲华侨卢安邦(又名卢国梁)历时三年构筑的一座近代红砖民居精品。卢厝坐北朝南,占地近千平方米,由中轴对称的两落横向大厝和两侧纵列护厝及院前石埕组成,埕周为围墙,中间建一个高大门楼,形成完整的群落,十分气派。前后大厝平面均为三进三开间,明间为宽敞的厅堂,左右均设厢房,后厅比前厅深阔,设神龛,是祭祀、议事的厅堂。
卢厝的两落主厝采用的是抬梁式木架构及单檐尖山式,硬山屋顶,弧线形燕尾式屋脊,其间以过水廊相连接,围合成中心大天井。东西护厝为琵琶式山尖硬山屋顶,与大厝之间留有狭长天井,以漏窗墙分隔成对称四小天井,与前后护厝小房厅自成小单元居室。东西前半部天井中另加盖小方亭,用于休闲和会客。护厝前檐下贯穿南北的走廊,同院后巷弄及中央廊道连通,形成了整体建筑的联系纽带。前院围墙正中设门厅,两侧各有随墙门,作为平时的主要出入口,东西和西南院角分建厨房和电石房,服务于主厝。卢厝整体布局结构及屋顶样式仍保留着北方四合院和宋代曲线屋顶的建筑特点。
囊括闽南民居大多雕饰手法卢厝对建造材料特别讲究,杉、楠、桉木兼用,花岗石、青石并存。粗围高大的梁柱、板扇的使用,使得屋架高举开阔,门窗宽敞明亮;整个墙裙由“泉州白”花岗岩石板与高腰“柜台脚”组合而成,宽厚结实,令建筑显得更为气派和稳重。
于细微处见精细,是卢厝建筑装饰上最大的特点,闽南民居的所有雕饰手法几乎都在这里得到了发挥。墙体多以红砖组砌或拼贴而成,和墙面上用白灰勾缝构成的各种花纹或文字图案,红白相间,相映成辉;门窗、墙堵的石雕则以白色磨光花岗石为外框,内嵌精致的青石雕构件,青白相衬,并与墙面上花纹相互协调呼应。在前落大厝前的东西两侧墙面上,各有一组让人看不懂的文字图案,卢合溪说分别是“天宫赐福”“金玉满堂”。卢厝的石雕数量多达上百幅,大多分布在门厅、垂花门、护厝入口处及漏窗隔墙,既有刀光剑影、战马嘶鸣的打斗场面,也有“渔樵耕读”“仕农工商”的生活写照,还有寓意吉祥平安、富贵有余的宝瓶钟鼎、花卉鱼鸟图案。这些石雕运用了浮雕、浅浮雕及透雕等雕凿技法,雕刻出来的花鸟生动自然,人物神态活现,就连悬空的马缰,也琢得极为分明。 梁枋间布满了活灵活现的狮兽、力士、花鸟等饰件和雀替以及精致玲珑的莲花垂拱;各种花鸟图案的漏空窗花,在门窗稚壬弦彩撬娲可见。特别是那些以卡榫斗拼图案或诗句文字来装饰的窗棂花格,和以镶嵌手法拼成的梅兰竹菊阳文纹饰,更是体现了雕刻花样的繁多。不过,最能体现主人高雅情趣和文化修养的,是墙面装饰中那些用琉璃烧制和石板摹刻的唐英、张瑞图、吕世宜、郭尚先等大量历代名人墨客的诗词墨迹。古厝防雨还要防贼据说,卢厝在当时还挺“现代化”的:通过房屋内部铺设的暗管,由“能量”(电石与水作用产生易燃气体)房和厨房顶“蓄水池”向各房厅供气、供水。如今,宅邸墙边屋角还可以见到管道、水头残迹,门窗顶上也保留有灯头足,但“蓄水池”早已被拆掉了。 卢厝还在卧房和厅廊地面率先使用了西式壁炉和花面瓷砖。据卢合溪介绍,这些花砖都是从德国进口的,一百多年了仍完好无损。他说,卢厝里的所有木料全部是从菲律宾运过来的,而石雕则都是惠安工匠们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