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精选16篇)
本阶段主要利用已采集的鄱阳湖黄颡鱼亲本2500公斤和已投资建设的繁殖与苗种培育设施,进行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尚需购臵实验仪器和检测设备(含电脑)49台(套)件、鼓风机和供气系统各2套。生产4cm转食夏花650万尾以上(其中250万尾用于销售,400万尾用于自养)。本阶段共需落实资金49.1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9.1万元,流动资金30万元。可实现销售收入25万元(销售250万尾4cm夏花,每尾按0.1元计算)。
第二阶段目标:(20xx年7月—20xx年12月:冬片鱼种培育和成鱼养殖阶段)
本阶段需新增投资159.8万元,用于技术研究开发,购臵增氧机10台、自动化投饵机10台、鱼种网箱100个(800平方米)、成鱼网箱100个(1600平方米)、鼓风机和供气系统各2套、活鱼运输车一辆,新建亲鱼与鱼种培育池100亩、流水产卵池10个(300平方米)、自流式孵化池400平方米、工厂化鱼苗培育池100个(1600平方米)。可生产8—10cm鱼种340万尾(100万尾用于销售、240万尾用于下一年成鱼养殖),成活率达90%以上;培育后备亲鱼5000公斤;建立无公害养殖池塘100亩、网箱200个,利用上一年生产的120万尾鱼种,开展无公害养殖,生产尾重90克以上的商品鱼100吨,成活率达90%以上。该阶段共需落实资金259.8万元(从上一阶段的销售收入、企业自有资金和国家无偿资助资金中解决),其中新增固定资产投资159.8万元、流动资金100万元。实现销售收入277万元(销售冬片鱼种100万尾、后备亲鱼5000公斤、商品鱼100吨)。
第三阶段目标(20xx年1月—20xx年7月:黄颡鱼繁殖和苗种培育阶段。)
本阶段需新采集或选育亲鱼20xx公斤,形成具有繁殖能力的亲鱼4500公斤,购臵增氧机10台、自动化投饵机10台,生产4cm夏花苗种1000万尾以上(其中500万尾用于销售,500万尾用于自养)。共需落实资金57.1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7.1万元,流动资金50万元。实现销售收入50万元(销售500万尾4cm夏花,每尾按0.1元计算)。
第四阶段目标:(20xx年4月—20xx年2月:冬片鱼种培育和成鱼养殖阶段)
本阶段需培训技术工人20人(次),利用自有水库和池塘开展网箱和池塘养殖鱼种与成鱼,购臵成鱼网箱100个(1600平方米)。池塘养殖鱼种60亩、成鱼100亩,网箱养殖鱼种100箱、成鱼200箱。生产4cm夏花1000万尾,8—10cm鱼种425万尾(200万尾用于销售、225万尾用于下一年成鱼养殖),成活率达85%以上;培育后备亲鱼10000公斤;利用上一年生产240万尾鱼种,生产无公害商品鱼200吨,成活率达90%以上。该阶段需投入固定资产资金4万元,流动资金200万元,共需落实资金204万元(从上年度和上一阶段的销售收入中解决)。
(三)资金投入及使用计划:
1、计划投资额
项目计划投资额300万元,其中近期已完成投资50万元(用于亲鱼采集、亲鱼与鱼种池、流水产卵池、流水孵化池、实验楼等生产实施的建设及配套设施建设,前期技术开发投入等)。尚需新增投资250万元。新增投资中,固定资产投资190万元(用于新建亲鱼与鱼种培育池、产卵与孵化设施、工厂化鱼苗培育池,采集亲本,购臵实验仪器及检测设备、供气及配套设备、增氧机与投饵机等生产设备、鱼种和成鱼网箱、活鱼运输车等),铺底流动资金投资60万元。
2、项目单位负责完成新增投资情况
由项目单位负责完成的新增投资资金到位时间表
第二章项目技术成果的先进性分析
一、简述
(一)国内黄颡鱼繁殖、养殖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近期发展趋势
1、黄颡鱼繁养殖发展现状
根据查阅资料,我国黄颡鱼繁养殖始于80年代,广东、湖北、湖南、福建、广西、浙江、江苏、上海等省市早在80年代中期就开始对黄颡鱼进行了人工繁育和人工养殖技术研究,但是,多年来,黄颡鱼苗种规模化的人工育苗技术始终尚未获得突破。
进入21世纪,由于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市场需求量的增加,加之天然产量逐年下降,黄颡鱼的产量既不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更不能满足国外市场需要。因此,湖北、江西、江苏、浙江、上海等省份的科研单位和水产养殖企业在捕捞野生黄颡鱼进行蓄养研究的基础上,加大了人工繁养殖的研究力度,并取得了一定突破,但经过转食驯化的人工苗种在市场供应数量较少。从许多报导资料来看,人工培育的苗种成活率一直在30%左右,且向社会提供的苗种大部分是未经转食驯化的,给黄颡鱼养殖者造成了一定的损失。
由于黄颡鱼天然苗种日趋减少和诱食后的人工培育的鱼苗供应甚少,从而导致黄颡鱼的养殖面积和产量一直难以扩大和提高。目前,全国黄颡鱼的养殖面积大约为80万亩左右,人工养殖的产量大约为20万吨,原因是经驯食后的人工苗种难以满足日益发展养殖的需求。
目前,黄颡鱼的人工苗种驯化转食技术一直是国内外水产技术人员研究的难点,全国各地都在加紧对该项技术的研究。其目的就是为了向社会提供更多的经转食驯化后的人工培育的苗种,为黄颡鱼产业化经营服务,为调整渔业产业结构、农民增收作出贡献。本项目技术在苗种转食驯化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突破,通过中试必将使该项技术呈模式化,应用于池塘和大水面等水域的水产养殖业中。
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 篇15
第一部分 投资项目总论
总论作为可行性报告的首要部分,要综合叙述研究报告中各部分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结论,并对项目的可行与否提出最终建议,为可行性研究的审批提供方便。
第二部分 投资项目建设可行性
第三部分 投资项目市场需求分析
市场分析在可行性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在于,任何一个项目,其生产规模的确定、技术的选择、投资估算甚至厂址的选择,都必须在对市场需求情况有了充分了解以后才能决定。而且市场分析的结果,还可以决定产品的价格、销售收入,最终影响到项目的盈利性和可行性。在可行性报告中,要详细研究当前市场现状,以此作为后期决策的依据。
第四部分 投资项目产品规划方案
第五部分 投资项目建设地与土建总规
第六部分 投资项目环保、节能与劳动安全方案
在项目建设中,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能源节约和职业安全方面的法规、法律,对项目可能造成周边环境影响或劳动者健康和安全的因素,必须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论证分析,提出防治措施,并对其进行评价,推荐技术可行、经济,且布局合理,对环境有害影响较小的最佳方案。按照国家现行规定,凡从事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都必须执行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制度,同时,在可行性报告中,对环境保护和劳动安全要有专门论述。
第七部分 投资项目组织和劳动定员
在可行性报告中,根据项目规模、项目组成和工艺流程,研究提出相应的企业组织机构,劳动定员总数及劳动力来源及相应的人员培训计划。
第八部分 投资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项目实施时期的进度安排是可行性报告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实施时期亦称投资时间,是指从正式确定建设项目到项目达到正常生产这段时期,这一时期包括项目实施准备,资金筹集安排,勘察设计和设备订货,施工准备,施工和生产准备,试运转直到竣工验收和交付使用等各个工作阶段。这些阶段的各项投资活动和各个工作环节,有些是相互影响的,前后紧密衔接的,也有同时开展,相互交叉进行的。因此,在可行性研究阶段,需将项目实施时期每个阶段的工作环节进行统一规划,综合平衡,作出合理又切实可行的安排。
第九部分 投资项目财务评价分析
第十部分 投资项目财务效益
第十一部分 投资项目风险分析及风险防控
第十二部分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 篇16
房地产可行性研究报告是根据可行性研究对项目进行科学的分析和预测。因此做好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是项目成败的先决条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是项目立项阶段最重要的核心文件,具有相当大的信息量和工作量,是项目决策的主要依据。
第一节 可行性研究的概念和作用
一. 可行性研究的概念
可行性研究是指在投资决策前,对与项目有关的资源、技术、市场、经济、社会等各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论证、和评价,判断项目在技术上是否可行、经济上是否合理、财务上是否盈利,并对多个可能的备选方案进行择优的科学方法,其目的是使房地产开发项目决策科学化、程序化、从而提高决策的可靠性,并为开发项目的实施和控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