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况汇报(精选33篇)
2、创新方法,提高党组织服务能力。结合“三农”工作实际,深入推进党员干部便民服务机制,不断强化干部服务群众意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提升自身形象。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减化办事程序,压缩办事时限,为群众提供高效、热情、优质的服务,进一步提高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
3、优化队伍,激发党组织活力。通过上党课、专题培训、座谈讨论等多种形式,对党员进行先进性教育和科技文化知识培训,在党员的党性观念、服务意识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上下主要功夫,解决党员带动能力不强的问题。重点发展年轻有为、思想先进、带动性强的党员,使支部党员年龄结构年轻化、知识化,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与活力,改善党员结构失衡与素质不高问题。通过以上措施,党组织活力得到明显增强,服务能力也有显著提高。
情况汇报 篇29
为进一步强化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巩固泥河镇发展稳定的良好局面,泥河镇结合20xx年度村党组织量化考评的结果,同时根据区委组织部的相关文件要求,确定了店集村党支部为软弱涣散党组织。泥河镇党委高度重视,结合上级要求和店集村的实际,认真开展整顿工作。已完成了整顿任务,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结合量化考评,认真查摆问题
通过党组织述职、考核组现场打分、与村干部背靠背谈话以及进行党员群众民主测评等方式对基层党组织进行了量化考评,店集村党支部反映出如下问题:
1、党组织班子配备不齐、书记长期缺职、工作处于停滞状态。原任党组织书记不胜任现职、工作不在状态、严重影响班子整体战斗力,已被免职。
2、村务财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混乱。村务公开不及时,村级财务账目不明细,群众对日常工作的开展不了解。
3、党组织服务意识差、服务能力弱、群众意见大。村干部在工作中缺乏主动性,为民办事意识不强,村干部坐班制度执行不到位,群众办事找不到人。
二、制定整顿措施,分段开展工作
镇党委以加强党支部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为目标,力求切实解决村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整顿措施,并且明确四个阶段的工作:
第一阶段(3月25日-3月28日)
区镇领导到村会诊,调整包村方案,选派镇机关干部到村任党支部书记。
第二阶段(3月31日-4月14日)
建成为民服务代理室,制定村干部值班表,实行村干部坐班制度。
第三阶段(4月14日-4月18日)
开展业务培训,设立群众意见箱,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
第四阶段(4月21日-4月25日)
完成村干部任期审计,并及时公开。
三、第一书记牵头,落实相关任务
由区镇领导到村会诊,调整了包村方案,镇党委书记张文道任该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镇党委副书记苏多洵任该村党支部第一副书记,从镇机关选派李维林同志任店集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传兆进入村支部班子并任党支部副书记。
在第一书记指导帮扶下,逐步建成店集村为民服务代理室,制定了村干部值班表,实行村干部坐班制度,规范登记为民代理事项,认真落实处理,及时为前来办事的群众排忧解难。
维修改造了办公室,拨专款对村内水系、道路进行了维修。购置了办公设备,优化了村部环境。
对村级账目进行了审计并将结果进行公开,接受群众的监督。
四、领导莅临视察,提出工作要求
店集村的整改得到市区领导的高度重视,4月10日和16日,副市长、区委书记蔡宜骅和区委、纪委书记孙亦民亲临店集村考察软弱涣散党组织的整顿工作。在镇党委书记、店集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张文道,泥河镇党委副书记、店集村党支部第一副书记苏多洵的陪同先后查看了新建成的为民服务代理室,翻阅了制定的村干部值班表和各种制度,并和村干部进行了简短谈话,对店集村的整顿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求镇党委要进一步加强整顿工作的力度,确保能按时完成各项整顿任务;二是要求村干部要进一步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在工作中做到“三严三实”;三是各项村规民约、制度要尽快上墙,认真落实。
4月29日上午,市长王宏专程来到店集村视察整改成效。王市长在视察中强调,店集村的班子建设要过渡好,镇选派干部要指导村干部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理论水平;村务财务要民主公开,多为群众办实事才能凝聚民心、凝聚人心。并且指出店集村以后要多方征求意见,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增加收入,切实改善村民的生活水平与质量。
五、明确工作重心,逐步完成整顿
一是开展业务培训,提高村党支部班子成员的服务意识和整体素质。店集村的突出问题是班子团结不够,整体素质不强,为此,由第一书记牵头,对现任班子成员加强政治与业务等方面的培训,通过组织参加镇机关周五政治学习、开展小组研习等方式,学习“三严三实”重要讲话精神、兰考调研时的系列讲话以及焦裕禄精神,力求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思想,增强为民服务的意识和工作责任感。镇党委每周对村党支部开展工作的情况进行检查。
二是组织对村干部进行任期审计,对村务财务进行清理整顿,并对结果进行了公开。由镇纪委牵头,针对村干部开展了任期审计工作,并对整顿之前反映强烈的财务状况进行清理整顿,公开了村里的财务状况。
六、及时总结经验,归纳有效做法
通过此次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总结出如下经验:
一是对党员干部的教育要始终摆在第一位。
二是工作要公开公正,确保群众要有知情权。
三是工作要有制度做保障,制度要以实行情况来衡量。
情况汇报 篇30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也是非常重要的就业群体。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事关基本民生,也是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支撑。20__届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而今年受经济下行压力和突发新冠肺炎疫情的双重叠加影响,就业形势会更加复杂和严峻。
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第一,市场招聘需求下降。受疫情影响,一些中小企业效益下滑,特别是旅游服务、餐饮娱乐、销售贸易等行业,而这些中小企业又常年是“招人用人大户”。由于中小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人工成本占比较高,导致很多企业不得不减少招聘。
第二,线下招聘渠道尚未恢复正常运作。许多线下招聘渠道尚未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正常运作状态,许多人力资源市场尚未开放,线下招聘会也没有如期召开。高校毕业生求职渠道多以线上招聘为主,求职效果不如以往。
第三,出国留学暂缓学生和留学回国毕业生加重就业总量压力。上半年,一些国家的领事馆暂停普通签证业务的受理,同时一些国家相继开始采取入境管制措施,这就使得一些原本准备出国深造的高校毕业生,有可能不能顺利拿到签证,暂时放弃留学事宜,转向国内就业市场,导致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增加。
国家及地方出台政策措施的特点
第一,提高思想意识水平,明确重点定位。高校毕业生历来是就业工作的重点群体之一,疫情发生之后,作为受影响较大的群体之一,政府及时突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点位置,进行精准帮扶。
第二,内容涉及面广,服务方式精准。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强化稳就业举措的实施意见》,其中第三章是专门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而言,在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方面指明了方向。另外,政策在优先投资有利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产业,优化自主创业环境,支持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高校毕业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均有明确规定,政策内容涉及面广且精细、精准。
第三,多部门统筹协调,开展专项行动。多部门联合发起多项行动。近期,教育部、人社部等6部门和单位共同实施“百日冲刺”行动,从5月份到____中旬,重点组织开展十大专项行动。
后疫情时代的思考与建议
随着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形势的不断变化,以及高校毕业生离校日期的到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迎来新的挑战。对于下一步的工作,笔者有如下思考与建议:
第一,压实就业工作责任,加强政策督促落实。时至年中,抗疫已经半年,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政策已出台不少。后疫情时代,加强政策的督促落实是关键。要强化组织领导,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抓实抓细,对政策文件中的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另外,优惠政策的落地离不开资金保障,要加大就业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完善就业工作表扬激励机制,对落实政策到位的地方给予表扬激励。多手段多方式提高相关政策措施的实施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