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报告大学生幸福观(通用34篇)
进入21世纪后,伴随世界一体化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推进,在改变我国经济领域的面貌同时,人们的思想领域激起强烈的共振。当代大学生作为青年人中的特殊群体,其幸福观直接影响着社会的文明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将会影响到未来中国的兴衰。人们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以及自我至上等观念对大学生们的健康成长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关注大学生幸福观认知现状、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幸福观对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了解当代大学生幸福观情况,我们选择了问卷调查的方式。
二、调查方式:问卷调查
发放问卷数:100份 回收问卷数:100份
发放方式:随机发放 调查地点: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
三、调查内容:当代大学生幸福观
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幸福观调查,重点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幸福观的内容,他们对金钱与幸福关系的看法,大学生责任感等方面。并且通过调查分析当代大学生在幸福观中所存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四、调查结果
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我们可以看出47%的人认为自己非常幸福,53%的人认为自己比较幸福。他们认为会对我们幸福产生最重要影响的:生活占最高比例42%,其次为学习23%,而爱情居于第三位19%。当谈及到幸福的生活与金钱的关系时100%的人认为它们之间有一定关系,幸福的生活需要有一定的物质保障。
从各种因素的影响结果来看,当代大学生的幸福观还是比较正确的,健康的身体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大学生们认为最能对幸福产生影响的因素,其次就是受到理解和尊重以及学业顺利。当然也有一部分大学生认为丰厚的物质条件也是决定我们是否幸福的因素之一。
同时,当代大学生对于人生目标的追求情况也是决定我们是否拥有正确幸福观的重要条件。萧伯纳曾说过:人生的真正欢乐是致力于一个自己认为是伟大的目标。由此可见当我们拥有一个伟大的目标时更容易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43%的人对未来有着明确的目标追求,另外49%的人对自己未来发展不清楚,但是他们仍然为着未来而努力。
当代大学生对自己未来的目标的清晰度情况还是比较乐观的,有明确目标的人更容易获得幸福。但是还有少部分大学生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不明确,从而导致了他们在学习和生活方面都带有消极的态度并可能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他们经常采用沉迷网络游戏等方法来逃避现实和自身应当承当的责任。为此,我们对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
结果显示:17%的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厌倦学习的现象很严重,72%的人偶尔打游戏只是作为一种娱乐消遣活动但并不沉溺于其中,只有11%的人基本上不存在这些问题。
就业压力、环境问题、世界格局等诸多方面对当代大学生的幸福观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面对就业问题时,许多大学生会偏向于选择一份稳定的工作,他们不认为只有创造才是幸福,相反,充足的物质条件才是幸福的保障。
针对学校现行教育体系,91%的人认为学校有必要开设更多的与大学生幸福观相关的课程,但是其中69%的人认为该课程可以开设,但是前提条件是没有必要开设得太多。
同时,我们也对当代大学生关于幸福的理解进行了调查。其中一部分人认
五、调查结论
当代大学生幸福观问题一直是社会广泛关注的对象。根据调查结果,我们总结出当代大学生幸福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 拜金主义严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现阶段物价飞涨,房价甚高,
让大学生对金钱方面的认识产生了负面影响。社会上一些人不能正确理解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认为市场经济就是金钱经济片面夸大金钱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社会生活中很多方面都显示了金钱的重要性,阻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影响并限制了当代大学生对理想的追求。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部分大学生过分夸大金钱在幸福中的作用。甚至有学生认为“金钱比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更为重要”,“有钱就有一切,金钱就是幸福”等。
(二) 完全以自我为中心,欠缺对他人的考虑。大学阶段是我们走向社会的重要起
点,在这里我们学习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与人交往的能力。然而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当代大学生在行为上缺乏社会知觉,只受一己需要的支配,忽略别人的存在。这种现象在大学寝室里体现得尤为明显。在当代大学生中,主要有唯我独尊、缺乏自省意识、缺乏同情心、缺乏责任心等倾向。
(三) 盲目的认为拥有事业就拥有幸福。随着高校扩招,本科教育越来越普及,人
才越来越多,大学生所面对的就业压力也更大。大多数高校毕业生努力在现有条件下谋求个人发展,择业时第一看发展前景,第二看施展才干的机会,第三看薪酬福利。因此在整个大学期间,他们过分注重热门专业、实用知识的学习,为将来找到一份好的工作而奠定基础,却对加强自身修养、提高道德水平不屑一顾,客观上造成他们身上对报效祖国、回报社会的责任感淡化。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大学生在人生活动中对各种事物、现象和自身价值进行
认识、评价和取舍要受价值观的支配,有什么样的价值观,相应地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对金钱的正确理解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价值观。幸福生活的产生和维系是离不开相应的物质基础的,但是这绝对不是有价值的人生。财富的积累是为了进一步发展自己,为社会做贡献,这样的人才会真正赢得人们的尊重,同时才能获得个人的幸福。
(二) 增强与周围同学互动,学会换位思考。大学是社会的缩影,我们只有与周围
同学融洽相处,学会互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且在交往过程中多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这样才能更好的把握人生的方向,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三) 提高个人素质。当代大学生应通过自身的努力,以社会为己任、正确地认识
自己,并由此为出发点,把握自我、驾驭自我,为自己寻找最佳的人生方位,设计和塑造自我,从而达到升华并最终超越自我。
(四) 学校方面应该加强对大学生幸福观的教育。教育活动中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
发展而不是只停留在教导学生掌握专业技术知识,为谋求职业做准备的层次。大学教育应该更注重文化情操的培养,增强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思想底蕴,使学生得到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全面的素质培养。学校通过多开设关于幸福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课程,让有沉重感、负担感或缺乏幸福感受的学生感知自己所处的幸福情境,认识到人生的意义,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奋斗者常常是充实的,奉献者常常是幸福的。幸福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物质条件的充足,更是我们对自我、对家人、对社会的积极投入,认真生活。我思,故我在。大学里我们要学会感受幸福,保持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一个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精神空虚的人很难想象会获得真正的幸福生活。幸福需要我们努力追求崇高的人生境界,把个人的价值融入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中,融入对事业的不懈追求中,为实现理想而奋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不断的奋斗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我们的社会也会添一分和谐、多一丝暖意、增一股活力。
从马克思主义来看,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统一是幸福的主要内容,劳动和创造是幸福的源泉,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的有机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核心,奉献是追求幸福的最终归宿。
同时我们也应该明白幸福是主客观的统一体。从调查结果我们相信只有良好地平衡幸福的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我们才可能树立正确的幸福观。从客观方面说,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社会环境,正确认识物质对幸福的影响才能是大学生不会产生拜金主义;从主观方面说,幸福是人们对外在世界的一种感受和体验,它取决于自己的价值取向和精神状态。
大学生思想引领社会思想,是未来社会的潮流,大学生幸福观代表了未来社会幸福思想发展的基本趋势。加强幸福观教育,对培养有理想、有抱负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作用,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来丰盈自己,让我们的理想不仅仅停滞于物质生活的享受,而是更多地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做贡献。
“大气大为,求真务实”,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努力践行作为一名大学生的责任和义务,为争取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