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报告(精选19篇)
7月1日,院团委学生会“三下乡”服务小分队在各组组织的带领下深入,通过与当地村委领导进行座谈会、走访贫困家庭、慰问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开展了消防知识进农户等形式开展活动,这些活动正式拉开了本次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序幕。
伴着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大学生们走进留守儿童家中,为孩子们进行各门功辅导学习和思想教育,与留守儿童进行了心与心的零距离互动。期间,同学们还与孩子们进行了游戏交流互动,孩子们天真的笑脸给进行辅导的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7月14日晚,由我院团委学生会主办的“艺关爱˙温暖‘留空’”艺演出在村广场举行,同学们自编自演了歌曲、舞蹈、走秀、武术、朗诵等形式多样的节目,期间村民们毛遂自荐客串几个节目,与同学们同台演绎,将晚会氛围推上高潮。晚会期间,院团委副书记莫雅媛代表学院为空巢老人与留守儿童捐赠慰问品,向xx乡政府及村干部对我院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给予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进一步地接触了社会,了解了国情,更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同时让空巢老人、留守儿童这些特殊的弱势群体感受到社会的帮助和关心。希望通过不断的宣传,唤起社会对特殊群体的关爱意识,号召更多的社会爱心人士加入到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的行动中。相信,萤光虽小,聚能无限,志愿服务一直在路上!
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报告 篇14
转眼间,大学生活已经过去了两年,在这两年里,我一直希望可以有一次团队实践的机会,怀着忐忑的心情,我报名参加了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赴临夏方言研究的社会实践。大学的学习是轻松的,同时也是枯燥的。这两年我虽然学到了很多,却苦于没有机会将所学到的内容付诸实践,借着这次机会我想好好的锻炼一下自己。
7月9日上午,赴临夏社会实践小分队14名成员经过2个多小时的颠簸之后,到达了我们这次的目的地——临夏市。从车上我已经感受到了这个地区明显的回民风情,一路走来,商店的招牌上几乎都写着清真标志以及除了汉字之外我不认识的文字,这里的建筑也颇有特色,有着浓郁的民族风格。我对这个地方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
经过短暂的休整之后,我们开会讨论了此次社会实践的一些细节以及详细的分工。下午6点左右,社会实践队员满怀信心以小组为单位,从住处出发,开始了第一次的调研工作。我们这一组到达目的地就开始询问路人。刚开始,大家都有点胆怯,也有点紧张,我们第一次询问了一个中年妇女,她明白我们的来意之后很热情地看我们准备的材料,过了几分钟,她面露难意,说自己看不懂,将材料归还我们之后就离开了。但这并没有打击我们的信心,紧接着又询问了几个坐着聊天的老人,可是他们都推脱说自己看不见或是看不懂,让我们找其他人。这让我们小队的队员有点丧失热情了,不过我们继续给自己打气,沿着一条街挨个问,结果有些人还没等我们过去就开始摆手,说他们不懂。马上我们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之前我们的调研对象定位为老人,因为他们年纪大,方言的色彩更浓厚一点,但这不可避免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老人因为时代的关系可能没上过学,也不认识字或者由于年纪大了看不清也是有可能的。意识到问题,我们马上进行了调整,很快就有人愿意帮我们了,我们的工作总算有了进展。可是距离我们约定好结束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大半,我们鼓励自己要加油,于是怀着这种热情,坚持到了最后。回到住处,我们对各组的调研工作进行了分析讨论,发现大家都有很多收获,即使各组的目的相同,但是方法却完全不同,有的小组在临夏中学附近调研,周围有很多退休的老师很乐意参与这种活动;有的小组与当地人聊天,在聊天的过程中完成了这次调研…
通过第一天的实践,我收获了很多也明白了很多。做一件事情,要考虑到它的方方面面,社会是不同于学校的,学校中那份轻松的气氛,在社会上是不存在的,在学校中,我们除了学习没有多少事情需要去做,在社会上,我们要做的事情是那么多,那么繁碎,然而,没有人会告诉你,你要做什么,你要怎么做,只能凭直觉去做,要做好,做得认真漂亮,要把最简单的事情以最认真的态度去做,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得到别人不一样的评价,我们才能有一个漂亮的开头,同时,我们也会发现自己的不足,汲取经验,才能向别人学习更丰富的知识,不断拓宽自己的眼界,充实自我。
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报告 篇15
自XX年至今,吉林大学临床医学院河北唐县社会实践活动已经走过7个年头。作为吉林大学临床医学院的老师与学子们,为了更深刻体会白求恩精神,进而弘扬发展这种伟大的精神,XX年8月11日,在临床医学院辅导员老师魏宇航、杨晨和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脊柱外科刘亚东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一行13人组成的“筑梦白衣,寻根之旅”志愿者团队向着白衣梦开始的地方——河北省保定市唐县牛眼沟村高歌前行。
晚上10点,我们背负着全院领导、老师的期望与嘱托来到长春站。火车悄无声息的驶离站台。夜色渐浓,铁轨的声音在我们的枕边徘徊。每一颗心都有着同样的悸动与兴奋,同样的幸福着、期盼着。
第二天一早8点,我们坐上了从北京开往唐县的客车。暑气蒸腾之中,渐渐浮现出了绵延的山。经过5个多小时的颠簸,一次次的穿过山洞,一次次的望见那一边,我们知道,唐县——白求恩精神的发祥地、新中国卫生事业的摇篮,离我们越来越近。而我们,距离白求恩希望小学的天真、可爱的孩子们也越来越近。
下午2点,我们集体参观了白求恩纪念馆,参观途中,我们都好像能触摸到白求恩同志那高贵而不朽的灵魂。明确详实的史料、感人至深的讲解,让我们时刻都感觉到了白求恩同志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与毫不为己专门为人的无私奉献精神。队员刘远达同学表示:“只有在唐县,这个白求恩同志为中国革命奉献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的地方,脚踏先烈曾经行走过的土地,我们才能深切的感受到这伟大精神。我要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践行、发扬这种精神。努力学习,敢于吃苦,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白衣人。”
黄昏时分,我们终于来到了白求恩希望小学。校长和孩子们早早的就已经站在了校门口欢迎我们。一下车,和着这山区独特而迷人的空气,校长和可爱的孩子们给了我们家一般的温暖,使我们充满了力量,迎接接下来的生活。
简单的晚饭过后,带队教师魏宇航、杨晨总结了今天的行程,对同学能深切体会白求恩精神感到欣慰,鼓励大家勇于发扬白求恩精神,做一名无愧于白求恩精神的医学生。并对同学们接下来的社会实践生活给予了耐心的指导。之后,对第二天的活动进行了详细地安排。
夜深了,我们的老师与队员们都满怀兴奋的期待着,期待着明天与孩子们更深入的了解与交流......
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报告 篇16
艺支教队全体队员穿着蓝色的队服,大家没有空闲的手,都背着拉着我们艺全体师生的爱心向上埔学校出发。坐上五个小时的车,抵达陆丰的车站;我们很幸运,到达车站后,还有校长主任专车载我们到XX学校,我们一路顺风,无风无雨。
到了XX学校,马主任帮我们一起张罗了我们的寝室,我们的寝室就是把课桌移走的课室,对于支教,我们不感到艰辛,反倒觉得很满足。当晚学校的招待,我们吃香喝足了,就去准备我们接下来支教要用到的厨房用具等,最后返回XX学校准备第二天的上课内容。第一个晚上,我是一点多才睡觉,把一切都准备好了之后才能放心睡觉,因为我是第二次来到这里支教,对于这里的环境有了了解,我跟队员们都是很放心入睡的。
第二天六点左右就起床了,开始进行这一天的任务了。有的学生不到七点就已经来学校了,跟我们一起布置上课的课室,接着越来越多的学生到了,我们一起有序的打扫安排课室,学校很快由一片寂静变得富有生机活力了。接下来就是班会课的开始,我们安排好了各班的班主任,所以由班主任先发言,随后班里同学的自我介绍,接着就是我们老师的自我介绍了,通过介绍,我们先初步相互认识。班会结束,我们进行了心理互动活动和课外活动,通过游戏,让我们进一步增强师生的相互认识。随着活动的结束,我们早上的课程也随之将要结束了。下午开始,就是正式上课了,我们老师,在每节课之前,我们都很充分认真的备好了每节课要讲的内容,我们的课程安排有语文,数学,英语,信息技术,美术,心理,音乐,体育社团,跨文化。通过各方面提升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启发他们的梦想,问问他们,并且一边给他们建议,告诉他们,我们自己要拥有梦想,并且朝着梦想坚持努力奋斗,那样我们才活得更有意义。阿·安·普罗克特也说过:“梦想一旦被付诸行动,就会变得神圣”。在上课期间,我们每节课不但有上课的老师,还专门安排了没有课没有其他安排的老师负责默默地巡逻,还有负责拍照摄像的老师。学生们专心认真上课的样子,我们历历在目,而且学生下课后有的依旧继续学习,不懂的.找老师辅导,学生们也很热爱运动,在小操场打羽毛球,乒乓球,踢毽子,跳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