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报告(通用33篇)
暑期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报告 篇1
今年的暑假,我到一个器材厂当任会计,算是一种锻炼,在这里,可以学到课堂上很多学习不到的东西。
器材厂的会计部并没有太多人,设有一个财务部长,一个出纳,两个会计员,而教导我的是老会计。刚到会计部就叫我先看她们以往所制的会计凭证。由于以前的暑假有过类似的社会实践经验,所以对于凭证也就一扫而过,总以为凭着记忆加上大学里学的理论对于区区原始凭证可以熟练掌握。也就是这种浮躁的态度让我忽视了会计循环的基石——会计分录,以至于后来让我尝试制单的良苦用心。于是只能晚上回家补课了,把公司日常较多使用的会计业务认真读透。毕竟会计分录在书本上可以学习,可一些银行帐单、汇票、发票联等就要靠实习时才能真正接触,从而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别以为光是认识就行了,还要把所有的单据按月按日分门别类,并把每笔业务的单据整理好,用图钉装订好,才能为记帐做好准备。
制好凭证就进入记帐程序了。虽说记帐看上去有点象小学生都会做的事,可重复量如此大的工作如果没有一定的耐心和细心是很难胜任的。因为一出错并不是随便用笔涂了或是用橡皮檫涂了就算了,每一个步骤会计制度都是有严格的要求的。例如写错数字就要用红笔划横线,再盖上责任人的章,才能作废。而写错摘要栏,则可以用蓝笔划横线并在旁边写上正确的摘要,平常我们写字总觉得写正中点好看,可摘要却不行,一定要靠左写起不能空格,这样做是为了防止摘要栏被人任意篡改。对于数字的书写也有严格要求,字迹一定要清晰清秀,按格填写,不能东倒西歪的。并且记帐时要清楚每一明细分录及总帐名称,不能乱写,否则总长的借贷的就不能结平了。如此繁琐的程序让我不敢有丁点马虎,这并不是做作业时或考试时出错了就扣分而已,这是关乎一个企业的帐务,是一个企业以后制定发展计划的依据。
所有的帐记好了,接下来就结帐,每一帐页要结一次,每个月也要结一次,所谓月清月结就是这个意思,结帐最麻烦的就是结算期间费用和税费了,按计算机都按到手酸,而且一不留神就会出错,要复查两三次才行。一开始我掌握了计算公式就以为按计算机这样的小事就不在话下了,可就是因为粗心大意反而算错了不少数据,好在教我先用铅笔写数据,否则真不知道要把帐本涂改成什么样子。
从制单到记帐的整个过程基本上了解了个大概后,就要认真结合书本的知识总结一下手工做帐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很要耐心的跟我讲解每一种银行帐单的样式和填写方式以及什么时候才使用这种帐单,有了个基本认识以后学习起来就会更得心应手了。
除了做好会计的本职工作,其余时间有空的话我也会和出纳学学知识。别人一提起出纳就想到是跑银行的。其实跑银行只是出纳的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在和出纳聊天的时候得知原来跑银行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除了熟知每项业务要怎么和银行打交道以外还要有吃苦的精神。想想寒冷的冬天或者是酷暑,谁不想呆在办公室舒舒服服的,可出纳就要每隔一两天就往银行跑,那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了。除了跑银行出纳还负责日常的现金库,日常现金的保管与开支,以及开支票和操作税控机。说起税控机还是近几年推广会计电算化的成果,什么都要电脑化了。税控机就是打印出发票联,金额和税额分开两栏,是要一起整理在原始凭证里的。其实它的操作也并不难,只要稍微懂OFFICE办公软件的操作就很容易掌握它了。可是其中的原理要完全掌握就不是那么简单了。于是我便在闲余时间与出纳聊聊税控机的使用,学会了基本的操作,以后走上工作岗位也不会无所适从,因为在学校学的课本上根本就没提过这种新的机器。
是的,课本上学的知识都是最基本的知识,不管现实情况怎样变化,抓住了最基本的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如今有不少学生实习时都觉得课堂上学的知识用不上,出现挫折感,可我觉得,要是没有书本知识作铺垫,又哪应付瞬息万变的社会呢?经过这次实践,虽然时间很短。可我学到的却是我一个学期在学校难以了解的。就比如何与同事们相处,相信人际关系是现今不少大学生刚踏出社会遇到的一大难题,于是在实习时我便有意观察前辈们是如何和同事以及上级相处的,而自己也尽量虚心求教,不耻下问。要搞好人际关系并不仅仅限于本部门,还要跟别的部门例如市场部的同事相处好,那工作起来的效率才高,人们所说的“和气生财”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也是不无道理的。而且在工作中常与前辈们聊聊天不仅可以放松一下神经,而且可以学到不少工作以外的事情,尽管许多情况我们不一定遇到,可有所了解做到心中有底,也算是此次社会实践的目的了。
暑期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报告 篇2
“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不是你处于哪个位置,而是你所朝的方向”在这个暑假后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暑假我选择了留在广州找实习岗位,可开始的几天我都是满怀信心去面试,然后带着失落的心情回到学校,一连几天找工作失败的经历让我有些灰心了,但我没有放弃,我告诉自己,我要体验一下社会,我要将专业知识运用到工作中。最终,我通过网上招聘信息找到了一份还算满意的工作,在一家企业当出纳。
工作虽然是无偿的,但在我看来,我是在为将来毕业后的工作做准备,所以我要努力做好这份工作,争取让自己学到更多东西。因为工作内容跟专业是挂钩的,而且一开始有老员工耐心指导我,所以我学的很快,没几天就掌握了工作内容和方法。
唯一担心的是听说厂长会刁难新员工,不过后来发现我很幸运没有受气,相反厂长和老员工对我还是比较关照的。开始的一两个星期我都是满怀激情的投入到工作中,渴望锻炼自己的专业技能,但渐渐地,工作内容的枯燥和繁琐开始让我失去对工作的热情,甚至看到那些账簿、发票和收据我就心烦气燥,为何要我来自讨苦吃呢?我感到好无助,我觉得我该放弃了。
我向一位老员工抱怨工作的枯燥乏味,我告诉他我想辞职回家。那个老员工跟我说,这份工作虽然有些枯燥,但是对于工厂来说很重要的职位,而且不是人人都可以胜任的,它保证了工厂的正常运作,只要我投入热情,不仅学到东西,还培养了一种工作态度,这些都是我需要的。老员工的话让我颇为自豪,愉悦的心情带走了先前的烦燥,让自己开始喜欢上了记账算账的事。接下来的日子我都牢记老员工的话,对工作投入百分百的热情。
出纳这份工作不仅仅让我学会了一些会计的工作,更重要的是让我认识到了在今后的生活中当自己面对难以应付的事情时,该沉住气,尝试从各个角度去分析问题,然后尝试去解决问题,来完成对未知事物的探索。
暑假的实习让我成熟了不少,让我体会到工作的过程是历练自身能力的过程,它让我加深了对社会关系的理解,对社会深层的把握,这些都不断让我变得成熟与从容,一点一点的淡化我身上的书生气,打磨我单纯用理论武装的利剑,改变我原有的一些难以改变的观点,在工厂的嘈杂的声音中细细地体会这些过程是生活中很有意义的事情,这既是享受,也是折磨,更是一次历练。
暑假社会这份工作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实习经验,更重要的是让我对人生有了新的认识,有了新的感悟。我直接接触了社会并且消除了先前对社会的一些偏见,又从社会上认识了自己在一些方面的不足。先前我想尝试到社会上独自闯荡,学学那些商业奇才那样闯出自己的一片天,虽然社会的辛苦与黑暗我早有耳闻,但我想的是:每年从各大高校走出一批又一批的大学生,他们其中有多少人是真正学到东西的?
又有多少是有足够资本可以在社会上立足呢?每个人带着梦想来到大学校园,最终有些人的梦想被堕落的大学生活所吞噬消灭,对于那些堕落的大学生,我想说,如果是这样那他们还不如不上大学。当今物价飞涨,在社会上连生存都是个问题,更别说是发展,甚至发财了,不适应社会的人最终只能被社会淘汰。
我不会像某些自命天之骄子的大学生那样看重自己出身名校,总觉得自己有种优越感而处处考虑职业的高低贵贱,过分的挑剔工作,我会从基层做起,从基层开始学习,逐渐让自己成为有竞争力的专业人才。面对每年大批高校大学生失业的情况,让我不得不疑惑为什么说“高考一考定终身”,疑惑为什么中国那么多的亿万富翁和成功人士都未曾上过所谓的高等学府,他们大对数只是普通的专科院校毕业,甚至连大学都没上。
知识只是改变我们命运的条件之一,但绝不是唯一的决定性条件。对于每日在象牙塔里生活的大学生来说,更重要的是了解并掌握社会对其经验、技术的需求。有多少大学生走上社会可以从事自己所学专业对应的工作?只是拥有一脑袋的理论知识,一连串的书本逻辑的毕业生,在未经过社会实践的过滤之前,在面试官看来就只是幼稚而待成长的脆弱的幼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