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范文 > 报告范文

报告范文

有关机电专业学生实习报告(精选34篇)

2024-09-15 09:37:21报告范文打印
有关机电专业学生实习报告(精选34篇) 读了三年的大学,然而大多数人对本专业的认识还是不够,在大二期末学院曾为我们组织了两个星期的见习,但由于当时所学知识涉及本专业知识不多,所看到的东西与本专业很难联系起来,所以对本专业掌握并不是很理想。....

  3、对暗设及埋地的电缆,应检查沿线的盖板和其它覆盖物是否完好,有无挖掘痕迹,路线标是否完整。

  4、电缆沟内有无积水或渗水现象,电缆是否受潮,绝阻是否降低。

  5、线路上各种接地是否良好,有无松动、断股和锈蚀现象。

  (四)、搞好煤矿配电线路的安全检查工作,也必须全面了解煤矿配电线路的布线情况、结构形式、导线型号规格及配电箱和开关的位置等,并了解煤矿井上、下负荷的大小及配电分布的情况。对煤矿配电线路,要有专门的维护电工,一般要求每周进行1次安全检查,其检查项目如下:

  1、检查导线的发热情况。

  2、检查线路的负荷情况。

  3、检查配电箱、分线盒、开关、熔断器、母线槽及接地接零装置等的运行情况,着重检查母线接头有无氧化、过热变色和腐蚀等情况,接线有无松脱、放

  电和烧毛的现象,螺栓是否紧固。

  4、检查线路上及线路周围有无影响线路安全运行的异常情况。绝对禁止在绝缘导线上悬挂

  物体,禁止在线路旁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5、敷设在潮湿、有腐蚀性物体的场所的线路,要定期对绝缘进行检查,绝缘电阻一般不得低于0.5μω。

  我认为变电所的运行发展及其管理做好变电所的运行管理工作,是实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供电的重要保证。因此,变电必须备有与现场实际情况相符合的运行规章制度,交由值班人员学习并严格遵守执行,以确保安全生产。

  (五)运行及管理制度

  1、交接班制度

  交接班工作必须严肃、认真进行。交接班人员应严格按规定履行交接班手续,具体内容和要求如下。

  (1)交班人员应详细填写各项记录,并做好环境卫生工作;遇有操作或工作任务时,应主动为下班做好准备工作。

  (2)交班人员应将下列情况做详尽介绍:

  a、所管辖的设备运行方式,设备缺陷,事故处理,上级通知及其它有关事项;

  b、工具仪表、备品备件、钥匙等是否齐全完整。

  (3)接班人员应认真听取交接内容,核对模拟图板和现场运行方式是否相符。交接完毕,双方应在交接班记录簿上签名。

  (4)交接班时,应尽量避免倒闸操作和许可工作。在交接中发生事故或异常运行情况时,须立即停止交接,原则上应由交班人员负责处理,接班人员应主动协助处理。当事故处理告一段落时,再继续办理交接班手续。

  (5)若遇接班者有醉酒或精神失常情况时,交班人员应拒绝交接,并迅速报告上级领导,做出适当安排。

  2、巡回检查制度

  为了掌握、监视设备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异常和缺陷,对所内运行及备用设备,应进行定期和特殊巡视制度,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修订改进。

  (1)巡视周期。有人值班的变电所每小时巡视一次,无人值班的变电所每四小时至少巡视一次。

  (2)定期巡视项目。

  1)瓷绝缘子、连接点、变压器、电容器

  2)电缆终端盒、。断路器、隔离开关、继电保护、仪表指示

  3)设备缺陷有无发展变化。

  (3)特殊巡视项目

  1)大风来临前、雷电后、在雾、雨、雪等气象时,应注意观察瓷绝缘放电情况。

  2)重负荷时,检查触头、接头有无过热现象。

  3)发生异常运行情况时,查看电压、电流及继电保护动作情况。

  4)夜间熄灯巡视,检查瓷绝缘有无放电闪络现象、连接点处有无过热发红现象。

  (4)巡视时应遵守的安全规定

  1)巡视高压配电装置一般应由有资格的两人一起进行,试合巡视配电装置、进出高压室时,必须随手把门关好。

  2)巡视高压设备时,不得移开或越过遮栏,并不准进行任何操作;若有必要移动遮栏时,必须有监护人在场,并保持安全距离。

  3)场地环境管理制度要健全。

  (六)、技术管理

  技术管理是变电所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积累资料和运行事故分析,提高技术管理水平,保证设备安全运行。技术管理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收集和建立设备档案

  2、应建立和保存的各种规程

  3、应具备的技术图纸要全

  4、井上、下的各场所的各种记录要全,发现问题要及时汇报并要作好记录。

  (七)煤矿机电安全

  1、矿用电气设备防爆的重要性电气设备在正常运行或故障状态下可能出现火花、电弧、热表面和灼热颗粒等,可以成为点燃矿井瓦斯和煤尘的点火源,因此搞好电气设备的防爆,对防止瓦斯、煤尘爆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矿用电气设备防爆的基本措施

  (1)采用间隔隔爆技术。

  (2)采用本质安全技术。

  (3)采用增加安全程度的措施。

  (4)采用快速断电技术,

  3、隔爆性能的保证

  (1)隔爆结构要符合要求。

  (2)隔爆面要有防锈措施。

  (3)隔爆面之间的紧固及防松。

  (4)联锁和警告标志的设置。

  4、短路故障的预防,经常性的对电气设备进行预防性检修和合理的对电气设备的保护进行整定是预防电气设备故障最有效的方法。

  5、停电检修制度为了预防人身触电,在检修和拆装电气设备时严禁带电操作,在停、送电及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停送电制度、工作票制度、工作许可制度和《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主要应做到如下几点:

  (1)停送电人员必须懂得安全生产知识和熟悉电气设备,并取得合格证;

  (2)停电工作前,对受影响的单位和地点必须办理停电手续,取得批准后,凭停电操作票进行停电操作;

  (3)停电后,必须在控制开关上悬挂有“有人工作,不得送电”停电牌,除停电人员外,其他人不得摘下此牌;

  (4)禁止乘全矿停电、部分停电或事故停电机会,未办停电手续就触动电气设备进行检修或拆装;

  (5)因停电而影响通风的地点,停电前需经

  瓦检员检查瓦斯,恢复送电前必须检查瓦斯,经许可后方可送电;

  (6)停电后,检修工作开始前,必须以相应的验电笔验电、放电,并将导体接地(在可能聚集瓦斯的地方,必须检查瓦斯浓度在1%以下时才准放电);

  (7)交接班时,如检修工作未完成,必须将停电情况及未完成的工作在现场向下一班交待清楚;

  (8)检修完毕恢复送电时,必须由原来悬挂停电牌并参加检修的人员取下停电牌,然后才准合闸送,严禁由别人约时送电;

  (9)如有两组以上人员在同一条线路上工作时,应各自悬挂自己的停电牌,一组工作完毕后,有其它停电牌未摘除时,绝对禁止合闸送电。

  6、煤矿井下通风机供电要严格遵守“三专两闭锁”。

  7、井下电器要有保护接地、保护、后备保护、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等措施保证电器的正常运行。

  (八)、井下电气防爆

  1、煤矿井下工作条件对电气设备的要求:

  (1)、井下环境潮湿,有的地方还有淋水,因此电气设备要求防滴(溅),隔爆结合面防锈蚀,电气绝缘材料耐潮。

  (2)、井下要求电气设备具有坚固的外壳。

  (3)、井下要求电气设备选材和结构应便于搬运。

  (4)、井下要求电气设备运行可靠,有一定过负荷能力。

  (5)、井下要求电气设备体积小、操作简单、维护方便。

  (6)、井下此要求使用在爆炸性环境的电气设备具有防爆性。

  2、防爆电气设备的形式为了使防爆电气设备的设计、制造标准化,便于检修、使用和维修,我国已制订了完整的防爆电气设备的国家标准包括,

  a、隔爆型电气设备;

  b、增安型电气设备;

  c、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d、正压型电气设备;

  e、充油型电气设备;

  f、充砂型电气设备;

  g、浇封型电气设备;

  h、无火花型电气设备;

  i、气密型电气设备;

  j、特殊型电气设备;

  k、矿用一般型。

  四、学习心得体会

  经过这四周来的实习,让我真真正正的体会到了理论和实践的区别。在学校的时候,我们只是学习课本上的一些理论知识。那时感觉理论这么简单,操作起来也并不难。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当我们刚来煤矿时,单位按排了我们一个星期的煤矿三大规程及规章制度的学习。于是,我们经过这些初步的培训之后,终于迈进了我期待已久的实战中。当我们踏入了生产一线后,带班领导首先给我们讲的就是安全问题。听他说就是在我们机电组因为工作不认真谨慎,乱动设备而造成的电气短路、烧毁设备、自己触电、因工作疏忽使自己手指挤断、腿脚压伤致残及伤亡现象出现过。听起来让人心惊胆战。的确,在现场如果忽视了安全问题就很容易发生工伤事故,当然受伤的不仅仅是别人,说不定也会是自己。因此,我们每天上班开班前会的时候,首先都要讲到:“安全第一”和工作中注意的事项,为的就是要告诫我们自己不论做什么事都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要三思而后行。不要完全依靠自己的感觉和经验做事。然后,带班才安排我们上线生产,刚开始工作时我什么都不会,做什么都是很慢,对那些工具设备的使用都是很生熟,甚至有些都是我们在学校所没见过的。所以在实习期间总是感觉到在学校学习的那些东西真是有局限性别,学习到的理论与实际有时很难结合在一起。经过带班组长及其领导的培训,自己的努力,现在我已经可以熟练撑握机电方面的操作知识并在煤矿机电科开始简单作业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