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范文 > 报告范文

报告范文

银行调研报告范文(精选25篇)

2024-10-12 17:52:37报告范文打印
银行调研报告范文(精选25篇) 作为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为适应市场需要和加快银行业务的创新步伐,我行近来相继推出了公司业务方面的新产品,现将创新产品的发展情况调查报告如下:一、创新产品业务发展状况目前我行公司业务在发展主要依靠的仍是传统性业务,我行没有....

  产品特点

  1、企业结算业务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2、系统直接对接中国人民银行现代化支付系统,完成跨行资金转账系统在线即时处理,减少资金在途时间,极大的提高客户资金转账的效率。

  3、一次提交多笔转账交易(集付快线),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的办公效率。

  4、查询签约账户来账资金信息,包括来账资金的账号、户名、开户行信息等,极大的方便客户对账。

  5、系统支持隔夜授权。保留客户超过预约日期30日内的待授权交易。

  6、网上企业银行系统支持使用CFCA863证书,证书验证速度更快,实现了证书自助更新、自助下载功能,客户使用更加方便。

  7、内部管理系统对企业资金交易进行业务监控,保障客户资金安全。

  ㈢手机银行

  手机银行业务是指华夏银行通过无线网络,利用手机界面实现为客户提供的金融服务;该项业务更方便的满足客户的理财及支付要求,界面简洁直观,操作方便。只要手机支持USSD协议,在移动运营商提供的网络上均可正常使用。

  手机银行的基本业务功能包括查询、转账、代缴费等,随着华夏银行业务的发展,手机银行的业务功能还将不断增加;

  网上银行能办理的手机银行的业务功能包括:签约账户类(签约账户增加,

  签约账户查询,签约账户删除),收方账户类(收方账户增加,收方账户查询,收方账户删除),辅助管理类(签约业务定制,手机银行服务销户)。

  五、华夏银行客户服务

  客户服务中心为用户提供以下服务:

  1.个人业务包括:账户查询、转账、电话汇款和短信定制等业务;

  2.公司业务包括:账户查询、预约取现和公司信贷查询等业务;

  3.同时为客户提供华夏理财、外汇买卖和咨询服务等业务。

  六、华夏银行网上业务利润贡献:

  华夏银行发布的20xx年年度报告显示,20xx年该行综合盈利能力稳步提升,净利润92.22亿元,比上年增长53.97%。盈利能力的提升主要得益于存贷款规模稳步增长、资金成本的有效控制、非利息收入的增长、成本费用水平下降和资产质量的持续改善。去年该行通过非公开发行补充资本后,每股收益达到1.48元,增长23.33%。

  年报数据显示,20xx年,华夏银行资产规模稳步增长,业务结构持续优化。总资产规模12441.41亿元,比上年增长19.60%。资产和负债结构继续改善,小企业贷款占比达到20.11%;客户存款同比增长16.73%;储蓄存款同比增长25.11%。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中间业务收入占比11.05%,比上年提高2.63个百分点。该行通过大力发展国际、投行等业务,中间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较快。

  七、我国网上银行业务

  ㈠特点:

  1:全面实现无纸化交易。

  2:服务方便、快捷、高效、可靠。

  3:经营成本低廉。

  4:简单易用。

  ㈡与传统银行业务相比,网上银行业务有许多优势:

  一是大大降低银行经营成本,有效提高银行盈利能力。

  二是无时空限制,有利于扩大客户群体

银行调研报告范文 篇5

  建立村镇银行是解决我国现有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金融服务缺位等“金融抑制”问题的创新之举,对于促进农村地区投资多元、种类多样、覆盖全面、治理灵活、服务高效的新型农村金融体系的形成,进而更好地改进和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和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村镇银行在组建和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瓶颈,尤其是欠发达的落后地区,组建难度大,发展缓慢,亟须从源头上加以调整和解决。

  一、村镇银行发展现状

  银监会出台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放宽了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首批选择四川、吉林等六省区作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1月,银监会出台《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加快了村镇银行试点工作。10月,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31个省份。到末,全国已有148家村镇银行开业,发放贷款50多亿元,其中支持农户和农民的贷款达60%以上。今年“两会”期间,中国银监会主席表示,银监会对村镇银行的发展目标是家,凡是有条件的县都可以有一家。村镇银行发展呈现出美好的愿景。

  湖南省自开展村镇银行试点以来,已组建村镇银行5家,较好地发挥了服务“三农”的作用。湘西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来积极争取村镇银行试点,得到了银监部门的批准。但在组建过程中遭遇中梗阻,目前还是一片空白。

  二、发展村镇银行的瓶颈

  (一)政策失灵:自下而上,本末倒置。按照银监会规定,村镇银行只能实行发起方式设立,且至少应有1家以上境内外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主发起人。规定要求村镇银行的股东或股东必须是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这一规定,需要试点县市政府从最基层的县域开始向上逐级寻找主发起人。当前我国银行业实行一级法人制度,分支行对机构的设置缺乏审批权限。由于村镇银行的设置处于试点阶段,既没有规定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必须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的义务,也没有相应的数量规定,更没有自上而下的特别指定。这样,形成部分试点县市“申请报告无处送,高层领导无法见,村镇银行无法办”的难堪局面。

  (二)主体失落:路径单一,一主难求。虽然一些地方性商业银行具备主发起人资格,但在欠发达地区,除农村信用社改制外,几乎没有地方性商业银行。XX县为组建村镇银行,成立了专班,明确专人,积极寻找主发起人,从起,先后与省内外10余家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联系协调,开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条件,但都因经济总量小、地处偏远而被拒绝。一旦找不到主发起人,村镇银行便无法设立,致使这一惠农政策成为空中楼阁,试点县市十分失落。

  (三)市场失准:低门槛,高杠杆。根据《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在县(市)设立的村镇银行,其注册资本不低于300万元人民币;在乡(镇)设立的村镇银行,其注册资本不低于100万元人民币。村镇银行注册资金的门槛要求确实很低,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为寻求一定的规模效应,一般村镇银行注册资金均在5000万元以上。加之主发起人难找,形成了“低门槛,高杠杆”现象,导致欠发达地区村镇银行市场准入难。

  (四)布局失衡:抓大放小,弃乡进城。按照村镇银行试点初衷,本应在欠发达地区优先发展。据对全国已开业的148家村镇银行调查分析,除先期试点的六个省份外,一般机构都设在相对较发达的县市一级,乡镇村镇银行还没有实现零的突破,呈现出“发达地区多、欠发达地区少,县城多、乡镇少”的不均衡格局。

  (五)价值失离:嫌贫爱富,弃农逐工。根据《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服务“三农”是村镇银行的根本宗旨。一些村镇银行的发起人或出资人把实现利润化作为自身的追求目标,而农民作为弱势群体,农业、农村经济作为高风险、低效益的弱势经济,受自然条件和市场条件的影响巨大。在农业政策性保险严重缺乏的情况下,受利益驱使,村镇银行在价值取向上偏离宗旨,追逐高利润、高回报的工业行业。

  三、政策建议

  (一)完善政策:改“自下而上”为“自上而下”。建议完善村镇银行试点政策,调整规划,以地区为单元,坚持向欠发达地区、向农村倾斜的原则,将试点任务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扩张计划进行捆 绑,自上而下指定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承担村镇银行发起任务。规定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发达地区增设分支机构时,要求其在相应的欠发达地区发起成立一家村镇银行,以打破试点乡镇、试点县市层层向上争取无门的难堪局面。银行业金融机构也要提高认识,勇于担当,从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在追求利益化的同时,兼顾好社会效益。

  (二)调整方式:改“发起成立”为“组建成立”。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最终都是以国家信用为背景的。村镇银行作为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设立于农村贫困地区,支持的是弱势区域、弱势群体和弱势产业,应当可以国家信用为背景,在部分难以找到主发起人的欠发达地区,适当提高市场准入门槛,规定县市村镇银行注册资金必须达到5000万元以上,改由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起为地方财政出资组建成立。

  风险防范和控制的关键在于加强管理,而不在于谁发起。因此,不能因为找不到主发起人而影响村镇银行试点进程,进而影响国家整个金融体系的架构和惠民政策的落实。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