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查的报告(通用31篇)
(四)服务保障有力。我县赴疆农民工共分三批,第一批于8月24日出发,直接到兵团农八师143团18连,第二批8月29日出发,到农八师143团23连,第三批9月7日出发,到农一师13团6连。为切实保障农民工外出,全县做好了各个方面的服务保障工作:一是做好报名服务工作。各镇乡明确专人做好报名登记服务工作,张贴报名处标志,每天下午3:30上报报名情况;二是做好护送服务工作。各镇乡每50个人1个团队,每一个团队派1——2名专人负责护送到新疆建设兵团。县劳务办派出专人综合协调,加强与建设兵团和市劳务办的联系,同时邀请了公安、医生随队,确保万无一失;三是做好综合服务工作。各镇乡通过发放便民卡、村组干部落实定点帮扶制度等方式为农民工留守在家的老人、孩子的医疗、教育等生产生活做好服务工作。制种基地镇乡协调制种企业优先收购赴疆农民工的种子,让他们放心外出务工;四是做好保障服务工作。县劳务办落实专人加强与市劳务办新疆办事处联系,随时关注我县农民工生产生活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调解矛盾和纠纷,为农民工更好更多地挣钱保驾护航。
三、正确面对存在的问题
大规模组织农民工到新疆摘棉务工,我县还是第一次,今年全县共组织农民工赴疆800人,其中农民自发参加260人。县劳务办统一组织的540名农民工当中,统一管理的234名,自愿到其他团场和私人农场务工的277名,29人已经返乡。从今年的情况来看,我们组织工作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对摘棉花工作的困难程度和艰巨性宣传不够。尽管我们再三强调摘棉花工作时间长,冬天比较冷,是“露天工厂”,但仍有部分农民工缺乏思想准备,承受不了摘棉花工作强度,无法胜任而返乡;二是选择工作对象不严格。我们统一组织的农民工当中,确有部分农民工因身体原因,无法适应新疆的气候,产生了返乡的情绪,但是更主要的是一些不能吃苦,好逸恶劳或者根本就不愿意摘棉花的,借此机会旅游一次的现象也存在,这部分人造成了比较大的负面影响;三是对农民工队伍的管理制度不健全。整个过程中,我们强化了服务,从组织发动、沿途护送、到务工团场的衔接、务工运行和对甲方的监督,可以说是方方面面都做到了良好的服务。但对整个农民工队伍的管理没有形成一个健全的制度,从整体上要求农民工应该遵守哪些团队纪律,农民工应该尽哪些义务,特别是农民享受了国家政策,又不愿意真心摘棉务工的个别现象,缺乏有效的解决办法。个别农民工稍有不顺,就吵着嚷着要返乡,部分农民工还产生了较强的依赖性;四是兵团个别职工违法行为产生了恶劣影响。农八师14团23连个别职工从秤上短少1.5公斤,造成我县农民工集体罢工事件,经过县劳务办带队干部协调,尽管连队给予了该职工开除和罚款的处罚,但对我县农民工仍造成了较大的伤害,对整个组织工作产生了不良影响。
四、扎实做好后续工作,确保今年良好的工作效果
目前农民工队伍情绪稳定,农民人均收入相对比较高,扎实做好后续服务工作,确保今年良好的工作效果,下一步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一)加强管理和监督,确保农民工有良好的经济收入。根据县劳务办与新疆建设兵团签订的协议,带队干部积极协助兵团连队做好服务工作,重点是逐步完善生产生活条件,管理好集体伙食团,尽量降低伙食成本,基本保证生活营养,特别要关注农民工身体健康,保证农民工有病及时就医。突出加强农民工队伍管理,协调农民工之间、农民工和兵团职工之间的良好关系,妥善解决他们之间的问题和纠纷,营造积极健康的生产生活氛围。加大监督力度,促进农民工按要求生产,保证棉花采摘质量。严格按照协议办事,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避免短斤少秤的事件再次发生,确保农民工工资和奖励政策的全面兑现,确保坚持做完工作的农民工有良好的经济收入。
(二)加强信息沟通,及时处理各种问题。县劳务办安排了3名群众工作经验丰富、业务工作能力强的机关干部任农民工队伍带队干部。要求带队干部加强与县劳务办的联系,每周报告一次工作进展、农民收入和存在的问题等情况。与兵团连队、团部劳资科保持联系,每周三次在农民工当中收集一次情况,遇有问题反映,积极与连队、团场衔接,及时处理,遇有重大问题,同时报告市劳务办新疆办事处和县劳务办,坚持管理好、服务好农民工队伍。
(三)加强安全工作,避免发生意外事件。重点要加强农民工的教育,在上工、收工过程中注意安全,不要贪图方便乘坐四轮车。制定管理制度,明确工作纪律,有事外出要报告。要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坚决避免民族兄弟之间发生纠纷。
(四)加强服务,保证农民工有序顺利返乡。与兵团积极合作,做好农民工返乡的专列车票预订工作,减少农民返乡成本。做到“统一组织车辆,统一发送农民工,统一护送返乡”,针对北疆地区工作完后,部分农民工自愿到南疆务工的情况,带队干部协调好购买车票等工作。
自查的报告 篇23
按照区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领导小组《通知》要求,现将我乡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总体情况
1-10月份,我乡组织开展培训共培训创业农民工50人,开展培训项目主要有种植、养殖、商品营销、餐饮服务等,创业带动就业231人,实现劳动力转移就业3000人,其中省内转移2500人,省外转移500人;有组织输出1390人,其中新型住宅社区农村劳动力转移3400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190人;发放小额担保650万元,主要开展的自主创业项目为养殖业、服装零售、日用百货、电机维修等项目,相关企业带动就业400人,同时深入开展送政策、送技能、送岗位进农村活动,为广大农村劳动力免费提供公共就业服务。一是积极推动农民工平等享受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认真落实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做好我乡务工人员子女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为随迁家属提供城镇基本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对符合条件的稳定就业农民工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住房保障,有力加强农民工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在便民服务中心设立独立窗口,方便服务群众。二是积极配合推进农民在城镇落户工作,对符合条件的务工人员需要在当地落户的,协调户籍管理部门办理落户手续。对有意承包土地进行生产经营的,符合条件的提供支持,维护农民工权益。三是丰富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积极开展文化下乡入村活动,每村每年一场电影,对留守困难家属进行慰问,确保农民工无后顾之忧。
二、存在问题及打算
农民工就业流动性大,掌握人员情况不准确,管理难度大是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下步要进一步强化对农民工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强农民工工作机制建设,建立综合平台管理,探索掌握农民工工作规律,实行动态管理,创造良好就业环境,在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上下功夫,尤其是完善农民工工资保障措施,配合上级做好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劳动争议仲裁,为广大农民工创造良好就业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以打造城乡一体化劳动保障体系为目标,做好农民工劳动保障服务工作,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
自查的报告 篇24
自接到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通知》后,我局高度重视,及时对开展农民工工作自查进行了研究与部署,并严格按照省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开展农民工工作自查的通知》要求与部署,对XX年我局开展农民工工作情况进行了认真、深刻、细致地自查与自评。现就我局开展农民工工作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民工就业创业管理服务情况
1、加强领导,积极引导农民工创业就业。成立领导小组。去年,我市对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进行调整和充实,成立了以市长任组长,36家单位主要负责人任成员的“淮北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市劳动保障局抽6名专职人员从事扶持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工作。按照市委毕美家书记的“常年抓、抓常年”重要批示精神,我市建立了市、县、乡镇、村四级外出人员返乡创业工作领导体系。
2、制定优惠政策,积极扶持农民工创业就业。4月初我市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各部门结合工作实际,研究制定了具体的办法和措施,对于返乡农民工创办企业的享受招商引资企业同等优惠政策;对入园创业的享受下岗失业人员同等优惠政策;对创业农民初创的小企业,可适当放宽注册资本额度和注册资本到位期限等。切实从政策层面上支持和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