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报告2024(精选31篇)
以上就是我在大一暑假期间做家教的一些经历和体会。在此我也深深地祝愿所有的孩子都有一个光明的前程!
最新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报告2024 篇5
这是迈入大学校门后的第二个暑假,这就意味着很快要步入社会了,为了使这个漫长的暑假过得充实,为了增长见识积累经验,为了以后能有更好的发展,在这个暑期我选择从事一份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
我在焦作优美艺术培训中心担任一名初级的电子琴老师。老师与学生一对一上课,跟我学习电子琴的都是初学者,他们之中年龄最小的有四岁,最大的五十岁,看着他们满腔热情的来学习,我是多么想把自己所学的,都慢慢的认真的教给他们。教师,当然最主要的是讲课,如何传授知识给自己的学生,教学方法、教学态度是十分重要的。现在回想起来,依然清晰地记得第一次上课时的场景,当真正面对学生时,竟然有些语无伦次,总是感觉有些话讲的不是那么全面与精确。也许,正所谓万事开头难,没有经验难免在讲课时讲的不全面,为了能教好每一位学生,我尽全力弥补自己的不足,虚心向其他优秀老师学习,把握好每次上课的机会,锻炼和培养自己的授课能力,并且每次上完课都作总结,方便积累与改进,在后来的教课过程中,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断改进自己的讲课方法,使学生们学的更扎实。
虽然只有短短两个月的教课时间,我却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与经验,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摆正心态,不要高高在上目中无人;要根据学生课上的反映,及时调整自己的讲课的状态,注意调动学生的情绪,牢牢吸引住学生,要叫学生对老师的讲课心悦诚服;要做到情绪饱满,讲课时抑扬顿挫,做到吐字清晰,声音洪亮;不要一开始就给学生立规矩,给学生来个下马威,过于严肃的老师会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压力,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影响师生关系;面带微笑,语气温和,多与学生互动,使得课堂气氛活跃,不要死板。
通过教课我还有以下几点感悟:
一、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发挥每个人的个性特长。
认真了解每一位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掘他的个性。有的学生被普遍认为没有多少天赋,而我却不这样认为。其实,人对音乐的感受能力是与生俱来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每个人都有音乐天赋,只不过表现状态有差异而已。所以,作为一名优秀教师,应该具有一双慧眼,去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独特的性格,这样学生在表现音乐时才有自己的风格。因此,我认为:一个人是否能弹好琴,不仅在于他们是否有天赋,更重要的是老师是否因材施教,是否正确地引导他走进音乐了解音乐。
二、启发式教学,注意培养学生的的音乐想象力。
在学琴过程中,让学生们单纯去理解抽象的音乐很困难。在不理解音乐的情况下,他们的演奏只是把无声的乐谱变成了有声的音符。为了让他们充分理解音乐,准确表达音乐的内涵,我把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及其创作目的和背景用做游戏和讲故事的方式来表现,给他们一个充分的想象空间。
三、由浅入深,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认知能力和感受能力。
最新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报告2024 篇6
7月14号
今天是我们暑期社会实践支教活动的第一天,清晨,我们怀着兴奋的心情起来,用我们的团结与智慧把一大堆行李物品放进中巴,伴随着一路欢歌,一路笑语来到期待已久的罗坪小学。
在门口与何书记、陈老师、各村干部、校长合影留念后,我们就开始把行李搬到我们的课室里,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小学的设备很简陋,课桌锈迹斑斑,但是,贫困之中处处现真情。你看的到我们厨房少木材,少许多厨房用具,水源也少等等问题,但是,你可以看到一个瘦小的身躯抬着一捆60多斤的木材给我们,还亲切的说你们用完后告诉我,我在抬些给你们,她就是我们的香姨。你也可以看到鲁老师为我们提供碗,碟子等用具,还教我们怎么起火,主任就在旁边指导我们怎么劈材。你也可以看到电工上上下下,忙里忙外的为我们装灯光。等等这些,都让我们学到很多,十分感动。之后,我们熟悉环境,了解基本的农户分布和庄稼分布。
傍晚,我们第一组队员开始着手准备我们队伍自己煮的第一顿饭,大家分工合作,劈柴、洗菜、切菜、炒菜……忙得不亦乐乎。做好饭都已经晚上了,所以我们冲满诗意的开了一个烛光晚餐,我分享着我在这里的感受,觉得这里环境很好,不会很差,怀着激动的心,想在这个广阔的平台上显现自我。我也觉得我们的团队真的很棒,相信后面的几天里,我们能创造属于我们的精彩!
7月15号
上午七点,由队长郭喜扬带领我们,到由肇庆校区扶持当地村民建立的茄瓜基地帮忙除草!这基地好大,有好多茄子,好想摘了它,我拿着锄头埋头苦干了起来,我想多干点事,少说些话。刚刚我认为,除草是一种蛮力活,用力去锄就行了,后来,林振东告诉我,需要一些技巧,才能有效率。我学了他说的方法,真的很有用。由于我的努力工作,受到队员们的表扬,我好开心,其实大家都做得很好了。
中午,我和振东,媛媛冒着日热进行了入户访问,加深对该镇的了解,了解村民的有关情况。不幸的是,我们走了半个多钟,来到了一个叫“艳村”的地方,发现自己去到了别的村去了,但是我们还是做了调查,了解到这里的人都是靠种水稻为生,经济收入很单一,留守在村里的都是先中年妇女和老人,小孩。青壮年都去外面打工,这就是这农村的生存模式!我们发现这里的农民都觉得自己过得很苦,因为自己又没有技术,不敢种其它,种其他也怕量太少没有人来收购。我们经过半个多小时的交谈,我了解到农民生活真的不容易,也过得挺苦的。好想帮帮他们,可觉得我自己的知识太少了,能帮的太少了。我得好好的学习多点,以后为他们尽点力。
一整下来觉得很累很累·,但好有意义,大家的感情变得更加深厚了。明天可以去割水稻了,真期待。
7月16号
四点多,我就起来了,因为我要帮女生守夜,我觉得我们男生的保护措施做的挺好的,农村的清晨好凉快,也有点冷,我手拿着电筒像个卫兵守着,觉得挺有使命感。
六点多,我就做好早餐,叫大家吃了,七点多就到了谢叔叔家帮忙收割水稻,我带着媛媛和小娜走在悠长的乡村小道上,看到许多农民已经在田里干农活了。谢叔叔把我们带到他的稻田上。就把稻田交给我们,自己去另一块稻田,我们觉得他也太信任我们了吧!为了不辜负他的信任,我们得把它做好。我先教她们怎么割水稻,怎么摆放水稻,该注意些什么,很快她们就学会了,并且挺上手的。我们就开始比赛看看谁做的比较快,用这种方法增加我们的积极性,不知不觉我们就收割了一半了,头朝黄土,背朝天的感觉真是不好受。我们已经开始觉得手累了,腰疼了。后知后觉,我们有的跪在土地割,有的坐在土地上割,有的半蹲着割,就差躺着割了,太累了,但我们不想放弃,我们想把它都收割完,就这样支撑到11点多,还有5米没有割,我看大家真的累了,水也没有了,时间也不早了,就叫大家走吧!虽然很不甘心,但是健康要紧,就这样离去了。发觉农民们看我们的感觉不一样了,因为我们也是好样的,也是能吃苦的。
下午,突然下雨了,我们拼命的抢收水稻,大家在雨中飞快的把水稻弄成一堆,用帆布遮住,我们几个都被雨水淋的湿透了,但我们也很开心,我们挽救了一些水稻,我们男生就烧水给女生洗澡,怕她们感冒。在团队里,我们都挺关心女生的。
今天真的好累,但累并痛快着,明天继续得努力。
7月17号
早上,由于昨天出色表现,今天又能够跟队员一共6人再一次去谢叔叔家帮忙,我们跟着燕儿(一个初中的小女生,但很能帮忙,也很吃得了苦,我挺佩服她的,她是个很好的孩子,学习很好),由于镰刀只有5把,所以有一个人可以休息并且照相。今天的人比较多,我以为会比较轻松,所以我们照了许多相片,留下了许多精彩时刻,尤其在割到最后一棵水稻时,我们做了各式各样动作来记录我们的成果。当我们割完后,谢叔叔才把打稻谷的机器搬了过来,我们很感兴趣,许多女生也没有试过,我们想把收割的水稻全部打完,于是我们努力去做,可是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就到了11点了,我们还有一堆谷要打,负责做菜的同学就快要做好了,叫我们好早点回去,今天老师来了。可是,我们队好想打完后才回去吃,于是我们想叫他们先吃,可是他们不肯,因为我们是一个整体,他们要等我们回去在一起吃,好感动哦,也觉得对不起其他队员,我们会尽快的。没有想到王军老师也来看我们,并且展示了他的技巧,尽管太阳好大好热,但都比不过我们心。我们终于打完了,我们割了半亩多的田才有那么5袋大米。好少哦!今天做的好开心,我们还算坚持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