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范文 > 工作计划范文

工作计划范文

2024德育工作计划(精选23篇)

2024-09-26 09:12:39工作计划范文打印
2024德育工作计划(精选23篇) 一、指导思想:结合全员育人有关精神,按照学校德育工作要求,以“学生的基本道德素质同学生的基本文化素质相结合、内化与外化相结合、寓德育于生活之中、寓德育于情境之中”,全面加强学生的美育、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把学生良好的....

  在实际工作中应做到下面几点

  (1)对优生不要偏爱,有缺点便要指出

  (2)对表现不好的学生要指出其缺点,但也不应忽略对其优点的表扬

  (3)对学生的批评要适当,不侮辱人格,讽刺挖苦,不体罚或变相体罚;

  (4)教育中“允许”学生反复犯错误,教育要有耐心。

  3、紧抓教材特点,有目的地进行德育渗透

  在小学体育中,较多的教材具有鲜明的教育意义,如:通过耐力、力量等身体素质的训练,可以锻炼刻苦耐劳,不畏艰辛的意志,各种跳跃练习可以培养学生奋勇高攀,超越自我的拼搏精神,各种集体配合的比赛可以提高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培养其集体主义精神。

  4、利用课组织和教法措施实施德育渗透

  在实施课的组织和教法措施时,有意识地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其中

  5、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体育课的全过程

  体育课是多因素,多层次,多变化的复杂教学过程,必须把思想品德教育有机地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协调发展。例如队列练习和热身操,通过让学生在严格执行口令完成动作的过程中,体会到纪律的严明,培养他们一切行动听指挥的严密组织纪律性。

  6、配合学校德育工作计划,长期进行有阶段性和针对性的思想品德渗透教育。

  总之,本学期我将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将思想品德有机地渗透到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争取取得理想的德育效果。

  本学期的德行教育主要是围绕38位同学展开的。其中包括研学小组的建设、班干队伍的培养、班风的树立、班级理念的塑造和完善、学习氛围的凝造等内容

  第一周

  1. 班级学习小组的分组(6-7人为一组,明确组长的任务);

  2. 班干部的初次建立(分析班级情况,召开第一次班干部会议);

  3. 班级公约的制定(内容与级部基本一致);

  4. 抓住第一次全班发言的契机:为接下来的工作埋下伏笔。

  第二周

  1. 上好第一节班会课,针对的实际情况树立我们自己的目标,讲解这一年的总体目标和班级管理的理念;初定班歌。

  2. 从细微处着手,树班风:宣传栏“四方之志”及“耕耘·收获”的布置;跑操的纪律;周一礼服的穿着;清洁的质量等。

  3. 周记的全面铺开;

  4. 寻找机会批评。——预期效果:

  5. 制造场合表扬。——预期效果:和

  第三周

  1. 制定班级口号——“青春如火,超越自我”;

  2. 确定班歌——《不要认为自己没有用》;

  3. 观看视频“永不放弃”——了解坚持的魅力,相信自己可以办得到(针对部分学生缺乏毅力的弱点);

  4. 利用“九一八事件”纪念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第四周

  1. 检查宿舍内务;

  2. 关于“舍得”的讨论;

  3. 再次明确长远的目标——高考;

  4. 观看视频“态度决定高度”。

  第五周

  月考备考——狠抓英语。

  第六周

  1. 月考总结。为下一阶段学习铺垫;

  2. 表扬部分小组的学习风气,树典型;

  3. 艺术节准备工作,在活动中树立班级形象。

  第七周

  校运会筹备——关注体育生,动员非体育生参与。

  第八周

  1. 个别谈话,为期中考试蓄势;

  2. 感恩教育:观看视频“光之塔”。

  第九周

  备战期中考

  ① 狠抓早读和晚修后20分钟:重点为语文及英语;

  ② 动员小组长带动小组学习气氛。

  一、明确主要任务

  (1)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禁毒教育。

  (2)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校本课程建设、校园文化建设。

  (3)建立德育的目标体系、德育的网络体系、“三结合”的德育育人体系。

  (4)加强学校乡村少年宫建设等工作。

  二、坚持德育首位

  切实加强对德育工作的领导,将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要建立健全德育工作机构,落实德育工作“一把手”负责制和相应的考核评价、奖惩机制,将德育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学校党组织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校党、团、队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三、以德育队伍建设、校本课程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为基础,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人文环境

  1.以“组建学生会机构”为载体,加强德育队伍建设。一是加强德育队伍建设,重视德育干部的培训学习,注重发挥教师群体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构建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二是强化班主任队伍建设,教育局将在四月份举行主题班会观摩活动,十一月份组织小学主题班会活动竟赛。

  2.以“三自德育”课题研究为载体,加强校本德育课程建设。将校本“三自德育”课程建设作为德育创新的重要载体,深入研究中小学生思想品德特点,遵循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在尊重学生个性需求、发展学生兴趣爱好的基础上,大力挖掘本地、本校教育资源,逐步开发出德育校本课程,使校本课程成为“一校一品,一生一长”特色学校打造的助力器。

  3.以“打造三自育人文化”活动为载体,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一是切实加强校园绿化、美化、净化、文化建设,充分挖掘本地、本校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打造“三自育人”校园文化特色。二是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全面发展、个性彰显的人才成长氛围,积极推进“自学互帮导学法”课堂教学改革,鼓励学生质疑思辨,丰富课外活动内容,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为培养创新性人才创设条件。三是加强乡村少年宫建设,配备专兼职辅导员,做好活动场所的管理、使用,充分发挥乡村少年宫的作用。

  四、以德育网络体系、“三结合”德育育人体系建设为保障,推进德育工作健康开展

  1.以“三全五育”活动为载体,完善学校德育网络体系。德育工作网络化是增强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重要保证。要坚持“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程育人”的要求,构建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活动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育人网络机制,力争实现各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德育工作格局。

  2.以“家校三访”活动为载体,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育人体系。各校要积极主动地与家庭、社会有关部门取得联系,逐步建立健全以学校为中心、以家庭教育为基点、以社会教育为依托的三位一体的立体教育网络。学校要通过开办家长学校、召开家长会、开放课堂、开通家校联系热线、校讯通、qq群,落实班主任家访、信访、电访制度等形式,不断提高家教意识和家教水平,增强学校和家庭教育的一致性、统一性,形成教育合力,从而让德育走进家庭。加大对留守流动儿童教育与管理工作的力度,积极探索、创新关爱工作机制,努力将惠及留守儿童的民生工程做好做实,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2024德育工作计划 篇19

  一、德育状况

  上学年,经过全校师生的齐心协力,我校的德育工作取得了较突出的成绩,学生思想稳定,德育优良率达93.7%,违法犯罪率保持为零,普遍学生已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校风处于一个良性循环的氛围中,20xx年我校被评为乐从镇“治安管理先进单位”、顺德区“文明单位”。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德育为首的宗旨和以人为本的原则,为全校师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

  三、工作目标

  以“争当现代文明人”为学期教育目标,以人为本,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原则,重教重管,广开渠道,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增强以德治校的实效性,保持违法犯罪率为零,培养更多德才兼备和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各年级德育工作目标

  初一、高一级:勤奋自信 初二、高二级:求实向上

  1、规范日常行为,培养良好习惯。 1、唤醒学生向初三、高三挑战的意识。

  2、树立自信心,艰苦奋斗教育。 2、强化纪律意识,培养耐挫能力。

  初三、高三级:拼搏冲刺

  1、 始终做好向中考、高考冲刺的精神Ji励。

  2、加强学习焦虑的心理辅导和方法指导。

  3、布置、落实各阶段工作,保持学生兴奋点。

  四、工作要点

  (一) 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1. 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2、落实班任常规工作,如班会课、周记评阅、“问题学生”转化等。①主题班会做到有计划、有教案、有主题、有实效。要求精心设计一两次对学生影响较大、质量较高的主题班会,并做好班会记录;②规范周记的评阅,充分发挥周记教育特殊功效。③有的放矢地建立“问题”学生的分类档案,有针对性地采取及时有效措施,跟踪教育,进行帮教工作,减少违纪现象,保证犯罪率为零。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