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工作计划思路(精选22篇)
三是建立和完善就业岗位开发和安置工作考核体系。针对前几年的工作情况,重点是建立两级督查,三级检查的双重考核体系。两级督查就是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任务指标列入市和各县市区两级政府督查工作范围,每半年组织力量进行一次督查。三级检查就是市劳动部门对县市区劳动部门以及市直行业主管部门,县市区劳动部门和市直行业主管部门对所辖街道社区和所属企业进行检查,通过督查检查,真正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
2、拓宽岗位开发和安置工作的领域和渠道。争取岗位开发和安置工作在四个方面有新的进展。一是在民营企业岗位开发有新的进展。从统计资料看,我市目前共有民营企24.8万家,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个优势,今后要在民营企业开发岗位3.5万个,安置下岗失业人员2万人,并以批量开发、规模就业为重要工作方式,争取在招工用人较多的民营企业中建立起就业基地,由劳动局授牌,并逐年发展扩大。二是在社区开发就业岗位有新的进展。据统计,目前全市共有社区服务网点8219个,大约还有150多个社区服务工作处于空白状态,社区就业的潜力也很大,重点要在加强网点建设上下功夫,变一人自谋职业为合伙或联合就业,全年争取新建社区网点100个,同时,进一步完善和推进下岗失业人员充分就业社区竞赛活动,力争开发就业岗位达到2.2万个,力争解决1.8万人的就业问题。三是在自谋职业开发岗位有新的进展。要通过政策推动,资金拉动,典型带动等多种措施,进一步推动自谋职业的全面开展。通过小额贷款等政策的扶持,力争1.5万名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四是在新建项目上跟进,目前,我们正在和市发改委、各开发区联系,掌握明年新建大项目的规模、选址、用工数量,在项目开工时及时跟进,为项目提供就业服务利用新项目开发岗位。通过落实以上四项措施,真正发挥小企业大就业、小社区大就业、小额贷款大效果的作用。
3、进一步做好“4050”人员的再就业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4050”人员的人数估计还会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因此,还要把解决“4050”人员再就业问题作为工作重点,继续办好绿色通道,落实好工作目标。
并争取在三个方面有所改进:
一是在帮扶的范围上有所改进。要在普遍解决好“4050”人员再就业问题的基础上,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夫妻双方失业、一户两代人失业、单亲扶养子女失业人员这三类就业困难家庭身上,摸清底数,确定帮扶目标,完善制度,建立机制,争取取得一定成效。
二是在就业岗位开发的方式上有所改进。认真选择“4050”人员规模就业的项目,通过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的办法,举办“4050”项目招投标活动,依靠能力,抓好项目,扩大吸纳下岗失业人员的作用。
三是在就业安置范围上有所改进。积极探索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和使用办法,对财政拨款的'机关事业单位后勤服务岗位、社区公益性岗位、大专院校和医院等使用的后勤服务性辅助岗位出现空缺和新增岗位,实行用人申报制度,确保就业困难群体优先。
4、建立失业人员接收、管理、服务和促进再就业的配套工作机制。随着我市进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试点的进展。估计将有11.8万名下岗职工转为失业人员。就业服务部门承担的接收、管理、服务和促进再就业的工作任务将变得异常繁重。为做好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工作,我们的初步想法是,建立一个体系,搞好两个结合,落实三方责任,调动四个积极性。建立一个体系,就是建立街道对失业职工一体化管理体系。凡是失业职工必须统一纳入街道进行登记,使每个街道都能及时掌握本辖区内的失业人员情况,分别登记造册,分类管理,统一登录微机,形成一个集中统一管理的体系。搞好两个结合就是把失业登记同做好就业服务工作结合起来,把档案代理同职业介绍工作结合起来,把失业登记、档案代理同求职登记和推荐介绍就业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一条龙式的工作方式。落实三方责任,就是落实好企业、就业服务部门和社会的责任。企业在下岗职工转为失业职工之前必须向终止解除劳动关系的下岗职工宣传好失业职工的有关管理办法和办理失业登记的有关工作程序和再就业优惠政策,并统一到就业服务部门办理失业登记和代理档案的手续。就业服务部门在办理失业职工失业登记手续的同时,搞好全方位的配套服务;社会各界要把做好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工作注入本部门的重要工作,大力开发和提供社会用工岗位,扩大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安置能力。调动四个积极性,就是调动失业人员自主择业的积极性,基层劳动保障机构做好失业人员管理和促进就业工作的积极性,就业服务机构宏观调控和典型示范的积极性、用人单位吸纳失业人员再就业的积极性。
5、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建设。重点是加强基础工作,完善整体功能,突出市场作用。实现职业介绍一体化、信息使用一网通,就业服务一站式的工作方式。
一是以人力资源市场三化建设工作为统领,以新三化建设为目标,解决好城区市场建设面积和市场软硬件建设的同时,实现劳动力市场向人力资源市场的转型,20xx年底,要达到和超过国家要求的标准,为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提供基础平台;
二是充分发挥市场在促进再就业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主要措施是以市场职介工作双轨制和“五化”为基础,以承诺服务为手段,通过联动活动,拉动县区,搞活市场,要争取做到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每半月组织一次小型交流会活动,县市区人力资源市场每周举办一次小型交流会活动,每月统一参加一次全市联动交流会活动。使全市各级各类人力资源市场都能发挥作用,有所作为。
三是进一步加强岗位银行和人力资源库建设。通过落实目标责任制方式,全年岗位银行存储用人信息达到4万个,网上求职登记3万人,通过整合资源,使全市的信息岗位融为一体,一点登录、多点查询,信息共享。四是加强街镇和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通过开展规范建设和争创双最佳活动,充分发挥街镇和社区在失业人员管理、就业服务和促进再就业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6、进一步搞好职业介绍工作。实现职介工作的三个转变,由过去的下岗失业人员自己找工作,为职业介绍机构帮助找工作的转变;由过去守门等客为职业介绍机构请他们上门为其开展就业服务的转变;由过去部门单独行动为全市职业介绍机构联合行动的转变,推动全市再就业工作的深入开展。20xx年我们要利用全市的各级人力资源市场坚持举办下岗失业人员和4050人员专场招聘会,要以开展高层次人力资源职业介绍工作为突破口,积极拓展人力资源的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的业务空间,努力开展全市各类人员广范围的就业再就业工作。
7、建立完善的就业备案和就业登记制度
20xx年全市劳动就业工作的重点要以确定规范劳动关系为中心,全面理顺就业再就业工作。长春市劳动保障系统要联合行动,包括仲裁、监察、工资、就业、养老、医疗等部门,出台长春市就业备案和就业登记规定,将如何确立劳动关系,如何发挥政府调控就业整体功能,规范企业劳动用工行为,统一劳动用工备案手续等方面做出统一的规定,要在《行政许可法》的框架内,突破原有的就业模式限制,实现城乡就业一体化体系,形成全市统一的劳动关系和录用手续,从而保证政府管理就业的实际效果,真正掌握我市的就业状况。将隐性就业显性化,完善社会保险关系,提升就业部门的管理作用。
8、开展全市创建信用社区试点工作。按照国家百家社区就业重点联系城市工作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再就业优惠政策,结合我市社区工作实际,按照信用社区的基本条件和申报程序,确定社区评价个人信用的基本标准,在每个城区选取2—3个社区作为试点,为符合信用社区条件的下岗失业人员免费开展创业能力培训、办理小额贷款等给予政策扶持。同时,将开展下岗失业人员充分就业社区竞赛活动作为开展信用社区的一项重要内容,将竞赛范围由五城区扩大到五县区,通过此项活动,推动其社区就业工作的开展,同时细化奖惩标准,完善考核体系,与市财政、民政等部门加强合作,加大检查监督力度。注重活动质量。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力争在20xx年下半年在全市范围内扩大信用社区的覆盖面。
9、进一步搞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20xx年劳务输出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按照“扩张规模、提高素质、培育市场、强化服务”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强劳务信息、技能培训、就业服务、组织协调四大体系建设。一是以完善工作体系,明确工作任务为重点,全面建立有职有责的劳务输出工作机构。要落实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