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范文 > 工作计划范文

工作计划范文

2024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书(精选33篇)

2024-08-04 02:49:05工作计划范文打印
2024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书(精选33篇)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学校,特制定如下计划一、 加强教师培训,打造教师队伍学校的生命力在于教师的进步和发展,从而推动学生成绩的不断提高。为此,教务处在本学期将加大力度,着力培训教师,打造教师队伍。....

  (4)市技能大赛。早安排早练习,落实到人,力争全面参赛并取得好成绩。

  7、其他工作

  (1)部门事务。

  以“服务于教学”为宗旨,不断改善服务态度,做好各项学校教学工作。文印室要坚持文件资料“先批后印”制度,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及时、主动地把文印工作做好。各教师不能滥印、乱印资料。

  (2)考务工作。

  按照上级要求和学校的统一安排,做好专业技能考证、期中期末考试等考务工作。

  (3)配合教育处、团委做好校园文化建设工作。

  (4)配合招生处搞好招生宣传和毕业生就业工作。

  (5)做好学校安排的其它工作。

  附:行事安排

  九月

  1、做好教学分工、课程分配,编排各班课程表及教师课程表。

  2、制定教学、教研、各专业实训计划。

  3、制定校历,出台学期教务工作计划。

  4、市技能大赛准备。

  5、专业课程设置及专业用书调查。

  6、做好迎接申报国重的佐证材料。

  十月

  1、做好迎接省督导评估和普及高中教育检查。

  2、公开课教学。

  3、常规教学检查及考核。

  4、迎接国重验收。

  5、市技能比赛。

  十一月

  1、校技能展示。

  2、组织全校期中考试。

  3、教学检查、教师公开课。

  4、教学进度检查。

  5、专业课程研讨。

  6、教学检查。

  十二月

  1、教师参加专业技能比赛。

  2、高三年级组教师分析会。

  3、专业课教师座谈会。

  4、开展学期评优工作。

  5、常规教学检查。

  一月

  1、期末考试。

  2、教学工作总结。

2024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书 篇7

  一、指导思想

  按照教育局提出的有关目标和要求,贯彻学校工作计划,努力推进教育教学的精细管理,强化校园文化建设;根据时代精神,引导教师从经验型向学习型转变,切实推进有效教学工作,强化过程管理,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充分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提升特色建设水平,努力构建和谐校园、阳光校园、平安校园,促进我校教育教学的均衡发展、优质发展、特色发展。

  二、工作目标

  1、深化课程改革,突出亮点。设置我校课程方案,结合实际设置科目,积极研究聋智结合的新形式,构建我校的教育教学模式。

  2、加强教育教学,形成课程标准、开发校本教本。在学校新课程方案指导下,加强日常各科目的实施,形成各科目课程标准,确立几门校本教本的开发。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形成特色。在我校现有校园文化硬件的基础上,加大文化的软件建设,打造一流校园文化。

  4、开展教育服务,促进特教发展。正式启动对智障儿童随聋班就读工作研究,并结合新课改理念,共同实施。

  5、加强教育研究,提高科研促教水平。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

  三、工作重点

  1、加强师资培训力度,大力拓宽学习渠道,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确保教师队伍有层次、稳固地提升。

  2、加强岗位练兵和“校本研讨课”活动,做好各学科教师参加教学评优活动、基本功竞赛等活动。

  3、加强艺术、体育卫生管理,及早落实,科学训练,创建整洁卫生的校园环境,提高师生文明程度。切实开展好阳光体育活动,增强学生、教师体质,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4、兼顾对班主任工作的研究、督导、考评,实现日常管理重心的下沉,优化班级文化、进而提升校园文化;优化班风班纪,提升校风校纪。

  5、加强教学研究的力度,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和师生评价制度的改革等方面作出深入的探索。

  四、工作措施

  (一)设立适合本校学生需求的课程方案,深化课程改革

  面对特殊教育学校聋生锐减,智障生增我的现象,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必须围绕“满足学生的教育需要”的宗旨来开展。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的摸索,不断地积累经验。

  本学期,将是我们开展摸索的初期阶段,力求在在打造特色的同时遵守规范,在落实国家方针的同时寻求特校的'模式。

  注:各班按照班级学生情况,经教导处同意,作适当调整;共性下的个性发展(特殊教育需求),以教育支持活动予以实施。

  1、关于以上课程设置的几点说明:

  (1)以上课程以国家课程为基础,结合我校特点进行设置,注重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2)综合实践课程,是在主题内容下以活动的形式如自理能力的培训、游戏活动等来组织教育活动,达成相关目标。

  (3)课程组织形式原则上是上午进行国家一般课程的教学,下午进行具有我校课程特色的康复训练与活动课程等实施。

  (4)教师原则上进行包班制,淡化课时观点;强调教师专业化,追求团结协助。

  (5)强调教学的有效性。注重学生、教师的可评估性;注重切合学生特点,以活动为平台,以参与为手段。

  (6)课程设置与实施体现“和谐、支持”。

  应是课程科目的相互支持,即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和谐、支持,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和谐、支持,课程设置与班级学生需要的和谐、支持;如特定时期专题活动科目支持艺术(文艺)科目;应是教师之间相互支持,跨部门的、同班级授课教师对的相互协助,相互支持,包括知识内容协调、活动组织等;应是对学生特殊教育需要的支持,授课教师(含主要负责人和协助教师)课内课外注重学生个别教育需要的支持,满足学生“最需要、最有可能发展”的教育需求,为学生提供“适宜”的教育,并做好学生的支持计划、观察记录、评估以及文本性工作。

  令校园文化、班级建设、团队建设、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和谐”发展。

  2、对于教师教学常量,归结为:全体教师进行按课表进行教学,每周一二下午两节课后分语数组进行集体备课及业务培训。

  3、以学校课程方案为指导,在学校统一安排的课程表的基础上,聋弱结合的班级教师,结合本班学生实际需要,由班主任执笔,共同制定班级课程课。报教导处备案,批准后实施。

  学校“课程计划”作为班级课程设定参考蓝本,各班进行课程表设计应充分考虑学生实际,体现课程设置对班级学生需要的“支持”。

  例如:经研究确认一年级生活数学课课时不够,可从健康等课时中适当调节。班级课程表一般在开学初由教导处设定,班级根据实际调整后并报教导处批准后实施。

  4、召开班级教学研讨会,确立进行综合课教学内容。

  关于单科科目的实施,也可相结合的综合进行。就需要班级教师召开教学研讨会,并做好会议记录,结合自己所教学的科目共同坐下来确定一些教学主题。如进行“我爱我家”实践活动时,劳动技能课可开展家庭清洁卫生的技能的教育、生活语文进行相关的家庭的识字教学。

  5、教育教学的评估我们同样强调多元的评价,如任课教师互评,家长评价等。

  (二)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

  1、全校教师、学生德育紧紧围绕“校园文化”开展相关活动。

  2、教学活动注重“文化”的体现。

  3、加强德育管理干部队伍和班主任队伍建设。大力做好班级文化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强等课题的研究力度。

  4、切实抓好常规管理工作。继续贯彻教育教学“德育为先”的理念。

  3、充分发挥团队在德育中的主力军作用,进一步完善卫生纪律“评比”制度及实施方法;

  4、大力开展各项德育主题教育活动。如爱国、感恩等主题活动。

  5、各工作组大力开展校园美化、校园内涵体现活动。

  (三)实施校本研究

  学校校本研究的最终体现形式之一是——教本。在我们在开展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必须注重资料的积累,这是促进我们校本教本编写的大好时机。

  1、确立几门开发教本科目。

  新设置的科目为校本教本的突破口,在在结合学校课程设置的过程中,我们觉得可结合实际体现“校本”,初步确定“生活语文”与“生活适应”为两大校本编写的方向。

  生活适应能力作为有智障孩子而言显得尤为重要,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获得生活技能为目标,开展与学生生活相关的适应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等方面教育与训练,培养智障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

  2、成立研究小组。

  设立年级段组长,每个年级段订立一个研究方题,每年撰写一篇相关论文,上好一节研讨课。落实科研、交流时间。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