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小学开学第一课优秀教案(精选15篇)
第六,注意增强“防火防盗”意识,随时做好防火防盗工作,要保管好自己的钱物,防止各种事故的发生。如果发生安全隐患要及时报告老师。
新的学期,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我们的学习创造一个更好更优良的环境!
2024小学开学第一课优秀教案 篇6
一、指导思想
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大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县教育局“改革、发展、巩固、提高”这条主线,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重点,以师德建设为核心,以提高质量为根本,深入贯彻实施教育局十大工程,大力推进“名师工程”,努力加强德育阵地建设和留守儿童之家、乡村少年宫建设,进一步巩固“两基”成果,规范教师办学行为,强化内部管理,切实抓好创名校,培名师,育名生工作,确保学校各项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二、奋斗目标
1、加强十大工程建设,大力推进“名师工程”,端正教师思想,规范办学行为,加强教师作风整顿,努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努力推进我校科学、和谐、又快又好地发展。
2、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向课堂要质量,向管理要质量,向毕业班要质量,教育教学工作评估力争在学区排名榜首。
3、加强安全教育工作,无安全事故发生,无不稳定事件发生,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工程,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5、继续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6、切实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和贫困生救助工作。
7、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管理,充分发挥“三室”作用,合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
8、以人为本,积极探索教师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
9、认真做好学生营养餐工作,确保学生健康成长。
10、做好均衡教育发展和“国示”创建工作。
三、工作措施
(一)坚持德育为首,纵深推进“养成教育”工程,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深入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及行为习惯培养系列教育活动。
①抓好学校德育基本条件、队伍、课程及制度建设,在教育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②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作用,将德育渗透进课堂,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品德教育工作。
③强化家长学校建设,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德育工作阵地。
④通过主题班会,切实开展“立志成才”、“诚实守信”、“民族精神”、“文明礼貌”、“心理健康”、“感恩教育”等八个方面的系列教育活动。
⑤放学后学生迈着整齐的步伐,唱着优美的校园歌曲,在教师的指导下离校。
2、加强“特色学校”建设,全面实施养成教育。一是继续加强宣传,进一步提高师生对我校“特色学校”建设的认识。二是制定切合学生实际的实施方案。三是充分利用升旗仪式、班队会、课间操等,加强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个人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等的养成教育。四是坚持每月一个主题,定期开展班级评比,提高全体师生的积极性。
3、以活动为载体,认真开展德育工作。一是要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板报、宣传栏、标语等宣传渠道和主题教育活动,强化爱国主义教育。二是以乡村少年宫活动为载体,组建兴趣活动小组,每周一、三、四下午开展训练,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内容。三是加强心理疏导。通过心理咨询、个别谈话,充分了解师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活动,帮助师生疏导心理,积极化解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矛盾。
4、大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行动。通过主题班会、印发宣传资料,征文、参加义务劳动等方式,让学生进一步深化对环境综合整治的认识,引导和鼓励学生多做好事,在全校上下掀起个个争当好人,人人争做好事,人人爱护环境的热潮。
(二)立足有效课堂,强化管理,稳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全面推行“有效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一是继续组织骨干教师积极参与“有效课堂”教学的探索,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二是继续深入学习教育教学专著,不断丰富理论储备,更新教学观念,指导教学实践。三是领导深入班级,通过听课、评课,指导教师的有效教学活动。
2、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一是学校领导深入教学第一线,带头上课,并按要求上足、听齐课时。二是建立“一师一卡”制度,认真督查教学六认真工作,每月集中检查2次。
记录,对教师的上课情况如实登记,纳入期末考核。
3、大力抓好毕业班工作。通过毕业班教师会,毕业班教学研讨会等,群策群力,努力提高毕业班级的教育教学质量。
(三)以人为本,创建和谐优美的平安校园
1、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创建和谐的成长环境。一是加强校园环境美化工作,为学生创造一个舒适、优美的学习环境。二是开展文明礼仪教育,让师生讲究文明礼仪、互相尊重、友好相处、互相帮助,从而提高全体师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三是联合镇派出所、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税务部门等有关单位,对校园的周边环境进行了彻底的整治,保证校园周围200米内无黑网吧、游戏厅,取缔了非法流动摊点。四是加强上学放学后的巡逻,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平平安安上学,平平安安回家。
2、关爱学生,创建平安校园
(1)领导重视,组织健全。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落实“平安校园”创建的各项措施。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对各阶段的创建工作做出部署,将创建工作分解到了各校点、班主任、任课教师以及门卫室,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学校安全无小事”,“学校安全人人有责”。
(2)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安全考核。
进一步完善假日值班制度、门卫值班制度、来访登记制度、校园巡护制度、师生值日制度、《实验药品管理制度》、《食堂、小卖部卫生管理制度》和安全工作月报制度,切实保证学校的安全。期末对照学校安全考核细则,将安全工作纳入各校点、班主任、任课教师的综合考核,实行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制。
(3)认真组织开展教育活动。
一是坚持以正面引导为主,通过主题班会、思品课、法制安全教育课、专题讲座有及节假日安全教育等形式,培养学生法制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4)加强安全常规管理。一是及时排除安全隐患。二是加强门卫管理,增强工作责任。三是加大宣传教育密度。每周星期三校园广播法制安全教育专题报道。同时各个班主任认真落实上级的“135”安全教育模式。设立永久“安全知识橱窗”,教育学生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注意食品安全卫生,培养应变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
(5)全力做好信访维稳工作。一是切实制定好信访维稳工作预案。二是对重点对象落实专人时时监控,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及时处理。三是大力宣传国家的政策、法规,做好稳控人员的思想工作,化解矛盾。
(6)落实专人负责,切实加强学生营养餐管理工作,确保学生健康成长。
(四)以读书工程、现代教育技术工程、教育科研为基础,努力推进教师成长工程。
1、继续全面贯彻实施“读书工程”。
(1)通过进一步加强宣传,更新观念,全面形成“让读书成为习惯”的良好风气。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班级橱窗、黑板报、专题讲座,营造“读书工程”浓厚读书氛围。
(3)分层次开展读书活动。一是领导率先垂范,选择教育管理专著和有效教学丛书,坚持每天学习一点,记录一点,反思一点,提高一点,实践一点,进步一点,逐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管理水平。二是教师重点研读《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和《改善学生课堂表现的50种方法》,做好读书笔记,每月月底交学校读书工程领导小组检查登记。三是多渠道充实班级读书角,为学生读书,读好书提供物质基础,同时,利用读书课、课外活动时间开展读书活动。
2、强化科研工作,促进教师成长。
(1)加强教育科研工作。认真做好课题研究工作。
(2)组织开展语、数老师多媒体环境下的赛课活动,教师课件制作大赛、说课比赛等活动,多渠道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3)开展语文、数学、音乐、美术、体育送教下村活动,为村里教师带去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