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明年工作计划(通用32篇)
自卑、焦虑和冷漠都是复读生面临的大敌,它不只关系到复读生能否在来年的高考中获得理想的结果,而且会损害到学生的身心健康。自卑容易造成心境压抑,注意力分散,对目标丧失信心;过度的焦虑造成人的精神极度紧张,学习愿望和兴趣降低,思维活动受到抑制,学习效率低下,甚至产生心理疾病;冷漠的人际关系、不融洽的班级氛围容易让人感到压抑,产生“自闭”心理。
其实,复读是一种志存高远的行为,复读班的班主任工作重心就是要了解学生消极心理产生的原因。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心理疏导,要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现实,正确认识自己,平静地面对每一次考试,平静地面对每一种挫折;要帮助学生确立自己跳起来摸得着的目标,教会学生学会通过积极的、健康的、合理的方式宣泄情绪和释放压力,如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文娱活动,该跳就跳,该笑就笑;要开展一些班级活动,如主题班会、师生联谊、学习交流等,增进同学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交流,构建和谐融洽、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复读班也不乏反复无常、学习态度不端正、纪律观念淡薄的学生,对这样的学生依然需要严厉,需要用纪律进行约束,也需要老师的宽容和耐心。
三、加强学法和应试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
不管老师的心理疏导工作做得多苦,如果学生的学习总是一落千丈,或徘徊不前,所有的工作都将白费。复读生面对的学习环境与应届生完全不同。一方面,所有的知识都是曾经学过的,甚至第一次高考前都已经复习过多次,也有了一次高考的经历和无数次考试的经验,已经没有了初学时的新鲜感;另一方面,对知识的掌握又参差不齐,又吃了不少“夹生饭”,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也都存在缺陷。如何将“冷饭”炒出新的味道来,如何维持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是复读班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难题。班主任要引导学生克服“自己什么都懂”的观点,与科任教师一起帮助学生分析自己每个学科存在的欠缺和提升的空间,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看书必提笔、听课必记笔记;“宁可少做题,不要满河滩”;要指导学生掌握必要的复习方法,如:让学科知识系统化,在遗忘周期来临之前及时补救,立足教材,慎用资料(尤其是避免贪多),从题海中跳出来,整理收集易忘易错知识点和题型等;要帮助学生总结每一次考试的得失(包括知识掌握的得失和应试技巧的得失),不断总结应试技巧,如:合理把握时间(特别是综合学科),审准题意再下笔,先易后难,遇难不缠,填涂和书写规范整洁等。
班主任工作本身就是一项复杂而艰难的、需要爱心和耐力的工作,复读班的班主任还需要有睿智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复读生的产生有其社会的、家庭的和自身的原因,班主任要从学校、家庭等多种渠道为学生减轻压力,积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和学习环境,让“高四”的生活既充满挑战,又充满生机和希望。
班主任明年工作计划 篇12
一、本班基本情况
我班现有学生x人,其中男生x人,女生x人。其中有少部分学生比较活跃,自制能力较差,时常不能控制自己,纪律方面必须加强。
二、工作重点
(一)继续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
开展好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把学生培养观具有健全人格、美好心灵,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弘扬正气。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把一些有可能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减少到最少,由于我本身的经验并不丰富,因此为了能够让他们学得更好、考得更好,我也就只有一个办法:笨鸟先飞。对每一次考试成绩做好跟踪,把临界生的名单和人数把握好,及时找学生谈心,了解其思想学习情况。
加强学生自我管理,由学习委员带头,课代表、组长为骨干,全面负责班级学习工作;开展学习竞赛活动;开展“学习结对,共同提高”的互帮互助学习活动。
加强师生对话,建立师生联系制度,让学生走近老师、了解老师、激发热爱老师的`热情,让老师走近学生,指导学生竖立更远大的理想、提供更科学地学习的方法、养成更好地生活态度
(三)加强班干部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工作能力强、实践经验足的常务班级干部队伍,为了让更多的同学得到锤炼,实行值周班干部负责制加强班级管理岗位责任制。设岗位,定人员,定工作,把班级工作分成若干岗位,每个岗位专人负责,使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得到提高.
(四)组织有益的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
班级的各项教育活动必须有一个主题,在各种活动的过程中,充分发挥集体教育的功能,让学生们自我教育,互相教育。班风的形成必然要经历“导向”,“形成”和“巩固”的过程,因此活动的内容要多样化,经常化。力求使班级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团结向上,心理健康,学习勤奋,全面发展”的班集体。
抓好艺术节,宣传、表扬积极报名、参与的同学,最重要的是提倡这种“为班级争光,奋力拼博”的精神,这也是今后从事任何工作必备的精神。
三、具体措施
1、抓好班级一日常规,杜绝迟到旷课现象,抓好自修课纪律,提高效率。
2、提高板报、墙报质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构建良好的班级文化。
3、加强宿舍管理,培养学生生活上的自理能力。
4、通过组织班级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增强班级凝聚力。
5、定期开展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6、开展有益的文体活动,促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7、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力争在各项活动中取得好成绩。
8、定期与学生谈心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疏导解决学生的问题。
班主任明年工作计划 篇13
一、指导思想
“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对于低年级入学的孩子而言,一年级成长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石。因此,本学期将以学校德育教育的思路为指导,根据本班的实际特点,在落实学校办学理念“让生命阳光般灿烂”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主体,围绕习惯养成的主线,结合各种纪念日活动,开展形式多样、寓有深刻教育意义的组织教育;通过有效的班级日常常规管理,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阳光心态”,做一名合格的阳光少年!
二、班级概况
本班现有生数为61人,其中男生35人,女生26人。经过上一个学期的接触,对本班学生的提点以及各方面情况有较深的了解,班级绝大多数的学生在仪表、文明、纪律、安全等方面的习惯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在班级干部的培养上,上学期着重培养个别学生的管理能力,落实班干部职位以及相关的管理职责等方面仍然在这学期需要加大培养力度。
三、工作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完善守纪的班风。重点抓好学生的常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2、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成绩。
3、积极配合学校、少先队的各种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结合本学期各种节日及利用班会,对学生进行爱国、尊敬父母、学会感恩的教育。
4、加强安全教育,开展安全知识教育。在平时多深入了解学生,及时发现问题,铲除隐患,确保学生安全。
5、加强学生的心里健康教育,关心每一位孩子,特别是关注后进生的成长。
6、做好与家长之间的交流。
四、工作重点布置
(一)加强行为规范教育,促进学生好习惯的养成。
一个具有和谐风尚的班级是需要学生共同的好习惯促成的。因此,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抓住可教育的闪光点,让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对的,什么行为是不对的,是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在开学初的常规教育周里,天天进行常规教育的训练,严格要求学生。重温上学期制定的班级公约,做到不迟到、上课认真,作业按时,卫生保持等等,同时对于校训、班训等也要条条落实。加强学生对课间的纪律要求,以“安全”理念为首要,强调学生不追逐,不打闹。
同时,本学期将充分利用班队会以及晨检的时间强调关于“上学不迟到”、“我爱卫生”、“课堂四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