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文明单位工作计划(通用25篇)
二、以社区志愿服务为着力点,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
一是健全志愿服务运行机制,倡导志愿服务文化,壮大志愿服务队伍,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
二是广泛开展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志愿服务。大力开展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和残疾人志愿服务;开展文明交通劝导志愿服务、绿色环保志愿服务和“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月”系列活动;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
三是充分利用社区服务中心、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等多种阵地,加大志愿服务宣传教育力度。
三、以立足本职工作为基点,提升精神文明创建水平
一是在各教育局机关层面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加强系统党建,切实改进作风,建设学习型机关,构建渭南“好教育”生态体系。
二是在学校层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学校体育艺术教育,促进教育内涵发展,树立教育良好形象。
三是在教师层面树立和宣传师德楷模,以争当秦东名师为目标,比学习,比业务,大力倡导恪尽职守、敬业乐教的职业道德和廉洁从教的行业风气。
四是在学生层面以健全人格,全面发展为目的,积极开展各类活动,丰富学生精神世界,强化实践能力,培养优良品质,引导学生努力成长为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
四、以形成有利舆论为推动,促进诚信建设制度化
一是结合文明城市、文明单位创建,突出诚信主题,组织开展“诚信活动周”“3·5学雷锋活动日”等各种活动,培养诚信文化,营造守信光荣的社会环境。
二是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教育系统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引导教育科研工作人员讲求职业操守、恪守诚信规范。
三是结合日常教育教学工作,通过课堂主渠道、班团队活动、教育实践活动在学生中积极开展诚信教育活动;在中高考之际,通过学校倡议书,学生承诺书,进行诚信考生教育;重视名校名师的如实宣传,维护教育信度,要求县、校树立“以诚信立校、以诚信立教、以诚信育人”的发展目标,促进诚信制度化建设。
五、以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环境为目的,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按照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标准和要求,扎实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一是继续在全市青少年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学习教育活动,广泛开展“寻找最美少年”活动、“我的中国梦”主题活动、“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以及“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和“节水、节电、节粮”活动。举办征文、演讲、讲故事比赛、影评、书画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之中,落小落细落实。
二是成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组建渭南家庭教育讲师团,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效能,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发展。
三是抓住重要时间节点,利用乡村学校少年宫、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做好清明节网上祭英烈、“六一”学习和争做美德少年、“七一”开展童心向党歌咏、“十一”向国旗敬礼等活动。
四是深入推进法制教育进校园。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上好开学第一课。持续推进法律知识在教育系统“四进”(进课表、进课堂、进班级、进头脑)工作。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和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媒体开办普法专栏、专版和普法节目等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法制教育实践活动,指导青少年增长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
五是联合文化、工商、公安等部门深入开展校园周边环境、网吧、出版物市场、荧屏声频整治,营造未成年人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
创建文明单位工作计划 篇23
一、指导思想
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党的xx大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建文明学校为目标,坚持“以法治校、以德治校、创建文明和谐校园”,一如既往地把文明学校的创建、师生精神境界的提升工作作为要事来抓,精心打造诗情化、艺术化、人性化的校园人文空间,让文明成为教育的最终目标,让文明成为生活的一种方式,努力把我校办成市级文明学校。
二、组织领导
形成以学校党支部为核心,校长、教代会及各职能部门为坚强支撑的创建网络系统,成立创建文明学校领导小组。各职能部门要结合本部门工作特点分工负责相应的文明学校创建工作。
组长:负责全面创建工作。
副组长:
组员:各班班主任
三、创建目标和任务
(一)创建目标
学校形成以人为本、树立三个形象、营造二个环境发展目标。
三个形象:
⑴班子成员公正、清廉、开拓进取,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成为全校师生表率的形象。
⑵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受社会尊敬、家长信任、学生尊敬的形象。
⑶学生乐学、善思、守纪、向上、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四有”人才的形象。
二个环境:
⑴团结、和谐、文明、健康的校园人文环境。
⑵绿化、美化、净化、人文化的校园自然环境。争取获得文明学校的荣誉。
(二)工作任务
1、加强文明学校的活动组织
要积极创设活动载体,开展主题鲜明、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活动,把文明学校创建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⑴在师生当中开展创争当“文明学校”、“文明班级”、“优秀个人”等活动。
⑵定期举行校园文化“六一”文艺汇演、“爱祖国、爱家乡”的“国庆”文艺演出等活动。
2、进一步加强德育工作
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反映时代的新发展和学生生活环境的新变化,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研究新时期学生思想变化特点,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把爱心融入到德育工作中,创造丰富多样的德育形式和德育工作有效载体,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努力取得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新成效,开创我校德育工作新局面。
⑴落实阵地,做好德育环境建设。校园布告栏、宣传栏及时做好学校好人好事典型事例的公布及日常行为达标生公布。各班结合德育主题做好班级个性化布置。
⑵继续加强养成教育。要以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结合新修改的《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认真开展养成教育,加强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对教职工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传统美德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大力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使全体师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
⑶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管理,逐步建立以班主任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努力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与针对性相结合,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尊重理解与真诚同感相结合;预防、矫治和发展相结合;教师科学辅导与学生主动参与相结合;助人与自助相结合。
⑷切实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精神,为民服务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⑸扎实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大普法工作力度。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必须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能力,努力实现领导方式和管理方式的转变。充分发挥发治副校长的作用,努力形成课内课外、校内校外有机结合、互为补充的法制教育格局和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法制教育网络。认真总结学校的办学经验,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学校的组织形式、教学内容,努力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
3、强化教学常规管理
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在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上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讲究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优化教学过程,强化教育管理,完善各项制度,稳步提高教学质量。
⑴确保教研工作的有序进行。进一步加强教育科研理论的学习,努力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推进集体备课,做好教科研的管理工作,逐步建立科学的教研评估机制。群策群力,切实做好校本教研和课题实验工作,推广农村小学教育的优秀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