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工作计划模板汇总(精选34篇)
(4)数学科组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体现过程性,关注学生获得知识、形成能力的过程与方法;突出创新性,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为出发点;凸显探究性,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应用知识的能力。基本操作程序:
(1)前提准备。
(2)探究新知。
(3)拓展运用。
(4)总结评价。
对每位教师要通过上一堂汇报课来考评。
4、落实市课题研究,做好“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反思习惯的研究”的中段研究成果的汇报。
四、主要工作安排
月份
工 作 安 排
备注
二月份
1.召开科组工作会议。
2、订好科组及学科教学计划。
3、以级组为单位上交电子备课。
4、确定各年级研究课、汇报课时间和内容。
5、按计划开展教研活动。
三月份
1、 对落实每天3---5分钟计算训练的检查。
2、备课组内进行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教学模式交流。
3、教学常规检查。
4、做好单元测试及月考工作。
5、开展校内教研活动。
6、召开市课题研究交流会。
7、召开月考分析会。
四月份
1、 继续对落实每天3---5分钟计算训练的检查。
2、召开备课组学段教学交流会。
3、教学常规检查。
4、做好单元测试及中段考工作。
5、开展校内教研活动。
6、召开中段考分析会。
7、后进生帮扶情况检查。
五月份
1、教学常规检查。
2、举行1—2年级口算赛、3---6年级口算和计算比赛。
3、学生辅导情况检查。
4、做好单元测试及月考工作。
5、开展校内教研活动。
6、召开月考分析会。
六月份
1、教学常规检查。
2、召开市课题研究交流会。
3、做好单元测试及月考工作。
4、开展校内教研活动。
5、召开月考分析会。
6、检查教学进度。
七月份
1、订好复习计划。
2、集中教研活动,检查分析、反思、总结备课情况。
3、做好期末复习工作。
4、备课组召开考题分析会。
5、期末自查,做好期末各项工作。
关于小学数学工作计划模板汇总 篇18
时光匆匆,期末将至。为了更好、更有效地组织复习,让学生更系统的掌握本学期的学习内容,特制定本复习计划。
一、复习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使之更加系统和完善。
2、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所学知识,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使学生打好数学基础,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学习习惯,做好中小衔接准备。
二、复习原则
1、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自觉地进行整理和复习,提高复习能力。
2、充分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要适时讲解点拨,保证复习效果。
3、充分体现因材施教分类推进的教育原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查漏补缺,集中答疑,提高复习效果。
三、复习方法
1、带领学生按单元整理复习,巩固基础知识。
教师要按单元抓准知识的重难点,进行相关知识的整合与链接,使之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例如应用题的复习,可由简单的分数应用题链接到稍复杂的复合应用题,将知识整合链接起来,进一步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提高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2、加强计算能力的训练
平时教学中发现学生的计算能力普遍较低,特别是六(4)班,所以在复习的时候要特别加强计算能力的训练。学生计算能力的训练不只是机械重复的练习,而是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和策略。让学生记住“一看二想三算”看清题目中的数、符号;想好计算的顺序,什么地方可以口算什么地方要笔算,哪里可以简便计算,最后动笔算。
3、加强与实际的联系
适应新课标的精神加强知识的综合应用以及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讲练结合
有讲有练,在练中发现问题。
5、分层指导
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对于后进生和优生在复习上提出不同的要求,复习题的设计要分层,指导要分层。
四、具体安排
第一阶段:整体复习各个单元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复习(书上总复习)
1、分数乘、除法及其四则混合运算
2、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
3、百分数及应用题
4、长、正方体;统计天地
第二阶段:综合练习,讲练结合(期末特训)
给学生一些综合性的练习,通过练习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指导。
第三阶段:分层复习,查漏补缺
给后进生特别的辅导和指导,查漏补缺。给优等生多做一些实践性较强的习题,提高分析解答能力。
关于小学数学工作计划模板汇总 篇19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和教导处工作要点为指导,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深化教学改革,以促使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为出发点。课堂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提升质量为主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充分体现新课程、新标准、新教法,以提高教学量为目标,加强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行为,加强教学质量的调研与监控,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数学素质。
二、工作目标:
1、规范教学常规管理,优化教研组活动,提高现代教育技术技能。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认真学习领会高效课堂,积极开展教材研究工作,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加强与兄弟学校教学的交流与协作,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研能力。
3、在学生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数学在生活中的体验,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三、工作重点:
1、继续坚持业务活动,采用理论学习、座谈交流、校本研究等形式开展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研活动
2、继续坚持超周备课。导学案要规范化,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难点突出,三维目标要清晰。结合本班实际和教师个人特点设计切实可行,易教易学的导学案。
3、作好课堂教学指导,强化质量意识。课堂教学是落实课改的主渠道,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本学期将严把课堂教学质量观,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为我校教师的重点工作。
4、严把作业质量关,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对于作业的设计布置、批改,力求做到“四精四必”,即“精选、精练、精批、精讲”严格控制作业量及作业时间,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调动学习积极性。作业批改要及时、认真、细致、规范,不允许错批、漏批、学生代批的现象发生。对学困生的.作业要尽量做到面批面改,及时辅导,以增强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成绩。
5、开展听课、评课的研讨活动,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
四、工作措施:
(一)落实新课程标准,改革课堂教学,促进师生发展。
1、认真学习新标准,严格执行新标准的指导思想。落实新标准在教学中的运用,加强新老教师的合作,提高我校教师的专业成长。
2、开展课堂教学的研究,转换教师角色,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尊重学生,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积极、健康、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倡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扩大学生信息交流面,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强化常规管理,优化备课,提高教学质量。
1、备课:本学期继续推行导学案。教师共同探讨“和乐”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
2、上课:教师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在教学中要注重现代化手段的运用,课中要明确目标,讲透知识点,训练要扎实有效,同时要注意师生活动时间的分配,要及时检测教学效果。
3、作业的布置、批改。
作业设计既要在量上有所控制,更要注意质的精当。批改要正确、及时,字迹要端正,符号要规范,并有批改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