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工作计划(精选12篇)
第14周:自由放任的美国、罗斯福新政
第15周: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讲评练习
第16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第17周: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讲评练习;
第18周: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第19周;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第20周:期末复习
第21周:期末考试
四、教材及学生情况分析:
1、教材分析:
(1)本学期高一历史学科采用人民版教材,教学内容是历史必修1最后3个专题和必修2经济专题史,主要反映了人类社会经济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且它在政治、文化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所以必修2在三门必修课中占据特别重要的地位。要求学生在了解中外历史上重要经济制度、经济政策、重大经济事件及重要人物基础上,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经济史的内容理论性较强,学习的难度增大。重点专题是1、2、3、5、7、
8。讲解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再详尽一些。
(2)新课标打破了传统的知识体系,教学内容不是按照学科知识体系编排的,而是采用模块的方式,分为政治、经济、文化三个必修课和六个选修课。每个模块下又分为若干专题。从形式上看,模块和专题是各自独立的。设计这种体例的初衷是避免高中教学成为初中教学的再一次重复,有助于学生学习的深入。但是,在现实中,政治、经济、文化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对于很多问题,只有历史的、多角度地观察,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教学过程的试题不可能局限于模块和专题来命制。而且,当前绝大多数省份高考采用的是文科综合的试卷,要求学科内和跨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因此,从教学过程的实际出发,需要对新课标的模块和专题加以整合,构建学科体系。
2、学生分析:
学生经历了初中新课程改革的教学,都对通史的情况有所了解,专题经济史的学习,要求对通史知识要熟悉,所以部分学生会感到相当困难,容易造成记忆混乱。 只有多强化和理解。
3、师资状况:
、高一历史备课组共3人,都有一定高中教学经验,备课组对通史教学都相对熟悉。重点是做好教学理念的更新及新的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的宏观指导。
五、单元、期中、期末安排见上面。
六、中心发言人及专题研究内容:
第1周:;教研
第2周: 发达的古代农业;
第3周: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古代商业的发展、
第4周: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曲折发展;
第5周: 近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社会主义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第6周:。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阶段
第7周: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第8周: 。大众传媒的更新、专题总结
第9周: 期中复习
第10周: 期中复习
第11周: 期中考试
第12周 :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
第13周: 蒸汽的力量、走向整体的世界
第14周: 自由放任的美国、罗斯福新政
第15周: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16周: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第17周: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第18周: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第19周;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第20周:期末复习
第21周: 期末考试
七、试题命题及审题人:
1、 如果月考考历史,我和曽丽娟则一人一次,如,第一次月考我出题,曾则负责审题,下一次相反。
2、周末作业现在不准布置历史,所以历史作业是上课完成,主要依据《导与练》
八、历史选修课主讲人姓名及讲座名称
一、 历史未解之秘(一)
二、 大国崛起的探索)
三、 百家讲坛
四、 历史未解之秘(二
五、 大国崛起的探索(二)
六、 历史未解之秘(三)
七、 百家讲坛
依次类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