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范文 > 工作计划范文

工作计划范文

护理2024年工作计划(通用25篇)

2024-09-13 11:06:13工作计划范文打印
护理2024年工作计划(通用25篇) 精神风貌,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不断努力整改,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创优质服务、培养专科人才的宗旨,逐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在院领导、科主任指导下和全科护理人员的努力之下顺利完成全年的护理工作计划。....

  同时让护士走出误区:夯实基础护理不是无陪护,而是扭转家属承担生活护理的局面;护理文书不是不写而是简化;护士不是单纯给病人洗头洗脚,而是通过洗头洗脚这些看似简单、技术含量不高的工作来深化基础护理,来观察、发现病人的病情变化;护士不是不搞科研,而是高级护士更加贴近临床、贴近患者。将人性化的护理服务贯穿于病人住院的始终。在护理人员中形成“重基础、重人文、重服务”的良好氛围。

  2、重视细节,保障安全优质服务

  “始于细微,见于平凡”,病人在医疗过程中对医护人员的每一个细节都会倍加关注。在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注重每个细小的工作,看似简单的基础护理工作恰恰是帮助病人实现生理、心理满足和康复的第一步,是为病人提供系统化、全方位照顾的基础和核心。是观察病情最佳的途径,是护患沟通的最好桥梁,是护理工作者贴近病人最直接的体现。

  另外,还要强调对基础护理的督导检查,逐步将基础护理工作由被动变为主动,由督促变习惯,使以前的“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积极为病人着想,把病人的需求时刻放在第一位。并将基础护理和人文关怀贯穿于护理全过程。

  3、加强健康教育,和谐护患关系

  自患者入院开始到出院,期间的饮食、用药、治疗、护理、检查、手术等一系列相关知识,护理人员应及时与患者和家属沟通交流,把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病人住院的全过程,并做到出院随访的健康教育工作,为患者提供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

  4、强化“三基三严”训练,提高业务水平

  严格的“三基三严”训练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医院示教室对不同资质的临床护士都有不同的训练考核要求,临床护士会定期培训、考核;护理部主任、大科护士长定期组织检查和考试;病区护士长不定时进行检查考核工作的落实情况。

  层层把关,使护士在思想上、行动上都真正的认识到基础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完成每一项基础护理工作。

  5、调整工作模式,实行护士分层管理

  根据科室具体情况把护理人员分为2个护理责任小组,每组设组长1名,负责病区二分之一病人的管理,由护理组长负责,责任分工细化,目标明确,并根据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个人特长和资质分管不同病情的病人。

  小组人员既分工明确又相互合作。实行分组包干、分床到护、责任到人,相互协作,24小时负责制的连续优质护理服务;进行弹性排班,加强晨、晚、午间护理人员,为重病人、术后病人和生活不能自理病人的生活护理;实行责任护士全面落实所管病人的质量措施、病情观察、特殊检查、基础护理、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工作。

  扎扎实实落实病人的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工作,让病人放心、让家属安心;确保基础护理和各项治疗、护理措施落到实处。

护理2024年工作计划 篇19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气虚血瘀证:肢体麻木,如有蚁行感,肢末时痛,多呈刺痛,下肢为主,入夜痛甚;气短乏力,神疲倦怠,自汗畏风,易于感冒,舌质淡暗,或有瘀点,苔薄白。

  (二)阴虚血瘀证:肢体麻木,腿足挛急,酸胀疼痛,或小腿抽搐,夜间为甚,或灼热疼痛,五心烦热,失眠多梦,皮肤干燥,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口干不欲饮,便秘,舌质嫩红或淡红,苔花剥少津。

  (三)寒凝血瘀证:肢体麻木不仁,四末冷痛,得温痛减,遇寒痛增,下肢为著,入夜更甚;神疲乏力,畏寒怕冷,尿清便溏,或尿少浮肿,舌质淡暗或有瘀点,苔白滑。

  (四)痰瘀阻络证:肢体麻木不止,常有定处,足如踩棉,肢体困倦,头重如裹,昏蒙不清,体多肥胖,口粘乏味,胸闷纳呆,腹胀不适,大便粘滞。舌质紫暗,舌体胖大有齿痕,苔白厚腻。

  (五)肝肾亏虚证:肢体痿软无力,肌肉萎缩,甚者萎废不用,腰膝酸软,阳痿不举,骨松齿摇,头晕耳鸣,舌质淡,少苔或无苔。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肢体麻木、挛急、疼痛

  1.观察四肢末端皮肤颜色、温度的变化、有无破溃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2.观察疼痛发作的时间、性质、程度。

  3.注意肢体及足部保暖,做好足部护理,预防足部溃疡及压疮的发生。

  4.遵医嘱气压式血液循环驱动治疗。

  5.遵医嘱耳穴贴压,取内分泌、脾、腰、足等穴。

  6.遵医嘱足部中药泡洗,药液温度38~40℃,防止烫伤。

  7.遵医嘱双下肢穴位按摩,取足三里、地机、太溪、涌泉等穴。

  8.遵医嘱穴位贴敷,取涌泉等穴。

  9.遵医嘱中药离子导入,取足三里、地机、太溪、涌泉等穴。

  10.遵医嘱艾灸,取地机、委中等穴。

  (二)肢体痿软无力

  1.起居有时,避免劳累,卧床休息为主。

  2.根据病情指导并协助功能锻炼,防止肌肉萎缩。病情稳定后适量运动,循序渐进。

  3.注意安全,做好预防措施防止跌倒。

  4.遵医嘱艾灸,取气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等穴。

  5.遵医嘱穴位贴敷,取肾俞、脾俞、足三里等穴。

  (三)腰膝酸软

  1.遵医嘱监测血糖,观察有无低血糖发生。

  2.遵医嘱艾灸,取肾俞、神阙、气海、关元、三阴交等穴。

  3.遵医嘱穴位按摩,取气海、关元、委中、涌泉等穴。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皮质下、内分泌、脾、胰等穴。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药物治疗

  1.内服中药:活血化瘀类药一般饭后服;气虚血瘀、寒凝血瘀者偏热服;痰瘀阻络者宜温凉服;肝肾亏虚者宜温服(其他详见附录1)。

  2.注射用药(详见附录1)

  (二)特色技术

  1.中药泡洗:适用于下肢麻木、发凉、疼痛者,遵医嘱选用活血通络止痛制剂。水温以38~40℃为宜,时间15~20分钟,严防烫伤(其他详见附录2)。

  2.穴位按摩(详见附录2)。

  3.耳穴贴压(详见附录2)。

  4.中药离子导入(详见附录2)。

  5.艾灸(详见附录2)。

  6.穴位贴敷:首次贴敷2小时左右即可,以后每日1次,每次保留4小时,10~14天为一疗程(其他详见附录2)。

  四.健康指导

  (一)生活起居

  1.顺应四时及时增减衣物,慎起居、避风寒。

  2.避免劳累,戒烟限酒。

  3.教育患者及其家属重视足部自查及保护。每天自查内容:观察双足l~2次,注意足部皮肤颜色、温度改变;检查趾间、趾甲、足底皮肤有无水肿、鸡眼、红肿、甲沟炎、溃疡、坏死等;评估足部感觉减退、麻木、刺痛的程度;足背动脉搏动有无减弱、皮肤是否干燥等。

  4.促进足部血液循环:经常按摩足部;每天进行适度运动,如散步、起坐等,以促进血液循环;冬天注意保暖,避免使用热水袋、电热器等直接暖足,谨防烫伤皮肤而引起感染。

  5.选择宽松的鞋袜,大小适中,鞋子轻巧,鞋底较厚而鞋内较柔软,透气良好,不建议穿皮鞋;袜子以弹性好,透气及散热性好的棉毛质地为佳。

  6.保持足部清洁,避免感染,勤换鞋袜。每日用中性皂水或温水泡脚,水温38~40℃(用水温计试水温,勿直接用脚试温),时间15~20分钟,洗净后用清洁、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尤其注意擦干趾间;干燥皮肤可以使用油膏类护肤品。

  趾甲修剪不宜过短,不随意自行剔除胼胝。

  7.预防外伤:指导患者不要赤脚或穿拖鞋走路,以防扎伤;穿鞋前先检查鞋内有无异物或特别;足部疾患应及时治疗。

  8.定期足部穴位按摩,取足三里、三阴交、地机、涌泉等穴。

  (二)饮食指导

  1.气虚血瘀证:宜食益气活血的食品,如山药等。

  2.阴虚血瘀证:宜食滋阴化瘀的食品,如百合、银耳、黑木耳、黑芝麻等。

  3.寒凝血瘀证:宜食温经通络的食品,如肉桂、茴香、花椒等。 4.痰瘀阻络证:宜食化痰活血的食品。如山楂、陈皮、金橘等。

  5.肝肾亏虚证:宜食滋补肝肾的食品,如枸杞子、甲鱼、老鸭、银耳等。

  6.肢体萎软者,宜食补中益气类的食品,如山药、鱼肉、香菇等。

  7.腰膝酸软者,适当食用枸杞、黑豆等固肾之品。

  (三)情志调理

  1.多与患者沟通,鼓励患者表达内心感受,使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