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个人信息技术研修计划(通用30篇)
教师信息技术个人研修计划4
新学期的工作已经开始了,为了使自己的教学能力有进一步的提升,根据学校年度研修计划,制定个人校本研修计划如下:
1、积极进行读好一本书,做好一份读书笔记,写好一篇心得体会,上好一堂课,写好一份教案,讲好一口普通话,写好一手字,用好一种信息技术。
2、体育教研科研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体育教师只有认真学习有关体育教学文章,加强理论学习,才能不断提高体育教学理论水平,平时要写一点文章,学习一点理论,积累一点教学经验,才能在教学上有不败之地,争取教学工作的主动权,权。
3、体育教师要加强理论学习,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修养,注意体育资料积累工作,坚持听课,取人之长,补已之短。
4、重视备课,讲课,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渠道,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要认真上好课,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设施,设计好教学方法,把知识技能落到实处。
5、体育教师要认真做好论文的撰写工作,不断提高青年体育教师的理论修养。
6、认真做好课题研究工作,完成各阶段的总结。
总之,本学期要积极开展教育教学,充分利用现代技术的丰富资源,实现让教师时时学习,处处学习,高效率学习,真正把教学研修变成教师的终身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完善自我。
教师个人信息技术研修计划 篇21
在省级和地级以及介休教育局电教馆的指导安排下,在学校的组织领导下,现根据上学期的信息技术教学情况和下学期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学期的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一、上一学期信息技术教学回顾
七年级信息技术课共应上课设置22节课,其中有3节为下学期课。由于学校活动和放假,实上了最多是14节课。完成了第一单元:信息技术基础模块;和第二单元:操作系统模块的教学工作。
八年级信息技术课共应上课22节课,其中有3节为下学期课。由于学校活动和放假,实上了最多是15节课。完成了第一单元:网络基础及应用模块;和第二单元:Excel数据处理模块的教学工作。
九年级信息技术课共应上课36节课,由于学校活动和放假,实上了最多是30节课。完成了第一轮复习工作:迎接信息技术中考的综合复习演练,七年级教材的系统复习。
二、学生基本情况
七年级全体学生,通过第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方法有了一定的认识,养成了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由于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每周只有一节课,学生的遗忘性大,大多数学生学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有条件的学生家中有电脑或父母单位有电脑,上机时间相对多一些,操作较熟练,有大部分学生纯粹是上课时间听课,课后就没有练习巩固的机会,所以,这一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较大,操作生疏;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积极性还是比较高,因为信息技术课并不像语文、数学那么枯燥、单调,也不像历史、政治需要死记硬背。相对来说学生觉得比较新鲜。但是这又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学生感兴趣的并不是学习,而是打游戏、上网聊天。所以,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还有待提高。要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八年级学生,通过第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有了较紧迫的认识,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有好转。但多数学生依然不会主动及时地复习巩固功课,不少学生家长对学生使用电脑管理的严,尤其是学习好点的学生,家长很少让他们接触电脑。所以教学效果也不理想。
九年级学生,经历了第一学期10月份的中考备战洗礼,不少学生感受到了认真复习的紧迫感,因此第一学期的学习效率比七八年级的学生强很多。不少学生学得较认真,刻苦。
三、教材分析
在第二学期,学校信息技术教材使用的版本仍是:北京理工大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
七年级的教材将安排学习word基础模块、flash基础模块。重点是word基础模块,难点是flash基础模块的教学。
教师个人信息技术研修计划 篇22
一、指导思想
信息化教育是现代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思想的融合,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方向。认真贯彻县教育局工作要求,以信息技术教育与信息技术的应用为重点,立足本校的实际,以服务教育、教学、科研、管理为中心,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能力,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主要工作
1、完善校园网建设。
进一步完善校园网的建设。校园网是为全校的教育教学、校务管理、教科研以及其他教育服务而建立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其目的是利用先进、实用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实现校园内计算机联网、信息资源共享并通过Internet与其它教育同行的计算机网络互连。我们要利用建成的校园网站扩大对外宣传的.力度,进一步发挥校园网的作用。
2、加大教育软件建设。
进一步加大教育软件建设。校本资源的建设立足于课程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的实践与研究。建立我校共享的课程资源库,使校本资源建设成果源自学校教师,又服务于学校教师。
3、加强学习,进一步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加快现代教育技术教师队伍的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和教学能力。对学校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运用水平。
积极开展学科整合研究,特别是现代教育技术新技术的应用培训和课堂教学研究活动。
4、加强常规管理。
(1)进一步完善有关规章制度,包括《信息技术设备管理制度》《信息技术教室制度》等;建好各种台帐资料,做好校内各种信息设备的管理工作。
(2)加强对教师正确使用电教设备的指导,确保教师正确使用电教设备,提高课堂效率。努力提高电教设备的使用效率,使电教媒体在课堂教学的使用覆盖率在50%以上。
5、抓紧学科常规教学工作,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继续以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主攻方向,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1)进一步指导三、四、五年级学生上好信息技术课,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掌握简单的操作技能,为进入高一级学习打好基础。
(2)三、四、五年级按教材内容的编排落实好教学计划,学习“上网、制作电子小报、制作幻灯片”等相关技术,提高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师个人信息技术研修计划 篇23
一、 学生情况分析
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对计算机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大部分同学对计算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学习时能够勤于动手,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但也有部分同学对计算机还是不甚理解,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要针对具体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引导他们学好计算机,为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的
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要通过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充分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理解和兴趣,提高其科学文化素质,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适应现代化社会中的学习、工作和工作方式打下必要的基础。
三、教学要求
1、掌握数字化声音的播放、录制和编辑方法。
2、掌握数字化视频的播放、编辑、拍摄与采集方法。
3、掌握电脑动画的初步制作方法。
四、教材分析
本教材的特点是充分考虑到初中学生的年龄、生活、学习特点和认知水平,按照信息需求的线索组织教材,注重突出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和对技术价值认识的提升,适用于采取讲练结合、综合实践、研究性学习等多种形式灵活地开展教学活动。三章知识是当今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热点知识,学生兴趣浓,是学习信息技术的关键,培养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的学生,才能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信息社会才能具备终身学习能力、自学能力。
五、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帮助他们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操作,使学生成为能适应现代化社会中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的高素质的科技人才。
六、组织措施
1、教学中以教学大纲为纲,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在开学初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2、引导学生针对问题、情景、任务去体验某项技术的价值与意义,在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