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科学工作计划范文锦集(精选35篇)
参与单位:镇组织人事、镇宣统办、镇教育办、镇劳动所、镇团委
(三)实施城镇劳动者科学素质行动
(1)加强对劳动者科技教育培训的管理。将科学素质内容纳入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培训课程,将有关科学素质的要求纳入职业标准,作为各类职业培训、考核和鉴定的内容。用人单位要加强对科学素质工作的重视,建立健全从业人员带薪学习制度,鼓励职工在职学习。
(2)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劳动预备制培训、再就业培训、职业资格培训、创业培训,加强对在岗职工、新成长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特种作业岗位等职业技能培训。期间,全镇培训下岗、失业人员1万人次,培训高素质技能型人才1.26万余人次,开展创业培训0.22万人次,培训企业经营管理人员0.15万人次。
(3)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围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信息产业、能源管理、安全工程等领域,举办专业技术人员高级研修班,建立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长效机制,实现专业技术人员从单科型向复合型、从经验型向研究型、从传统型向创新型的转变,进一步促进专业技术人员能力水平和科学素质的全面提升。期间,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完成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和知识更新培训0.4万人次。
(4)开展技术培训、技能竞赛、技术革新和创造发明活动。深入推进“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树新时代职工形象”等活动,创新工作方法,全面提高职工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素养,着力打造一批学习型、创新型、技能型团队。继续深入开展“万名职工岗位练兵,千名选手专业比武,百个工种技能竞赛”、科技人员创新行动等活动,打造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的品牌和亮点。期间,参与大练兵的职工达1.5万人次以上,使我镇高级技工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30%左右。同时,围绕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现代服务业急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通过职工学历培训、专业证书培训、继续教育、短期培训、岗位技能培训、名师带高徒等多种形式,使0.5万名职工在学历上提高一个等次,0.5万名职工在技能上提升一个技术等级,0.2万名技术工人成为企业技术标兵。
(5)开展经常性职工科普教育活动。充分发挥企业科协、职工技协、职工之家、产品陈列室、研发中心等机构组织的作用,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教育。举办面向职工的专题讲座,在企业内部刊物、电子屏幕开办科普专栏,设立科普橱窗、职工书屋等;加大面向广大职工和科技工作者的健康知识科普宣传,关注进城务工青年的情感需求和心理问题,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具体分工:
牵头部门:镇总工会。
参与单位:镇宣统办、镇劳动所、镇教育办、镇科协、镇合管所、镇环保办、镇安监办、镇团委、镇妇联、镇科技。
(四)实施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
(1)加强规划,把提高科学素质作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技教育培训的长期任务。贯彻落实《20xx—20xx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20xx—20xx年公务员培训纲要》,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倡科学态度、讲究科学方法作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抓好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教育,将科学素质教育内容列为党政领导干部培训主修课程之一,期间,科级领导干部至少全部轮训一次,股级及股级以下公务员参训率达到100%。
(2)依托干部培训基地,加强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的培训。镇党校将科学素质教育内容列入教学计划,加强课程体系建设,举行专题讲座。
(3)开展各类科普活动,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普及现代科技知识。举办全镇领导干部科学素质专题讲座,通过举办科技论坛、科普报告会、科技讲座、科学素质竞赛、领导干部菜单式学习讲座和领导干部在线学习等活动来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科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要带头参加科普活动,带头参与科学技术的普及、科技成果的推广活动,用科技成果惠及更多的居民。
具体分工:
牵头部门:镇组织人事办、镇宣统办
参与单位:镇科协、镇党校、镇科技、镇合管所、镇环保办、镇团委、镇妇联。
(五)实施社区居民科学素质行动
(1)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宣传和教育活动。围绕食品安全、养生保健、节能环保、低碳生活、防灾减灾等内容,开展科普知识进社区、医疗卫生进社区、全民健康科普行动、社区科普大讲堂、节能减排社区行、心理健康咨询等活动。发挥社区在提高劳动者科学素质、服务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作用,面向老年人、未成年人开展科学生活、安全生活、健康生活等宣传和教育活动。面向农民工、新常熟人开展提升自身素质、适应城市生活的宣传和教育活动。面向老年人开展隔代教育的科学方法、存在问题、解决对策的宣传和教育活动。
(2)实施社区科普益民计划,提升社区科普能力。充分依托社区公共服务场所和设施,加快推进社区科普惠民服务站建设,建立完善社区科普活动室、科普图书室、科普画廊等基础设施,定期举办科普讲座和科技培训,建立长效教育机制。加强科普画廊的建设和管理,建立定期更换制度,通过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寓教寓乐的形式,重点宣传和普及市民关注热点和应急科学知识。结合社区信息化建设,发挥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络电视等新型传媒在科普教育中的功能。不断壮大社区科普宣传员和科普志愿者队伍。建立覆盖各类人群的多渠道、全方位的社区科普服务体系,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科学素质。
(3)建立共建共享机制,搭建社会化的社区科普工作格局。鼓励学校、科研院所、科普场馆、科技素质培训示范基地、科普教育基地、企事业单位、驻常部队积极参与社区的科普活动,有效整合,集成资源,大力开展科普文明示范街道、科普文明示范社区、科普楼宇、科普文明家庭的创建活动。
具体分工:
牵头部门:镇民政办、镇宣统办、镇科协
参与单位:镇教育办、镇科技、镇财政所、镇合管所、镇文体办、镇环保办、镇团委、镇妇联。
(六)实施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
(1)大力提高教师的科学素质。着力培养从事科学教育的专门师资,对在职教师的定期培训和进修,增加科学教育的内容,加强科学教育骨干教师培训;推进中小学教师科学素质与课程实施能力建设,广泛开展中小学科学教师之间的业务交流,提高实施科学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2)提高和优化科学教育与培训的教学内容。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标准,进一步提高科学课程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和互动性。根据五大重点人群的特点和需求,分类指导,加强各类人群科学教育培训教材,开发制作适合我镇科学素质教育的课件、科教片。
(3)改进科学教育与培训的教学方法。加强对中小学科学教育研究,促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变革,广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与先进教学理念,增强教学效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针对不同人群开展科学教育培训,改革与探索科技教育教学方式,提高培训效果。
(4)加强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省教育厅相关规定,高标准建设好中小学实验室、图书室,不断充实科学实验仪器、教具、音像设备、计算机、科普图书等。继续推进中小学科学教育网络资源建设,扩大科学教育资源的容量。加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科学教育资源建设。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动员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各类科普场馆、图书馆等公共机构和设施对公众进行分类教育和培训,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教育培训基地。
(5)加快推进公共实训基地的规划和建设工作。对接经济转型和产业调整,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批符合我镇产业布局的实训基地,具备教学、培训、鉴定和生产等多种功能,全面提高职业培训及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评价水平,提升职业技能培训的规模和培训质量,为实现素质就业探索道路,为经济发展输送合格的技能人才。
具体分工:
牵头部门:镇教育办
参与单位:镇宣统办、镇科技、镇团委、镇妇联、镇科协。
(七)实施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
(1)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科普作品创作。发挥科技、教育、传媒工作者科普创作的积极性,把科普作品的创作纳入业绩考核范围;建立将政府重大科技项目成果及时转化为科学教育传播与科普资源的机制。将科普作品纳入科技进步奖评审范围,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科普资源。积极探索将学术交流与科普活动紧密结合的新途径,选择适宜向公众传播的科技成果,探索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科普资源的机制。鼓励和支持科研项目承担单位和负责人将科研成果向社会公众传播,扩大科研成果对社会的惠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