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食品安全工作计划范例(精选23篇)
(3)对检测合格的蔬菜发放检测合格证明,未取得检验合格证的蔬菜,不得进入市场交易;
(4)对同一产地、同一产品连续3次抽检不合格的,其产区的相应品种6个月内禁止进入市场销售,并在新闻媒体上公布;
(5)经营户在销售农产品时必须开具销售凭证。
(二)有固定设施的农贸市场
建立15平方米以上的检测室,配备速测仪1台,有经过培训的检测人员1名,实施销售前检测,具体要求为:
(1)销售前经营户向市场提交相关证明(产品品种、产地、数量、证明等);
(2)检测室对未取得相关认证和具有产地证明、批发市场销售凭证的产品,实行销前批批检测。对农民自产自销产品按农业部门要求对重点品种批批抽检;每日对有相关合格证明的摊位随机抽检不少于10%个次,不少于10%品种,并且每日不少于30批次。
(3)经营户在批发市场购买产品时必须索取票证。
四、工作措施
(一)设立场所。各农贸市场主办方在场内明显处按检测室标准设立检测室一间。
(二)配置设备。各农贸市场自行采购或委托相关部门统一采购,费用由各农贸市场主办方支出。
(三)人员培训。为了提高检测效能,市场监管局将会同市有关部门举办检测人员培训班。农贸市场检测人员都要经过岗位专业培训。
(四)规范管理。各农贸市场要按照农药残留检测制度,做到按规范抽样检测、公示。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五)检查考核。市场监督管理局将按照检测室建设标准和操作规程进行督查。并对各单位开展情况进行通报。对农产品市场准入中违法违规行为依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严厉查处。
各农贸市场本着对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推进农贸市场农残检测工作。
社区食品安全工作计划范例 篇13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防为主、科学监管,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分工负责、齐抓共管,学校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工作机制,坚持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着眼长远,重在实效的工作原则,力争通过落实一系列措施,全面提高我市学校餐饮食品安全工作水平,为建设沿海强市美丽唐山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工作目标
到20xx年底,力争通过两年时间的努力,全市学校食堂餐饮食品安全工作实现以下十项目标:
(一)改造更新基础设备设施。指导学校食堂经营者按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的要求改造加工场所、完善和更新设备设施(具体要求见附件1)。
(二)加强学校食堂管理,落实责任,全面实施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严格落实校长是学校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制度,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食品安全管理员。全市学校食堂符合《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以及《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要求,全面实施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
(三)全面实行定点采购。学校食堂米、面、粮、油、豆制品、肉、蔬菜、水产品、奶制品、调味品、饮料等大宗物品实施县级范围内定点采购,食品原料100%可以溯源追踪。
(四)严格饮用水的管理。凡能纳入城镇自来水管网的学校食堂100%使用自来水;使用自备水源供水的学校,100%安装持续消毒设备或装置,并定期进行水质检测。
(五)建立食品安全监测体系。全市学校食堂监督性抽验覆盖率达100%,学校食堂全部建立自检体系,实现对原料和成品的定性筛查。
(六)完善监管信息公示。学校食堂实行网格化监管,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等级100%向社会公示。
(七)建立学校食品安全例行监督联合检查制度。定期开展学校食品安全监督联合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八)建立餐饮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机制,有效预防食品安全事故。
(九)普及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学校宣传教育面达100%。
(十)完善诚信体系,加快推进“明厨亮灶”改造工程。学校食堂在严格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范的基础上,积极开展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加快实施“明厨亮灶”改造工程。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学校食堂监督管理。大力推进学校食堂监督量化分级管理,严把“四关”,确保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
1、严把基础设施设计关。指导学校食堂经营者按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的要求改造加工场所、完善和更新设备设施。凡新建、改(扩)建的学校食堂,应向当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前置性审查,按照有关食堂食品安全设计规范要求,形成区域分离、功能分块、布局合理的食品操作流程,杜绝二次污染或交叉污染。20xx年底前,完成城区已使用20xx年及以上的供餐人数300人以上的全部学校(含托幼机构)食堂及50%的供餐人数300人以下的学校食堂改造更新,完成农村已使用20xx年及以上的供餐人数300人以上的70%学校(含托幼机构)食堂及50%的供餐人数300人以下的学校食堂改造更新;20xx年6月底前,完成城区已使用20xx年及以上的全部供餐人数300人以下的学校食堂改造更新,完成农村已使用20xx年及以上的全部供餐人数300人以上的学校(含托幼机构)食堂及80%的供餐人数300人以下的学校食堂改造更新。到20xx年年底,实现全市学校食堂100%符合食堂设计规范要求。
2、严把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关。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严格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许可审查的同时,不断提高量化分级管理水平,全面实施量化分级管理。20xx年底前,70%的城区学校食堂和50%农村学校食堂年度等级达到“良好”(B级)以上标准,全部达到“一般”C级以上标准;到20xx年年底,全部学校食堂年度等级达到“良好”(B级)以上标准。
3、严把食品统一配送或定点采购关。根据食品安全风险程度,采用公开招标等方式,分类择优选择食品统一配送或定点采购单位,全面落实食品采购索证、进货验收和台账等制度,并与供货单位签订产品质量责任书,确保“优质、安全、价廉”的大宗物品输入学校食堂。20xx年底前,70%的城区学校食堂和50%农村学校食堂实行大宗物品定点采购或统一配送;到20xx年年底,学校食堂100%实行大宗物品食品定点采购或统一配送制度。
4、严把食堂经营管理关。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食堂一律不得承包,各类学校食堂一律不得经营凉菜,严格规范学校食堂许可范围,凡不符合规定许可条件的学校食堂,一律不发放《餐饮服务许可证》,确保营业的学校食堂100%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
20xx年上半年,完成学校食堂经营情况的摸底调查;20xx年底前,全市学校食堂全部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全部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食堂和70%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食堂自主经营;到20xx年年底,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食堂均自主经营,清除个人承包经营。
(二)强化学校饮用水的管理。凡能纳入城镇自来水管网的学校食堂必须在20xx年底前改用自来水;使用自备水源供水的学校,必须安装持续消毒设备或装置,并经卫生疾控部门检测合格后,方可作为供水水源。督促学校建立和落实供水设施和水井定期清洗消毒制度,所需检测费用列入当地财政预算,确保饮用水安全。
20xx年6月底前完成全面排查任务;20xx年10月底前全面开展回访,检查验收学校整改情况;20xx年底,健全相关制度,形成长效机制。
(三)加强学校食品安全的内部管理。以落实学校食品安全工作责任制为重点,明确校长是学校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将食品安全作为学校考核的重要的指标,在加快学校食品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力求在制度上不遗漏洞、不留盲区。要落实内部管理措施,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餐饮安全管理员,认真分析学校食品安全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认真排查安全隐患,对发现的问题要建立台账、落实整改,并跟踪检查;要加强安全保卫工作,严格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食堂加工操作间和原料存放间,加固食堂门窗,防范投毒事件。
20xx年6月底前,重点是建立健全学校内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校长是学校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对各学校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自查;20xx年底前,全市学校食堂全部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餐饮安全管理员;20xx年底,建立比较完善的学校内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四)建立监督部门联合执法检查制度。教育和食药监管部门要建立联合执法制度,每年定期对学校食堂进行专项检查,巩固整治成果,防止反弹。
从20xx年6月底前,建立联合执法机制;20xx年7月开始试行,对全市学校食品安全监管情况进行检查;20xx年底全面建立比较完善的学校食品安全联合监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