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范文 > 工作计划范文

工作计划范文

数学个人工作计划(通用23篇)

2024-09-18 08:54:48工作计划范文打印
数学个人工作计划(通用23篇) 平平常常中,我又度过了一个学年,回顾这一学年的工作,我担任六三班的数学课,一个学期下来,和孩子们距离近了,每个孩子都能有自己的进步,我感到无比欣慰。一、加强以“爱”为中心的师德修养。....

  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除了安排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的认识外,还安排了学习具体时刻几时几分的读、写方法。

  “找规律”和“统计”是两部分新的教学内容。“找规律”引导学生探索一些图形或数字的简单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统计是正式教学统计初步知识的开始,让学生学习收集和整理数据的简单方法,认识最简单的统计图表,经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材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7.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以《标准》为基本依据,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丰富的知识。

  2.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

  (1)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提供丰富的素材。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3.教学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数学个人工作计划 篇23

  一、班级情况分析

  从上学期的期末质量检测来看,学生对四基知识掌握得还不够,在计算方面,学生的差别比较大,多数学生对于口算,能做到脱口而出,但由于部分学生对于乘除知识掌握不好,直接影响了口算的速度和计算的正确性,学生在这方面表现出来的差距非常之大。应用题掌握得还不够,只有部分学生能认真分析题意,正确列式,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有待于提高。这对本学期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二、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4.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5.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6.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的重难点

  重点: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

  难点:

  1、亿以内数的读法及写法,培养学生的数感。

  2、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

  3、使学生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会用直尺、三角尺画垂线和平行线。

  4、让学生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5、使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主要教具、学具

  本册教材是第二学段的开始,第一学段教学时用过的一些教具和学具有的仍可继续使用,如小棒、方木块、钉子板等。第二学段的教学需要一些新教具和学具。如:

  1.多位数计数器

  2.多级数位顺序表

  3.计算器

  4.算盘

  5.用硬纸条做的角和平行四边形

  6.量角器、三角板、直尺

  五、教学方法及措施

  教学中主要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实际操作法、演示法、练习法、比较法、分析法、综合法。

  1、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通过实物教具、学具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概念、法则、知识之间的联系规律和解答方法。

  2、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大胆质疑,努力创新。

  3、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垂视学习过程,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及综合素质的提高。

  4、认真钻研教材,了解学生提高课堂效率,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

  5、在教学中,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充分利用农远资源与班班通相结合,丰富课堂教学资源,实现直观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

  6、对于重点、难点内容和关键部分,要放在突出的位置,使学生切实周围,也可以采取适当分散、多举事例等办法。

  7、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和法则,可采用对比的方法进行辨析。

  8、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终身学习的愿望。

  9、注重培养优等生,转化后进生工作方法。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参加扩展练习,课堂上准备一些不同层次的练习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发挥他们的潜力。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