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班主任工作计划(精选8篇)
实习生班主任工作计划 篇1
一、基本情况
实习学校:
实习学生:
班级:培智一班
学生人数:14人
男:10
女:4
二、班级情况
班级共有学生14人,其中男生10人,女生4人,男女人数失衡。其中有五名学生走读,九人住读。其中有两名唐氏综合症学生,两名自闭症学生,其他均为智力障碍学生。因为班上学生类型差异较大,且学生有来自城镇和周边各个村镇,家庭环境差异也较大。所以,在个性、学习习惯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大部分学生都需要进行个别辅导和特别的关注。班级中有三名学生家长陪读,家长能积极支持老师工作。但部分学生家长为农民或老人,能支持老师工作,但不重视家庭教育,希望能与教师配合。本班大部分学生能听从老师指令,少部分不能听从指令的,可由助教老师协助。
三、工作项目及要求
(一)行为规范教育:
1、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关心集体,自觉维护学校的环境卫生。
2、进校离校注意排队整齐、安静,主动与校门口的老师、同学打招呼。
3、作业认真、自觉,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4、不打不闹,上下楼梯靠右走。
5、上课听讲认真,能积极思考,踊跃发言。
6、在教学大楼里安静,不喧哗。
(二)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1、听课习惯,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延长注意时间
2、作业习惯和作业上交习惯,每天给予一部分学生自己做作业的时间,并让学生按时交作业。
(三)加强学生的劳动意识的培养:
1、整理书桌,每天早上和晚上都给予一定时间让学生整理书桌。
2、清洁教室卫生,每天早上上课前都让学生一起做清洁。
3、学做家务,班级中有大部分学生住在学校,每周定期组织内务。
(四)加强自理能力的培养:
1、独立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能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
2、能培养一定的兴趣爱好。
第一:学习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求学生能自觉遵守班级常规,
第二:重视主题班会和各种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用活动来达到教育的目的,增强班级凝聚力,要开展好主题班会。
第四: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班级卫生实行责任到位制,每天小结进行奖惩。个人卫生实行监督。
四、常规管理措施
1、学习方面,为使学生在学习上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风气,制定以下措施:
(1)、建立健全评比制度,班里建立全方位量化评比栏,学生在某一方面表现好就可以随时加分,学生每得到20分,就可以换一月亮。表明学生在各方面都有显著的提高。对每个小组的学习、纪律、卫生情况进行评比,鼓励学生团结合作,培养集体荣誉感。
(2)、建立本班的“学习小组”,前后位四个同学为一组,选出小组的组长。“学习小组”中的四位同学要互相帮助,团结协作,共同努力,才能取得好成绩,这一方法培养了同学们的团结协作精神,也是转化后进生的一条有效途径。四人小组的组长不是终身制,而是竞争上岗,谁的奖章多谁就担任,如果下一次评比你超过了组长,那就可以取而代之,这也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2、文明行为方面,为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行为,让学生的日常行为也参与评比,具体做法如下:
(1)、学生在到校、课堂上、课间、两操、放学等方面表现好的发奖卡,不好的适当减奖卡,由每组的组长记录。
(2)、定期对学生进行道德行为的教育。
(3)、利用“优秀小组”的评比,要求小组中的每一位组员都要规范自己的行为,齐心合力才能成为“优秀小组”。
3、卫生方面,通过四年的锻炼,学生能够打扫卫生,但不够认真仔细,为此我将采取以下措施:
(1)进一步对卫生小组长进行培训,指导他们如何分工,责任到人,增强小组意识,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2)卫生委员和每天的环境小卫士分工明确,把教室内外检查整理干净,警告卫生习惯不良的同学,做好记录。有大问题及时向老师汇报。
(3)每天由卫生委员检查个人卫生。
(4)综合各方面表现,结合卫生委员的记录,每周评选一次“卫生标兵”。
五、德育工作措施
在德育方面的工作,要处处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搞好班级的'育人环境,在班内张贴“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标语。培养班干部同学的责任心,号召他们积极帮助后进的同学。班主任本着“抓两头,带中间”的原则,不忽视中间学生,让他们同样受到老师的关心,有积极上进的动力,从而也成为优秀的学生。班主任要“学高为师,身正是范”,时刻做学生的表率,身教重于言教。
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班主任要积极学习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以便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正确地给予教育。
2、对少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要多与这些孩子交流或与家长取得联系,实施有计划的教育。
3、上好心理辅导课,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随着社会的进步,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有的孩子因为家庭、社会的原因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作为班主任,对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实习生班主任工作计划 篇2
六(2)班本学期有41名学生,其中男生22名,女生19名,23名本地学生,18名外地学生。班里大部分学生上课能积极回答问题,有刻苦钻研精神,但班里学生成绩两级分化,中间力量薄弱,差生多为男生,主要表现为小学基础太差,学习态度不积极。
一、本学期工作措施
1、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力争在各项活动中取得好成绩。
2、开展德育科研课题、个案分析及主题班会课的开设。确定由班干部主持的每周工作总结,达到学生自主管理的目标。
3、利用班会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励学生。
4、组织学习小组,建立互帮互学的学习机制。
5、定期与学生谈心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疏导解决学生的问题。
6、抓好班级每天的保洁工作,每周的卫生清洁工作;杜绝迟到、旷课现象,抓好自习课纪律,提高学习效率。落实值日组长制度,责任到人。
7、落实每月一次的黑板报宣传工作。提高板报、墙报质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构建良好的班级文化。
8、定期开展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9、开展有益的文体活动,促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10、通过组织班级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增强班级凝聚力。
二、本学期工作重点
1.大力指导学生干部工作,依靠干部及班集体的力量,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加强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用“激励教育”、“成功教育”等科学手段,引导、转化后进生。
2.作为班主任,首先任务就是要尽快熟悉学生,想方设法缩短与学生的距离,为学生排忧解难,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快乐成长。要引导学生做好从小学到初中的转变,形成一个好的基础。
3.班主任要善于用心观察,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善于用一切方法来激励学生,力争做好每位学生的思想工作,使他们提高认识,不断上进。
三、班级主题活动安排
第一周:做好新学期打算,提出新学期要求。
第二周:主题班会课——告别陋习,走向健康与文明。
第三周:加强劳动观念教育,搞好个人和集体卫生
第四周:月考考试,考试得失谈:学习经验交流。一月纪律、学习自评。
第五周:做好“十一”放假期间学生安全工作。
第六周:出好“教师节”专题板报。
第七周:“科技节”活动。
第八周:自省:我为六(2)班做了什么?复习迎考。
第九周:期中考试。
第十周:期中考试。考试得失谈:学习经验交流。
第十一周:主题班会:推广普通话。
第十二周:主题班会:我为班级争光彩
第十三周:主题班会:“成绩跟踪表”与我的目标。
第十四周:主题班会:优秀青少年的十个好习惯。
第十五周:主题班会:我的未来,我决定
第十六周:主题班会:法制教育活动。
第十七周:期末复习动员。(全班学生“考试承诺”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