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范文 > 工作计划范文

工作计划范文

五年级教学工作计划汇编(通用30篇)

2024-03-29 10:59:39工作计划范文打印
五年级教学工作计划汇编(通用30篇) 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从儿童期美术启蒙教育向少年期的美术基础教育过渡的特点出发,着重提高学生动手制作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能力,注重生活体验性学习,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五年级教学工作计划汇编 篇14

  一、 指导思想

  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通过背诵经典,让语言文字在儿童心底多一些积淀,多一些感悟,激起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熏陶和修养,接受中国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各项经典诵读活动,在实践中增长积累,提高学生文化与道德素质。

  二、教学目标

  1、总体目标

  通过学校和家庭组织小学生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他们获得主流文化的基本熏陶和修养。

  2、 具体目标

  (1)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2)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心地向善,修养提高。

  (3)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4)培养小学生读书兴趣,增加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素养。

  (5)引导父母子女一起诵读,增进亲子感情,提升家庭文化品位。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经常让学生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倡导学生先求熟读,并初步背诵所学内容。

  2、在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

  难点:正确理解所学内容。这些蒙学经典都是古文,与白话文相比,会有更多的生僻字和多音字,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学生初步理解学习内容就成为教学难点,如果这些难点得到突破,将会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四、诵读内容

  主要诵记国学经典教材中的诗歌。

  五、活动形式及方法:

  1、不求理解,只求熟读,儿童会背诵。

  2、要持之以恒,最好每天10分钟,分几个时段诵读。

  3、人人是老师,处处是教室,创造良好的诵读校园环境,让孩子陶醉国学其中。通过父母子女一起诵读,增进亲子感情。

  4、循序渐进——儿童自然成诵的速度会逐渐加快,因此要采用渐进的方式。

  5、采取多种形式,确保诗文诵读活动的质量。

  学生兴趣是确保活动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要采取多种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办诗文黑板报、诗文图展、诗文手抄报、诗文朗诵会等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6、利用夕会和路队时间进行古诗文诵读。

  7、定期举行古诗文朗诵比赛、背诵比赛,情境写诗比赛,诗配画、背诗大王评选等。营造诗文学习的浓厚氛围,使该项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形式多样,既让全体学生接受民族传统文化的滋养,又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8、国学朗读比赛

  9、国学书法(毛笔、硬笔)赛。

五年级教学工作计划汇编 篇15

  一、教材分析

  通过对学生生活的引导,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的人。以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为前提,以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为目标,以体现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为理念,逐步养成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所必备的道德观,价值观及相应的良好行为习惯。

  二、教学要求

  1.在“物”与“人”的内在联结中,达到品德课与社会课的综合,以实现儿童完整的人格的课程服务。既学会做事,又学会做人,在做事中做人。

  2.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联系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获得对现代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能力。

  3.在感悟和体验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

  4.逐步养成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所必须具备的道德观、价值观及相应的行为习惯。

  三、教学措施

  1.见物及人,以物及人。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力图在物和人的内在联结中,达到品德课和社会课的综合,以实现培养儿童的完整人格的课程任务。

  2.在生活事实中辨析价值。向儿童展示在他们生活中所存在的一系列事实,在引导儿童了解这些事实的同时,着力于提示它们对我们的生活可能产生的意义和价值。

  3.当代生活与历史的链接,让儿童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发展与教育,努力使儿童遭遇到的现代生活与本民族的历史与文化相链接。

  4.在个体经验中融入人类的经验,注重学生自己的观察、调查、探索、感受、体验等个体以验的环节,促使他们通过自己的活动实现自我的人格建构。

  四、教学进度

  周 次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1、科技带给我们什么2、社会文明大家谈3、健康文明的休闲生活4、学会拒绝5、不能忘记的屈辱6、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7、了中华民族的崛起为8、站起来的中国人9、日益富强的祖国10、告别贫困奔小康11、打开国门,走向世界12、到周边去看看13、环球旅行去14、文化采风15、往后复习

五年级教学工作计划汇编 篇16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科学进入课程实验的新阶段。通过两年的学习,学生有了自己的科学思维方式 ,对科学探究过程有所了解,并能运用这一方法解决问题。但前两年的学习相比,本期课外实践活动增多,对观察和记录的要求很高,还需要长时间地观察和记录。要求学生有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新教材中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和学生以前所学相比,难度较大。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生动活泼,有很大的弹性和开放性。注重突出科学、环境、社会、技术(STSE)的联系,加强了和其它学科的联系。本册教材引入专题研究这一教学内容。教材围绕“生物与环境”这一组统一概念组织“生命世界”和地球宇宙“中的相关内容。包括六个单元:生物生长的需要、生物与环境、人与环境、冷与热、地表剧烈变化、环境与保护。

  根据新科学课程标准,本册重在培养学生以下几种科学素养:

  科学探究:知道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能进行观察、实验、制作等探究活动。对生物、地球运动等科学内容进行探究。

  科学价值观:保持与发展想知道,爱提问、大胆想象、乐于探究的愿望。关心科学持新事物及STSE之间的联系。正确的理解科学,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互助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学习中尊重事实、注重环境保护和与自然和谐相处。

  科学知识:使学生了解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世界的一些基础知识。以及运用知识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通过本册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的兴趣,使学生在科学探究、科学价值观、科学知识、STSE各方面得到发展。

  三、 教学措施:

  (1)开展生动的科学课,引领学生进行主动地探究学习。

  (2)建立科学文件夹,记录学生在科学课上的学习进展情况。文件夹包括以下内容:科学课笔记本、自己搜集的文字、图表、图片、照片、观察报告、实验报告、记录表、评价表等。并在期末对学生做的文件夹进行展示与评比。

  (3)发挥评价对学习和教学的促进作用。教材提供了活动评价、单元自评、综合评价等到三类评价工具供教师和学生使用。采用形成性评价,使评价渗透在教学过程中,更好的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4)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把科学探究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与科学知识目标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技能与社会生活相联系,逐步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5)重视科学与技术的联系。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技术设计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6) 树立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具有安全参与探究活动的知识、能力和习惯。积极参与新教材实验。

  (7)开展环境教育,进行生物种养殖的课外实验,研究生物与环境间的关系。

  四、潜能生培养措施:

  根据对学生情况的了解,结合科学课的特点。潜能生主要表现在:

  1、对学科知识无学习兴趣。

  2、无科学探究意识,科学探究能力差。

  3、缺乏合作意识。

  4、实践能力不足。

  针对这些情况,首先以生动的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供合作与参与的机会,培养他们科学探究的能力;在自由分组中安排他们进入较好的组学习,并开展“一帮一”的活动帮助他们。

  五、 课时安排:

  本册教材以单元为内容单位,在课时安排上也以单元为主,并包括随时评价所用课时。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