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公共卫生工作年度计划(精选31篇)
二、学校教学环境、生活设施
重点加强学校教学环境、教学设施、学生校舍、生活设施、校园内公共场所等基本卫生条件的配备。对学校内可能影响学生健康的学校教室建筑、环境噪声、室内微小气候、采光、照明和黑板、课桌椅等教学环境及学生宿舍、学校厕所等生活设施卫生条件等开展监督检查,特别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集中的民办学校、寄宿制学校的教学环境和生活设施方面的监管力度,确保在我区生活、学习的学生能有公平、良好的就学环境。
三、学校饮用水卫生
开展学校饮用水卫生监督检查,摸清全区学校饮用水卫生现状,重点摸查学校是否存在自建设施供水、二次供水、分散式供水,对使用市政供水自制开水、分质供水和桶装饮用水供应学生饮水的学校进一步做好卫生指导工作,规范学校饮用水卫生管理,消除安全隐患。
四、传染病和常见病防控工作
督促各校设专(兼)职人员负责传染病防治工作,建立健全、认真落实重大疫情报告制度、疫苗接种证查验登记制度、晨检和因病缺课登记制度、定期健康体检等制度。
督促学校建立和完善学生健康档案,对健康检查中发现的常见病、多发病及时统计上报,并配合做好跟踪调查、分析工作,做到传染病、常见病预防为主、早发现、早治疗。
五、健康教育
协助区疾控中心对各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学生健康咨询活动,为校园健康宣传专栏提供资料等形式的多种合作,加强对学生健康知识的宣传,扩大学生获取健康知识的途径,对学生进行健康行为和习惯的培养,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六、保健室、医务室
具有600名以上学生的学校应按600:1的比例配备专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按需要设置卫生所、医务室、卫生保健所、卫生站等机构,并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展学生医疗保健工作。学生人数不足600名的学校应设立保健室,配备专职或者兼职保健教师,开展学校卫生工作。
七、学校餐饮服务、二次供水、体育场馆等项目的监管按相关规定依法实施。
学校安全监督科负责本所卫生监督人员的学校卫生监督业务培训、全区各学校卫生管理人员的卫生知识和管理技能培训,并对其它各科在学校卫生监督方面进行业务指导。
地段科室于各专项检查结束后两日内将执法文书、统计数据等信息报学校安全监督科进行汇总、保存。学校安全监督科负责在规定期限内向上级报送各类学校卫生报表、总结。
**区卫生监督所
二〇XX年二月十八日
学校公共卫生工作年度计划 篇4
一、建立组织,加强领导
院长负责全面工作,下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办公室,防保科、卫生监督科、新农合办公室,各科由专兼职人员负责,负责的具体工作任务。各科在院长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好政府和卫生局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和方针政策。同时,在原有的管理制度上进行完善,组织实施好本辖区面向农村的十项公共卫生服务资料,整理相关资料及时归档,理解上级部门的考核。
二、健全制度,规范行为
根据十项公共卫生服务资料和工作要求,及时地调整各类制度,同时进一步进行完善细化,构成以制度管人的规范行为,并对公共卫生服务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
三、明确任务,抓好服务
(一)保证居民享有基本卫生服务
1、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1)透过入户调查、疾病筛选、集中体检等方式为辖区内的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并随时更新档案。
(2)居民健康档案记录单,统一编码,建立信息化档案。
(3)居民健康档案建立今年全社区不少于55%。
2、健康教育:
(1)在原有的基础上,结合季节防病重点,及时更换健康教育宣传的资料,保证社区每年不少于12次,资料归档;
(2)健康教育资料户覆盖率要求达60%;(3)幼儿园健康教育开课
率到达100%,社区开课6次,每次开课要求要有记录、签到册、照片、讲稿及小结等资料存档;(4)同时结合居民健康教育的要求,上门访视时进行相关健康知识的宣传,使居民基本卫生常识知晓率达85%以上;(5)组织动员孕妇及3岁以下儿童家长参加由社区举办的孕妇和儿童健康教育;(6)孕妇在孕早期或中期理解一次健康教育的覆盖率到达85%以上,3岁以下儿童家长到达85%以上,该项工作由妇产科医生负责完成。
3、老年人保健:社区范围内65岁以上已建档的老年人管理人数到达95%。每年一次为老年人体检.体检结果及时记入档案.体检计划,总结及时存档.
4、慢性病管理:高血压、糖尿病两类人群管理到达85%,各居民小区基本按照人口比例推进,由公共卫生服务专职人员及社区负责完成随访,并及时记入档案。
5、重症精神病患者管理:社区范围内重症精神病患者管理人数到达90%,各居民小区按照人口比例推进,由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完成。
(二)健康管理:
(1)儿童预防接种和老年人体检,孕产妇产前管理和常规妇女病检查,职业体检和健康随访等资料资料,由职责医生及时记录到健康档案中。
(2)对体检中发现的健康问题,要开展访视服务,全年四次,每季度一次,由公共卫生服务人员负责,并及时将上门随访状况及干预状况记入健康档案,并汇总存档。
(3)及时掌握本辖区本年度的婚龄青年人数,在上门随访中用心向婚龄青年进行婚前医学教育,宣传孕产妇系统管理程序。
(4)用心利用健康教育的各种形式,宣传婚前医学检查的必要性,保证优生优育,使更多的婚龄青年认识到婚前医学检查的`重要性。
(三)儿童预防保健
(1)设立预防接种门诊,并按要求到达规范化接种门诊,同时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做好各项工作,新生儿建卡率到达100%,十苗全程接种率到达98%,乙肝首针及时率100%,并及时掌握辖区内流动儿童状况,及时安排接种。
(2)及时掌握辖区内幼托机构及中小学校数量,儿童入托验证率95%。
(3)儿童系统管理率要求到达95%以上,由保健医生负责。
(四)妇女保健
(1)掌握育龄妇女和孕妇状况,动员和通知怀孕妇女进行孕产期保健管理。
(2)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到达95%,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到达95%,高危孕妇住院分娩率到达100%。
(3)根据孕产妇保健管理工作要求做好早孕建册、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工作,并负责高危孕产妇的筛查、追踪、随访和转诊等工作。
(4)用心开展常见妇女病检查工作,并将检查状况及时记入健康档案。
(5)开展业务学习和业务指导工作,召开和参加例会,做好各项
总结和计划,资料及时整理归档,具体由妇产科医生负责。
(五)老年人健康管理
(1)根据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工作的要求,加强体检宣传工作,确保65岁以上老人体检率要求。
(2)医疗站公共卫生人员,对上述人群进行免费随访,全年不少于四次。
(六)重点疾病管理
(1)用心开展结核病防治工作,病人转诊率达100%,同时开展病人的追踪治疗及随访管理,督促病人定期复查,并将信息及时上报县疾控中心。
(2)用心开展高血压病防治工作,高血压病人管理65%以上。
(3)用心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资料入户,成人防治知识知晓率85%以上。
(4)协助社区居委会对精神病人的综合管理,综合管理率达90%,同时建立卡片专案管理,定期随访,并在随访中指导合理用药。
(5)慢性病按规定进行管理,定期进行咨询服务和用药指导,利用随访宣传防病知识,使农民对重点慢性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到达85%以上,并做好资料汇总和信息上报。
(6)严格执行国家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和突法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并及时收集、整理资料,及时上报和归档。
(7)掌握本辖区出生死亡资料,外来人员资料,并逐级上报,同时做好儿童及孕产妇死亡报告,报告率达100%,并开展出生缺陷报告。
(七)卫生监督协查
(1)建立健全辖区内食品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名册,开展从业人员体检及培训工作,到达95%,五病人员调离率100%,并开展农民家庭宴席登记,报告,指导工作。
(2)建立健全职业危害单位名册及危害因素与接毒人数等,同时督促各企业开展接毒人员健康体检工作。
(3)建立健全辖区内小学的健康挡案,每年开展卫生检查不少四次。
(4)建立健全辖区内医疗机构档案,每年检查不少于4次,同时开展打击非法行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