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科研的工作计划(精选25篇)
2、专家引领辐射:一方面提倡教师从专业报刊及互联网上学习和引进名家教学思想,积极参加各级的教研活动,并将活动中的先进理念和操作方法带回来,和大家进行共享。另一方面我们将邀请专家、教研员进学校,引进他们新的理念和教学思想,促进我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本学期将继续开展教学开放周教学活动,通过名师引领、课堂示范、专题研讨等方式搭建有效的教科研交流平台;继续开展与山区学校的结对交流活动,充分发挥学校的示范辐射作用。
3、健全教研制度:继续探讨主题化校本教研有效途径,认真研究探讨课改中出现疑难问题的原因及解决问题的策略,使教研组在学科建设、课改研究发挥更好作用,并推荐优秀教研组参加县级先进教研组评比活动。整合师资合力,筹建语文、数学教学工作室,发挥教研大组力量,积极有序地开展“达标课”、“研究课”、“示范课”、“优质课”四种课型教研活动,通过理论学习、业务研讨、课程论坛等途径引领教师转变教学行为方式,走出课程改革的高原期,并向更高远的目标奋进。充分发挥学校的“师徒”结对作用,举行新一轮师徒结对仪式,并加强师徒开展活动的过程管理,完善“师徒工作常规”制度、“师徒结对考核”制度和“师徒奖励”制度。
4、开展练兵活动:开展第二届教师素质周活动,包括各学科基本功比赛以及全体教师简笔画比赛、评课比赛,不断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推荐优秀教师参加教育局教研室组织的语文、数学、体育、科学、英语等学科的教师基本功比赛。
(三)规范科研管理,突出科研的实效性
深入开展课题研究,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切实解决课改中的疑难问题,推进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重视小课题研究,注重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和课题成果的推广,突出科研的实效性。
1、围绕课题抓科研
本学期,继续进行市级课题《小学作文序列教学与学习策略的研究》、《指向过程性阅读的书目考级评价的实践研究》的研究和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规划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定期召开课题负责人和成员会议,及时记载课题研究的过程,并做好结题前的准备工作。
2、围绕教研抓科研
不断树立“围绕教学搞科研,搞好科研促教学”的思想,充分发挥课堂作为课题研究的主阵地的作用,使课题研究做到基于教育教学,带着课题进行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本学期,我们继续抓住“县主题教研基地校”建设的契机,紧扣《小学作文序列教学与学习策略的研究》课题踏实稳健地开展研究,形成以县教研室为主导,县学科骨干教师团队为中介和桥梁,校低中高各课题组为主体的三级教科研网络课题组成员积极参与上研讨课、评课,以《课题记载册》为载体把课题研究与教学结合起来,并把科研工作与主体化校本教研有机结合起来,提倡每位教师进行小课题研究,凸显教、研、训一体化的科研理念。
3、围绕推广抓科研
进一步加强科研成果的推广和转化工作,学校对老师研究的科研成果或他人研究的有价值成果制定推广方案并认真实施,及时将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并定期进行成果转化效益评价,使科研成果效益最大化。
(四)开展学生学科竞赛,不断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学校坚持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结合的教学观,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针对学生的特长,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提高竞争能力,凸显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教学理念。本学期推行大课间活动,促进身心良好发育,践行“为终身发展打好人生底色”的校训。
发挥教研组合力,全力以赴学科竞赛,在选拔、辅导、预赛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县二、四年级规范汉字书写比赛;县五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竞赛;县三年级数学学习能力竞赛;县科学笔记本竞赛等。
小学教科研的工作计划 篇24
本学期教科研工作将围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抓住“有效教学”这条主线,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进一步转变教科研工作方式,提高教科研工作实效,坚持教科研为学校发展、为教师成长、为教育教学服务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教科室的功能,发挥教育科研、教学研究的职能,以加快曙宏小学走内涵发展的步伐。
工作目标:
1、不断完善管理体制,迅速适应学校转型需要
2、加强课题研究管理,确保课题研究扎实有效
3积极开展校本研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4、做好论文征集活动,提高教师科研水平
具体措施:
一、完善管理体制,加强计划管理
“凡事预则立,不予则废“。教科研工作的管理要从加强教育科研工作计划管理开始,教科室每学期制定全校开展教育科研的计划,对开展教育科研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具体措施、工作内容都有具体安排。在这个计划的指导下,各教研组、课题组也要制定相应计划。使全校教师心中有数,克服教科研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从而使教科研走向规范化道路。
二、抓实理论学习,夯实实践底蕴
在科研中形成素养、在科研中增长智慧。教育科研工作中,课题是抓手,论文是形式。教师中形成学习和研究氛围,不断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改变教师教学行为,使教师的素养得以长足的提升。
本学年度学校的工作中心是狠抓专业建设,推进课程改革,加快内涵发展步伐。所以教师应该以阅读为主线进行学习,做到学习内容有目的、有计划、有要求。并在阅读的基础上积极撰写读书笔记,把自己的读书心得及时进行整理,以摘抄、随感、反思等多种形式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提高阅读的效果。以博客为载体进行反思,从而激发教师反思热情,培养教师反思习惯。这样才能使得学习不是宽泛的走过场。教科室也将对教师学习情况作相应检查。
三、加强课题管理力度规范课题管理体系
课题研究是教科研工作的抓手,是教科研组织管理的重要内容,它对于提高学校科研层次,提高教师科研水平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学校现有1个区级子课题《以阅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施与研究》、1个省级课题《吃、睡、炼、读的实施与研究》,本学期将在实验班进行“引导自学型课堂”的实施与研究。教科室将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性管理,使课题研究进一步呈现有序性、有效性的特色。定期做好课题的开题、中期评估、研究资料等方面的指导,在本学年中促进课题研究向着规范有序、高效优质的方向发展。
深入开展课堂研究,以课题带动课程改革。重视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将科研与教研不断整合,以教科室主任为主要组织者,各课题组、教研组为主要研究力量,各学科教师为参与者展开研究实践。研究工作与学科组的教学设计、公开课、评课等活动相融合。坚持随堂听课、跟踪听课,发现问题及时研讨、改进、再实践。力争在科研引领下提升学科活动的实效性。
四、积极进行师资培训促进教师自我发展
本学期,学校教科室将积极组织教师参与区、市级的`各种培训活动,让教师走出学校,与教研^专~家、与其他优秀教师进行^对`话。同时参与培训的教师要积极完成“个人培训学习心得”,及时对培训情况和个人感受进行总结。通过各种培训活动,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协调发展;加快骨干教师的培训步伐和力度,实现教师素质结构由经验型向学习型、科研型,教育者同时又是受教育者的角色转换,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的内涵发展,提升学校教师整体科研水平。
五、深化校本培训,浓厚教研氛围
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本学期学校将聘^专~家来校进行专题讲座。
开展教学案例研究:课例研究是一线教师走进课改的突破口,也是我校进行校本研究、实施校本培训、落实校本教研的一个有效载体。本学期,教科室将继续深入课堂,对教师身边的教学案例进行深入的研究讨论,通过教学现场观摩、教学片段赏析、撰写教学反思等方式引导教师从鲜活的教学案例入手,不断探究好的、适宜的教学方法,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努力做一个有思想、有追求的教师,力争成为一名智慧型和研究型的教师。逐步提升教师的理论功底,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开展论文征集活动:本学期,教科室将积极组织教师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对其中的优秀论文鼓励教师向省市级各类教育教学刊物投稿,促进学校整体科研水平发展。教科室大力倡导“为教师成长服务”的理念,积极协助教师进行论文投稿,争取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够享受科研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