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师培训工作计划(精选26篇)
七、抓好常规性的师资培训工作
一是暑期中小学教师按需培训、新教材培训。二是幼儿教师基本素质培训、新教材培训、教科研培训。三是继续加强在职教师学历培训,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学历提升进修。四是流动人口子女学校教师培训。每学期初集中两天时间,进行对起始年级教师新课程(新教材)的培训,并将组织有针对性的教研活动及骨干教师送教活动。五是开展中小学教师及公务员普通话培训及测试。
八、以研促训,研训结合
一是加强教研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教研员在教师培训中的作用,引导教研员牢固树立服务理念,立足基层、面向全体教师,开展菜单式培训。
二是积极探索中小学校本培训的运作机制与管理模式。按照“创新模式、加强管理,学校自主”的要求,全面深入推进我区中小学校本培训。
三是加强教师继续教科研工作。不断总结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与制度的创新成果,促进继续教育的组织管理水平提高。
四是鼓励各校编写教师培训教材。开发继续教育精品课程或优秀案例,开发地方性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教材。
九、建立区教师教育网站
抓紧区教师教育网站的建设,并与教师教育网互联,积极配合全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数据库的建设和网络培训试点工作。
十、加强督查评估
加强对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指导,建立督查评估制度,教育局将定期对各中小学继续教育工作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其评估结果分别列入办学质量的评估内容和校长工作业绩任期目标考核内容,保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政策的贯彻执行。
学校教师培训工作计划 篇13
一、指导思想
依据县局《关于—XX学年度全县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工作的通知》(x政教发[]192号)精神,结合我校实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提高教师知识水平与教育教学能力为重点,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二、培训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职责:制定培训计划、制度、考核办法等,并监督实施;
2、安排组织教师集中培训,督促教师训练作业的完成。
三、检查指导组:(下设两个小组)
(一)行政检查组:
组长:
成员:
职责:收集汇总各类检查表册;
2、检查教师训练作业的数量,填写检查表。
3、按时收交各年级教师训练作业;
4、负责知识结构图的应用;
5、搜索八部电影,方便教师观看。
(二)业务指导组
组长:
成员:
职责:每人分管一项,为参训人员提供示范作业;
——知识结构图
——课后练习题
——错题积累与分析
——课堂教学技能设计
——八部电影观后启示、观后感
2、检查所负责专项作业的质量,填写检查表;
3、负责参训教师的集中培训。
四、训练目标
使教师熟悉并掌握学段内各个年级教材知识,从整个学段的教材知识体系上分析、把握任教年级教材知识的教学要求,在教学中能够做到随时沟通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避免孤立地教授某一知识,为胜任大循环教学奠定基础。
五、参训对象
按上级文件精神,教材知识训练对象为所有在职学科专任教师,所属对象均必须无条件参与,希各同志思想上要高度重视,积极按时参加培训。
六、训练任务及要求
(一)教材知识训练任务
1.知识结构
(1)全册知识结构图(参照《知识结构图》书中范例,完成三/六年级)
(2)单元知识结构图(三/六年级)。
(3)各课知识结构图(任教年级)。
2、课后习题:
(1)内容为三/六年级
(2)45岁(含45)以上统一不做课后题,代之以分析今年毕业班试题,注意分析试题而不是分析试卷。
(3)英语教师不做,代之的是英语简笔画。
3.完成任教年级64道学生作业或考试中错题积累与分析。
(1)纠正方法:阅读教材、复习概念、看例题等。
(2)处理:作业纠正、单元考试再考等。
4.参加过--XX学年教法集中培训的英语、科学教师还要完成下列两项任务:
(1)全学年完成任教年级课程课堂教学技能设计40节,其中上册教材20节,下册教材20节,导课、讲课、提问、板书、结课分别8节,要求设计的类型与方式不重复。
(2)全学年完成任教年级教材8个单元知识内容分析,其中上册4个,下册4个。
5.参加过--XX学年教法集中培训的中小学语文、数学教师除了要完成上述教材知识与教育理念训练任务外,重点运用知识结构图完成下列两项任务:
(1)积极参加省市以“说课标、说教材”为主要内容的校本研修活动。围绕XX年修订版新课标,画出两份本学科新课标知识结构图,其中一份为自选某一专题知识结构图,一份为全课标知识结构图。
(2)应用知识结构图改进课堂教学,选取任教年级三篇课文,每篇课文分别选取一种知识结构图形式,进行课堂教学实践。提供三篇课堂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效果材料(包括学生的知识结构图作品)。
(二)教育理念训练任务及要求
1.组织教师观看八部反映教育题材的电影,上学期:即《孩子不坏》、《为了霍洛维茨》、《叫我第一名》、《三傻大闹宝莱坞》,下学期:即《我和我的小鬼们》、《蒙娜丽莎的微笑》、《尘封日记本》、《为生命奠基(讲座)》。
2.教师观看电影后,针对每部电影各填写一份观后启示,写一篇不少于1500字的观后感。
3.八部电影单周周三、四下午在多媒体教室轮流放映,每月一部来时签名。
七、训练形式
集体培训、完成专项作业、集体研讨、课堂教学实践、观看教育电影。
八、训练时段
XX年9月1日——XX年8月31日坚持周查月结制度,对教师训练作业进行登记检查。
2、12月份围绕训练作业开展一次展评活动。
3、XX年4、5月组织开展应用知识结构图的观摩研讨和成果征评活动。
4、XX年8月继续组织全县教材知识全员过关笔试考核。
学校教师培训工作计划 篇14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浙政办发[]39号中《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实施办法》、《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的通知》(浙教师[]151号)、《镇海区开展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全员培训的指导意见》精神及相关计划,以“面向全体、突出骨干、追求实效”为原则,以“新课程、新理念、新技术”为重点。通过培训进一步提升我镇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与教学的水平,促进我镇的可持续发展。
二、培训目标要求:
1.通过培训,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我校教师新课程培训成果,确立利用新技术和网络环境实施教育教学的理念。
2.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我镇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与教学的水平,根据教育教学发展的要求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积极开展学习和讨论,把自己在课堂教学、学生管理和参加培训学习的收获提供给一线教师,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3、校本培训的内容主要针对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学实践需要,努力提高教师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和水平,以课堂教学实践,网上学习、交流,专题竞赛为主要形式。
三、培训对象:
我镇全体在职教师(已参加省、市级及以上骨干培训的教师可以不再参加本地的集中理论培训,但须参加校本培训,并发挥引领作用。)
四、培训内容:
1、《信息化、网络学习与现代教育》
2、《个人工作室(BLOG)的建立与应用》
3、《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知识》
4、《网络学习与研修(实践篇)》
5、《信息技术在学科中的应用》
五、培训形式和学时安排:
结合我镇实际,采取集中培训、骨干、分学科和校本培训以及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信息化、网络学习与现代教育》、《个人工作室(BLOG)的建立与应用》、《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知识》采用集中培训形式;《网络学习与研修(实践篇)》由进修学校对我镇骨干教师进行培训,在骨干培训基础上,负责组织对全镇教师进行培训。《信息技术在学科中的应用》由各学科分别进行培训。集中培训、骨干培训由区教师进修学校负责实施。集中培训力求做到精心组织,全员参与,严格考勤,努力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