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学校开学工作计划范文(精选34篇)
(二)教学工作具体措施
本学期,要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实行有效的管理措施,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狠抓教学常规,全面提高我校教学工作效率。
1.从严落实常规教学,创新教学管理方法
教学常规工作,不是轰轰烈烈的形式,而是平平凡凡的内容。一个教师能够把常规做好就是不寻常,能够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能够把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计划——备课——教学案编写——上课——练习、巩固、辅导——考试评价——总结——科研,这些教学常规工作,一环紧扣一环,任何一环脱节都会影响教学质量,所以要常抓不懈,从严要求。同时,也要创新教学管理方法,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新的教学管理模式。
(1)加强常规检查力度。
本学期,一是要规范常规教学的要求,要进一步规范常规教学的要求,以学生学习效果为终极目标,不断反思教学过程,逐一检查我们以往的教学常规要求,对于那些不适合我校学情、教情的常规管理要求予以坚决抛弃。二是要不断研究科学的方法,结合我校教学改革新思路,不断创新,对于实践检验过的,适合我校的教学管理的办法,要坚定不移地推行。三是要加大检查落实的力度,检查督促是规范落实教学常规的保障,我们将加大检查力度,进一步规范常规要求,确保教学效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关注课堂教学过程管理。本学期,一是要深入课堂,要求落科行政、落级行政、教研组长要坚持深入课堂,随时进行推门听课,经常性地检查本科组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教导处要汇总相关情况,并及时做好反馈和指导工作。二是要深入检查课后情况,落科行政、科组长随时检查了解作业布置与批改等情况,一学期分两次形成书面材料交教导处,作为教师评价的参考依据。
2.加强集体备课管理,延续点的研究方向
(1)加强集体备课管理。
本学期,一是坚持“四定”要求,要求各备课组的活动要“定时间、定地点、定检查、定反馈”,不走形式。二是检查表彰反馈,对每周各备课组活动,教导处要加大检查、反馈力度,要安排专人检查反馈(冯宗平:高中数学。某:高中英语、初中英语、高中语文、政治、历史、地理。叶辉舜:化学、生物。莫胜:初中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每月至少反馈一次。三是完善集体备课呈现方式,改革过去的教案书写形式,同时,调整常规教学检查方式,待集体备课形成导学初稿后,确定执笔教师编写导学案,供备课组老师共同使用,每页右边留白一部分,用于教师个案开发,以此作为集体备课和教案的呈现方式。四是改进教案检查办法。教案检查改为检查“导学案使用稿”,特别是授课老师个案开发部分。检查结果,用等级呈现代替分数评价。文化课不再检查教案,从第四周开始,每周检查一次,科组长、落科行政检查电子版导学案,级组长、落级行政检查纸质导学案,教导处及时做好汇总和反馈、指导工作。
(2)发挥组长引领作用。
本学期,一是延续高效课堂点的研究方向,逐步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充分发挥教研组长在本学科的引领作用。二是精心打磨示范课,前半学期,由科组长提出自己的高效课堂理念,并用一次课堂实践来展示,同时还要写出一篇相关论文,进行提炼、总结。三是“微课”知识普及与实践,关于微课,本学期的前半学期,以科组为单位,进行“微课”知识的普及,后半学期,在科组内进行“微课”实践,要求教师人人懂微课,常用微课,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打造教学成绩新的增长点。
3.规范学生作业行为,完善第二课堂活动
(1)规范学生作业行为。
本学期,一是制定学生作业规范,要求各科组、各备课组,进一步研究各自的学生作业要求,严格执行教导处统一整理成的《某中学学生作业行为规范(试行)》。二是合理安排学生作业,本学期,要求学生必须按时、独立完成作业,晚修第一段7:10-8:20,完成语文、数学、英语三科作业,每科大致20分钟,第一节下课后,由课代表收齐语数英作业并交科任,第二阶段完成其他,第三阶段自由安排(高三、初三、可自行安排时间的班级不在此列;初中基础年级语数英的时间建议安排30-40分钟,年级组自行安排)。三是教师按章布置作业,教师认真落实《某中学学生作业行为规范(草案)》,包括作业量、难度、完成时间量、题型、完成作业之流程、优秀作业标准、作业惩处办法、作业雷同的鉴别等等,凡是需要规范学生作业的事情,都有详细说明,教师严格按章规范学生。
(2)完善第二课堂活动。
第二课堂活动的宗旨是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真正让学生通过参加活动发现和发展个人潜能,增强信心,开阔视野。要求全体教师按要求去开展第二课堂,提高第二课堂的含金量。
4.加快合作学习探究,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1)加快小组合作步伐。本学期,根据我校的教学实践,一是初中高中区别试行,在初中全面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高中提倡有条件试行。二是在基础年级主推,初二继续探索推行,在初一年级中,各科一开始要养成小组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由莫胜主任具体负责将初二年级在初一时好的做法,相关资源,转送给初一,让初一借鉴传承,并加以补充完善。
(2)重视学习习惯养成。一是以好习惯促好成绩,众所周知,学生成绩的取得,与学生的行为习惯密切相关,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成绩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二是开展自主探究学习,在学习中,如果出现了不良的学习习惯,会减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抵消学习效果,起到很负面的作用。本学期,我们要求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开展学生自主管理和自主探究学习活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完善考试评价管理,提高师徒结对实效
(1)明确命题管理办法。本学期,一是审核命题人资质,要求命题人必须是系统掌握该学科知识、谙熟课程标准的人、熟练驾驭教材的人,有着较深厚的教学功底,对试题难度、信度、效度有较高控制能力。每备课组确定一个命题人(报教导处备案),月考试题,不实行轮流命题形式。在月考前,命2份子母试卷,一份用于考试,一份用于补考。二是实行质量监督制度,教导处对每次月考命题的质量予以评估,按照三度与考试时订正等情况,评定为“规范”与“不规范”。
(2)重视考试分析工作。一是召开质量分析会,每次月考后,各年级都要形成书面分析材料,在年级组或全校召开质量分析会,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取长补短。二是明确考试分析要求,大型考试认真做好考试分析。本学期,要求期中考试分析,备课组长分析各自备课组的情况,从自查考试命题思想、考试预期目标达成、本次考试得失、以后的改进办法等方面分析;级组或科组长在全校教工大会上分析各自级组或科组的情况。教导处形成全校性的考试分析材料,引导教师不断优化教学过程。
(3)试卷联改考后补考。一是考试组织与落实,本学期,月考考试与评卷,由教导处指导、协调,年级组组织落实;期末考试由教导处组织落实。二是期末阅卷实行联改,高中基础年级实施和外校联合阅卷,成绩由阅卷场直接反馈给教导处;初中以科组为单位,组成一个阅卷小组,分年级逐一完成阅卷任务,成绩直接由阅卷小组反馈给教导处。三是加强补考工作检查,本学期,对补考工作要进行指导和检查监督。确定补考对象,只要有考试不及格的科目和学生,就要补考(原则上是卷面成绩低于总分60%的学生);由备课组组织试卷和阅卷(补考试卷就是当次月考的子母卷),由备课组负责落实;补考时间,本次试卷评讲结束以后;补考形式,年级组确定。
(4)提高师徒结对实效。一是确定长期师徒关系,要求毕业未超过5年及5年以上但未上过高三或初三毕业班高中考科目的老师,必须拜师。结合自身实际,确定较长期的师徒关系。二是明确师徒交流学习内容,本学期,我们要求徒弟要采用观摩师傅上课和学习编写导学案的形式为主,年轻老师要主动学习,大胆实践;作为师傅,要有指导方案,做好针对性指导,讲求实效。学校鼓励其他老师结合实际自主拜师,主动提升自己。
6.学案微课为突破点,加强教学研究工作
(1)全力推行导学案。本学期的教学研究中心议题,是实施导学案。要研究导学案的使用范围、使用条件、使用目的、使用效果,边实践边研究,边实践边完善。一是成立工作小组,本学期,我们学校全力推行导学案,为此,专门成立导学案研究小组。二是导学稿的研制,我们要求,必须是备课组集体教研的前提下,由科组老师代表形成初稿,再由科组老师修改电子稿件的情况下,汇集到执笔老师处,形成初稿,大家统一使用。三是导学稿的使用,各科任老师使用时,要结合各自班级的情况,进行个性化改进,并留下使用心得体会。四是导学案的管理,本学期在全校试行,所有年级和科组都必须研讨如何制作和使用导学稿,各备课组老师要加强交流,通力合作,不断优化,日臻完善,教导处要定期检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