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s管理制度(通用25篇)
8.6物资入库验收:
A.未经检验合格的不收;无计划或超计划未经批准的不收;票物不符或数物不符的不收。
B.认真检查入库物资,核对入库凭证,对不合格的物资(数量和质量问题)详细记载,及时处理。
C.防止错、缺、坏等不合格物资入库进账,并做好验收记录。
D.物资入库按规定时间和标准验收,并有验收时间登记,交货和接货人签字。
8.7物资的保管与保养
A.做好通风、防尘、防锈工作;做到防火、防盗、防破坏、防潮、防冻、防变质、防机械损伤;对易燃品应设专库或专柜,确保安全;对湿、温度要有记录。
B.物资保管保养应达到:无变质、锈蚀、损坏的物资;无毒烂、虫蛀、鼠咬的物资。
8.8物资出库
A.物资出库坚持“五不发”:无计划者不发;超额领用无批准手续的不发;票物不符或数物不符的不发;损坏或丢失未查名责任和办理手续的不发;改用、代用未经主管批准的不发。
B.物资出库手续齐全、准确、及时。
C.严格掌握物资先进先发的原则。
8.9仓库安全防火
A.加强仓库“三防”,即防火、防盗、防破坏工作。
B.仓库安全防火有专人负责,防火安全措施得当,消防设施齐全。
C.每个库房应按保管物资品种设置灭火器材,灭火器材经常保持良好状态。
D.遇有紧急情况,直接报告主管部门,及时处理。
8.10库房的定置规定
A.应有库房定置图,应挂于室内墙壁上,方便查阅。
B.所有物品应有状态特性卡片,并按规定定置在指定位置。
C.临时保管物品应定置专门区域,设有标志并及时运出。
8.11使用表单:库房6S查检表(见下表,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和添加)
5s管理制度 篇8
一、“6S”管理之概念
6S管理即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和安全。由于前五个词组日文的罗马拼写和第六个词组英文的字母拼写中,第一个字母均为“S”,故简称为“6S”。6S管理起源于日本,现已成为企业现场管理的经典之作。
二、“6S”管理内容
1、整理:对工作现场物品进行分类处理,区分为必要物品和非必要物品、常用物品和非常用物品、一般物品和贵重物品等。
1.1要点
1.1.1现场的必需品要适量,将必需品的数量要降低到最低程度。
1.1.2非必需品是指在这个地方不需要的东西在别的地方或许有用,并不是完全无用的意思,应寻找它合适的位置。
1.1.3不要的东西则坚决处理掉。这些被处理掉的东西可能包括原辅材料、半成品和成品、设备仪器、管理文件、表册单据等。
1.1.4当场地不够时,不要先考虑增加场所,要整理现有的场地。
1.2目的
1.2.1把占用的“空间”腾出来活用。
1.2.2防止误用、误送。
1.2.3防止变货和积压资金。
1.2.4塑造清爽的工作场所。
2、整顿:对非必要物品果断丢弃,对必要物品要妥善保存,使工作现场秩序昂然、井井有条;并能
经常保持良好状态。这样才能做到想要什么,即刻便能拿到,有效地消除寻找物品,避免时间的浪费和手忙脚乱。
2.1要点
2.1.1除必需物品放在能够立即取到的位置外,一切乱堆乱放、暂时不需放置而又无特别说明的东西,
均应受到现场管理的.责任追究。
2.1.2必需物品必须定置摆放,做到物各有其位,物在其位。
2.1.3实行目视管理,确保必需物品存放状态(名称,数量,型号,计量器材受控)符合规范。
2.2目的
2.2.1工作场所一目了然,缩短前置作业时间。 2.2.2压缩库存量,消除过多的积压物品。 2.2.3塑造目视管理的工作场所。 2.2.4整齐、有标识,不浪费时间找东西。
3、清扫:对各自工作岗位周围、办公设施进行彻底清扫、使其干净、整齐、整洁,保持无垃圾,防止污染发生。 3.1要点
3.1.1全员参与,没有例外。
3.1.2区域划分清楚、明晰,责任到人。
3.1.3设备异常在保养中就能发现和得到解决,避免在使用中“休克”。 3.2目的
3.2.1清除“脏污”保持工作场所干干净净、明明亮亮,使不足、缺点更明显化。 3.2.2摆放好各种、各类物件。 3.2.3稳定、保证品质。
3.2.4保养、维护机械设备;减少工业伤害。
3.2.5在每天下班后必须对所辖地段的工作场所现场认真进行清扫,使其达到没有垃圾、没有脏污的状态,只有在经常清扫的情况下,才能换取工作场所的干净、整洁。
4、清洁:将以上“3S”的做法制度化、规范化,并贯彻执行,使其生产现场时刻保持整洁,让良好的工作场所得到维护,并逐步纳入高水准化。
4.1要点
4.1.1清洁就是在“整理”、“整顿”、“清扫”之后的日常维持活动,即形成制度和习惯。
4.1.2定置管理制度,促使清洁作业规范化,标准化。
4.2目的
4.2.1工作场所清洁状态长期得以保持。
4.2.2通过制度化来维护上面“3S”成果,并显现“异常”之所在。
5、素养:将上述四项内容切实执行、持之以恒,人人依规章制度行事,从心态上养成良好的素质修养和习惯。
5.1要点
5.1.1公司应向每一位员工灌输遵守规章制度、工作纪律的意识。
5.1.2提倡合作奉献精神和职业道德。
5.1.3创造一个具有良好氛围的工作场所。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共同进步。
5.2目的
5.2.1塑造一个守纪律的工作场所。
5.2.2提升“人的品质”,养成工作规范、认真,自发地形成一种良好的、极高的素质修养。
5.2.3营造团队精神。
6、安全:上述一切活动,始终贯彻一个宗旨:安全第一。
6.1要点:(含危险、警示标识)
6.1.1电的安全使用规定及《操作规程》。
6.1.2设备的安全使用规定及《操作规程》。
6.1.3消防的安全使用规定及《操作规程》。
6.1.4特殊施工作业安全规定及《操作规程》。
6.1.5厂区运输工具安全使用规定及《操作规程》。
6.2目的:所有的工作应建立在安全的前提下,杜绝安全事故,规范操作,以安全促生产,确保产品质量。
5s管理制度 篇9
第一章 总 则
一、目的:为了营造一个干净、整洁、舒适、合理、安全的工作场所和空间环境;强化公司基础管理,提升经营形象和员工综合素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
三、推行方法:6S推行以PDCA循环管理模式为方法。
第二章 6S 的定义、目的
一、总目的
强化基础管理、提升员工素质及企业形象、加强企业竞争力;营造出整洁、舒适的工作环境;使得设备保持清洁、员工文明进取、企业健康发展。 二、6S 的定义、目的
1、整理
1.1定义:将工作场所中任何物品区分为必要的与不必要的,必要的留下来,不必要的彻底清除,腾出空间。
1.2目的:(1)腾出空间; (2)防止误用、误送; (3)塑造清爽的工作场所;
2、整顿
2.1定义:必要的东西分类按规定的位置摆放整齐,加以标识,以便在需要时立即找到。
2.2 目的:(1)清除“寻找”的浪费; (2)工作场所清除明了;
(3)整齐的工作环境; (4)清除过多的积压物品;
3、清扫
3.1定义:清除工作场所的脏污,并防止脏污的发生,保持工作环境的干净明丽。
3.2 目的:(1)保持令人心情愉快的干净环境;(2)减少脏污对品质的影响; (3)减少工业伤害事故;
4、清洁
4.1 定义:将以上3S实施的做法制度化、规范化,并贯彻执行及维持。
4.2 目的:维持上面的3S成果;
5、素养
5.1 定义:人人养成好习惯,依规定行事、培养积极进取精神。
5.2 目的:培养具有良好习惯,遵守规则的员工,营造团队精神。
6、安全
6.1 定义:养成良好的安全防范意识,减少和杜绝安全事故和人身伤亡事件。
6.2 目的:确保生产现场处于安全状态,设备运转正常。
第三章 “6S” 推进组织、职责与权限
一、6S 推进委员会组织结构图
二、明确组织职责和权限
1、实行责任制
1.1 推行小组对委员会负责。
1.2 推行小组应依据委员会颁布的目标计划,制定详细的适合本小组实情的目标计划上交委员会,接受委员会的监督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