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周记集锦(精选34篇)
母亲开始并不会包粽子。外婆专程到我家帮着包了两次后,母亲便把手艺全部学到手了。
后来,每年的端午节前,母亲就开始自己忙活了,街坊邻居需要帮忙包粽子,母亲有求必应,给这家包10斤,给那家包20斤,端午节前要忙活一个多星期。帮别人忙完了,再忙自己家的,每次,我们家大约都要包上七八斤。
外婆说,装锅和煮粽子也是有“技术”的,因为用竹叶包的粽子是四角形的,装锅的时候要密密实实地插好,一个压一个,这样粽子才煮不破。摆完粽子后上面还要放上些鸡蛋,因为粽子锅里煮出的鸡蛋有特别的清香。
装好后就开始煮粽子了。用大火烧开锅后,改为慢火慢慢地煮。这时如果火太急,就可能把粽子煮破了,只能等着喝“稀饭”了。大约用慢火煮上两三个小时后,再改用微火,让锅里的水似开非开,一直持续到下半夜。
第二天早晨,揭开锅盖,满屋清香弥漫,我和妹妹欢呼雀跃着,争先恐后地解开粽子的“衣服”,大口地享受着,而几乎是一夜未眠的母亲,又忙着让我们给没有包粽子的邻居这家送10个、那家送8个,分享端午的喜悦。
端午节周记集锦 篇20
今天是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佳节——端午节。据说,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是为了纪念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后来,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今天一大早,我一醒来就闻到了一股粽子的香味,我急忙起床来到餐桌前。哇!今天的早餐是粽子。今年的粽子品种可真多:有红豆粽、红枣粽、花生粽、还有姥姥包的肉粽……
我看见这么多粽子口水都流下三千尺。我迫不及待拿起一个粽子,三下五除二剥开那几片还在散发着香气的粽叶之后,里面躺着的粽子就好像小宝宝一样新鲜细嫩,招人喜爱。轻轻咬上一口,那混合了粽叶香、糯米香还有肉香的浓浓香气在口中鼻中萦绕不绝,那黏而不粘的口感,那甜美的味道让人吃之后回味无穷。我们一家一边吃着香甜的粽子,一边听爸爸讲着与端午节有关的故事。
今天,我不但吃到了香甜的粽子,而且学到了许多知识,我会记住这个粽子飘香的端午节!
端午节周记集锦 篇21
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虽然它没有春节那么隆重的气氛,但它却寄托了我们对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五月初五那天是纪念屈原以身殉国,跳入汨罗江的日子。为了不让鱼虾把屈原身体上的肉吃掉,人们就用粽叶包着糯米,投到汨罗江里,我们家乡端午节主要风俗是包粽子和插艾叶。
到了端午节就开始包粽子了,姥姥拿了几片事先泡好的粽叶,把粽叶卷成圆锥体,把糯米放进去,中间再放上几颗蜜枣,一会一个粽子就包成了,姥姥包的可好看了,有三角形的,菱形的包好后,把粽子放进锅里煮,一锅香喷喷的粽子就出锅了,清香四溢。
在妈妈包粽子的时候,我和爸爸都忙个不停,那就是在门口时插艾叶,我把艾叶用红毛线捆好,爸爸把捆好的艾叶插在屋门上,传说这样可以辟邪福,什么妖魔鬼怪都不敢靠近。艾叶还可以做药材用,每年大伏天的时候,奶奶用艾叶烧一大盆热水,给我泡澡,可以治疗皮肤病。
我喜欢家乡的端午节,也喜欢我的家乡。
端午节周记集锦 篇22
每一年的端午节都搞得非常的,虽然天气很热,但人们的的心情却很兴奋,过节的气氛很浓。
端午节来源于屈原的故事:爱国诗人屈原出了一个能够富国强民的好主意,但没有被国王采纳,他反而被逐出宫中。屈原气得不得了,跳进了汨罗江。当地的渔夫得知后划着小船把竹筒里的米撒向汨罗江给屈原。后来,大家把竹筒盛米改为粽子,把划小船改为赛龙舟来纪念屈原。端午也是我国民间的三大传统节日之一。
在我国大多数地方端午节都是吃粽子与赛龙舟,而在我的家乡会吃一种用麦饼包馅的东西,馅料多得很,有黄蟮,有肉片,有鸡蛋,有炒面………都会被裹在麦饼里面。在那一天,外婆做了一桌子好菜,饭桌上,我们一家人边吃边聊,屋子里充满了端午节的快乐气氛,弥漫着香喷喷的味道,我开心级了!外婆还会在门前挂艾草,听说用来避邪驱蚊的,好讲究啊!
我想:过端午节真好,我真想每天都过端午节,天天吃好吃!
端午节周记集锦 篇23
盼望已久的端午节终于来临了。下午,我和毛毛一起去奇奇家玩。来到他的房间,装扮得焕然一新。在毛毛的推选下,我们举办了猜谜语大会。第一个谜语是,有三张没有写字的白纸。好古怪的题目,让我们百思不得其解。
毛毛说,是三思而后行。真是一个精彩的回答。端午节真令人难望。
端午节周记集锦 篇24
我喜欢的节日有很多,但我最喜欢的是端午节。这个节日不但离我的生日近,也是爱国诗人屈原的祭日。端午节时,我们可以看龙舟、吃粽子。
妈妈带着我去看龙舟,当时的情形可热闹了!四面响起了咚咚的鼓声,比赛开始了,河面上有红的、黄的、蓝的、绿的龙船,四条龙船伴着鼓声越划越快。再看观看的人们,人们有的急得像油锅上的蚂蚁,有的正在疯了似的喊加油,还有的激动地跳起了舞。这时,所有人几乎什么烦恼都忘掉了,伴着鼓声越飘越远,消失得无影无踪。
回到后,我们开始了包粽子行动。我先用两张叶片叠在一起,加入糯米、花生……包成三角体,用细绳缠紧。口味有很多种,有蛋黄的、肉松的、火腿的……真想每个味都尝尝。粽子不但味道多而且形状也多,有椭圆形、斧头形……真让人眼花缭乱。
端午节能吃上美味的粽子,又能看精彩的龙舟比赛,真是乐趣无穷!
端午节周记集锦 篇25
“每逢端午献玉身,一份真情一寸心。可口非因香味美,身有正气誉乾坤。”又是粽香氤氲的日子,不由让人想到了屈原投江时的悲壮与赤诚。每到这一天,奶奶的拿手好戏就会上演,而我也会格外开心。
青粽叶、白糯米、赤小豆、粉花生……一盘盘、一钵钵,站满几案。奶奶笑纹如花,坐于案前,似运筹帷幄的大将,即将调兵遣将。
奶奶随手拿起三片粽叶,叉开角度,折出形状、托于左掌;右手装馅——三匙糯米、一匙赤豆、几粒花生;双手配合,叠粽叶、緾丝线、紧打结——一个小小的“宝塔”已现身在几案上,这是我最爱吃的宝塔香粽了。“奶,你真牛!我也想包粽子。”我羡慕不已地请求着。“好,那你来包吧!”奶奶呵呵笑着。想到前两年学包粽子,把几案弄得一团糟的事,我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青翠滑溜的粽叶,在我手上叉开了角度。在奶奶的指导下,开始把粽叶折成一个三角形的容器,三角是出来了,可是好像不能装太多东西呀,哎!粽子的“盖子”又去哪儿了?等等,我折得是个三角形,现在怎么变成个漏斗了呀?我刚装的一点点糯米从漏斗下掉到盆子里。我满脸无奈地再次向奶奶发出了求救信号。奶奶微笑着,手把手教我把粽叶给包好了。轻扶着我的左手让我填馅。糯米填一半时,我放入了红豆和花生,“太满了、太满了。”奶奶的话,我充耳不闻。可要再放糯米覆盖红豆和花生时,却发现已放不下了。我去掉了一些花生和红豆,最后一匙糯米终是盖住了“豆宝宝”和“花生宝宝”。我在奶奶的帮助下折叠粽叶,緾丝线、打结。终于——第一个“宝塔”在我手下诞生了。在我一番艰难的努力后,我造出了第二个、第三个“宝塔”,一个比一个好看,一个比一个精致。
过了一会儿青翠的“宝塔”终于出炉了,它们躺在钵子里,“仙雾”缭绕着,真馋人。我迫不及待地取出一个,解线、剥叶,粘稠软糯的粽馅,像玉山一般晶莹着,浓郁的香味扑鼻而来。我把粽子翻转倒入碗中,撒些许白砂糖,咬上一口,米香混着粽叶的清香、赤豆伴着花生的鲜香、甜甜腻腻的味道在嘴里爆开,直冲着我的神经,真是难得的美味呀!
“楚乡遗俗迄今在,屈子冤魂亘古持。多少英灵悲阕颂,离骚恨赋万人痴。”品着“宝塔”香粽,我仿佛又看见了那道伟岸的身躯……
端午节周记集锦 篇26
明天就是端午节了,我们一家人聚在一起准备明天的重头戏——粽子!虽然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粽子,但是我们家还是坚持自己包,既是每年的传统,而且自己包的粽子料足,更好吃。
事先的准备工作,奶奶在早上一大早就弄好了,一切准备就绪之后,我们就开始动手啦!当然了我们都不会包,一切还要靠婶婶这位高手教我们呢!
只见婶婶先把两个粽叶重叠起来,然后把大头折成一个漏斗形状,先用勺子把糯米放在这个漏斗里,再在上面放上两颗蜜枣,最后再放上一勺糯米,然后就开始把粽叶折过来把米和枣盖上,顺着粽叶的方向折,直到把糯米和枣严严实实得包起来,最后再用棉线把包好的粽子给扎起来,这样防止包好的粽子散开,一个粽子才算是大功告成了。